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甜粽子和咸粽子(苑廣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甜粽子和咸粽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甜粽子和咸粽子》中國當代作家苑廣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甜粽子和咸粽子

據說每年端午節前夕,南方的網友和北方的網友,就會掀起「甜鹹粽子之爭」,今年也不例外。北方的網友認為,粽子就應該是甜的,鹹的粽子讓人無法下咽,南方的網友則認為,把粽子做成甜的,就是對粽子的褻瀆。

每年看着「甜粽黨」和「咸粽黨」爭來爭去,有時候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還要引經據典,感覺挺有意思。作為一個在南方已經生活了將近20年的北方人,儘管這20年來,我一直在周圍一大幫吃咸粽子的人當中堅持吃着自己的甜粽子,甚至從來沒有吃過一次咸粽子,但我還是覺得,世界那麼大,應該可以容得下甜粽子,也容得下咸粽子,當然更應該容得下吃甜粽子的人和吃咸粽子的人。

端午節發源於南方,賽龍舟需要有水,包粽子需要糯米,而在我的山東老家,沒有像樣的大江大河,平時也不吃大米,對於端午節,就過得有些潦草,極少有自家包粽子的。粽子倒是有賣的,不多。印象中最深的,就是村里同族的七奶奶,每年過端午節,都會包一些粽子,用一個蠟條編織的笸籮挎着,擺在自家門口賣,只要5分錢一個。那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

七奶奶包的粽子,三角形,小巧玲瓏,很是可愛。包粽子的葉子就地取材,是從村外水庫邊采來的細長的蘆葦葉子,纏裹粽子的,則是細細的麻線。打開層層裹着的葦葉,裡面就是雪白的粽子,咬一口,會吃到裡面的小紅棗,甜絲絲的。

老家人吃麵不吃米,最多拿大米煮點粥,多數人對糯米更是見都沒見過。那麼七奶奶包粽子的糯米,是從哪裡來的呢?有人問過七奶奶,她的回答都語焉不詳,好像什麼商業機密一樣。

南方對端午節很看重,端午節這天,城裡很多店鋪都關了門,回家過節了。人們買雞買鴨買魚,準備晚上的家庭聚餐。而在農村,除了殺雞殺鴨殺魚,幾乎家家都要包粽子。

南方的粽子比北方的粽子要大,有三角形的,也有枕頭型的,一個至少可以頂北方的粽子兩三個。

包粽子,糯米當然是主料,豬肉也是標配,除了豬肉,其他東西,就完全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家人的口味自行選擇了。紅豆、綠豆、蠶豆、花生,我還見過放枸杞、核桃仁的,更多人,則是什麼都放一點,粽子的口感也就更豐富一些。

岳母知道我不吃咸粽子,每年端午節家裡包粽子,都會特意幫我包一些只放紅棗和紅糖的甜粽子。有時候連紅糖都不放,只放紅棗,因為紅棗本身就是甜的。

很多人家包的粽子,顏色是糯米本身的糯白色,岳母包的粽子,則是黃澄澄的。原因是岳母在和好糯米和餡料之前,會從稻草垛里抽一把稻草出來,找一個鐵盆,把稻草在鐵盆里燒成灰,再把草木灰用水過濾,過濾來的水,就成了一種土法製造的「鹼水」,倒進糯米和餡料里,就把蒸熟的粽子染成了黃澄澄的顏色,看起來更加誘人,吃起來香味更濃。

6年前,岳母中風癱瘓,3年前,撒手人寰,從此再也吃不到岳母親手包的粽子了。妻子偶爾也包粽子,手藝自然來自岳母,每次也會特意幫我包幾個甜粽子。兩個女兒都在南方出生,長大,口味也是南方的,只吃咸粽子,不碰甜粽子,甜粽子就由我一個人獨享。[1]

作者簡介

苑廣闊,上世紀70年代末生人,山東人在廣西,大學畢業,做過雜誌編輯,當過機關秘書,現已職業寫作十七載,於國內外報刊發表各類文字上千萬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