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甘谷縣第六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甘谷縣第六中學(簡稱甘谷六中),於1976年3月創建於甘谷縣新興鎮十甲村渭陽農中的舊址上,是一所具有30多年歷史的隴上名校。2000年8月搬遷至甘谷縣新興鎮豹子坪村新校區。學校坐落在姚渭公路旁邊的城鄉結合部,距縣城2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學校現占地面積36畝,建築面積12081平方米。在校全日制[1]學生3000多人,教職工近300人,有40餘個教學班級。學校先後榮獲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學校、天水市「高、初中教學質量優勝單位」、「市級文明單位[2]」、「天水市教育質量獎」等多個獎項。

學術研究

歷屆英才

劉想林(666分)獲2004年甘谷縣理科狀元;劉秀娟(682分)、張民傑(681分)分獲2005年甘谷縣理科狀元、榜眼,2006年王晶以670分的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2007年閻兵兵(676分)獲天水市理科榜眼、甘谷縣理科狀元,王亞東(661分)獲甘谷縣理科榜眼。

所授榮譽

2004至2007連續四年高考應屆本科上線率名列全市農村中學第一,獲市委市政府「高中教育質量」獎、全市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全市「衛生先進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2003——2007連續5年獲縣委縣政府「先進學校」獎。是享譽全市的家長放心學校。是莘莘學子心嚮往之、放飛夢想、成就理想的的首選學校。是有志於教育事業創立偉業的青年施展才華的舞台。

辦學條件

三十年的風雨兼程,幾代六中人的辛勤耕耘,承載了甘谷六中獨特的育人環境和濃郁的文化氛圍。該校占地46畝,校舍建築面積12600m2,現有58個教學班、4829名學生,其中高中31個班、2531名學生,初中27個班、2298名,有專任教師209名,本科學歷108名,高級教師9人,中級教師58人。教師隊伍中先後有40多人次獲市縣級以上獎勵,並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50多篇。該校被評為「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天水市文明單位」「天水市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單位」「天水市衛生先進單位」「天水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該校以毛正海為校長的帶領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及省市高中教育會議精神,在縣教體局的領導下,以「建設和諧校園,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人民滿意」為辦學目標。該校以立足校情狠抓常規管理為手段。使校委會領導班子做到了「五要六堅持」。五要。即,一要勤抓管理;二要敢抓敢管;三要真抓實管;四要會抓會管;五要巧抓巧管;六堅持。即:一是要堅持理論學習制度。學理論,學時事,學政策,學管理,特別是重視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現代教育管理理論,提高領導理論水平,政治修養和管理能力。二是堅持做教師的表率。無論遵守制度,履行職責都以身作則,身先垂範,要求教師做的,領導首先做到;禁止教師做的,領導堅決不干。三是秉公辦事,不循私情。四是分工合作團結治校,五是堅持黨的先鋒模範作用和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在工作上大膽創新。六是堅持發揮團委、工會、學生會的作用,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全力協作的格局。「五要六堅持」是學校形成了律己愛生,嚴謹善教的教風;尊師守紀,文明勤學的學風和團結奮進,落實創新的校園,創新工作機制,使學校的各方面工作取得長足的發展。採訪中,毛正海校長說,學校始終堅持「德育為首,全面育人」的辦學宗旨和「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以「讓學生成才,讓家長放心,讓人民滿意」為辦學目標,克服重重困難,加強校務管理,團結和帶領全體教師發揚「甘肅」精神,辛勤耕耘,努力工作,真抓實幹,開拓進取,全力以赴,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使教育教學質量一直位居市縣前列,規模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如:高中在校生由2003年18個班1200多人,增加到了的31個班2500多人,本科上線人數的2003年的107人增長到了300人;應屆高考評比近四年一直位居全市前五名,市農村中學第1名,高考目標任務完成率2006、2007連續兩年名列全縣第一,年年上台階、每年有光子、劉想林、劉秀娟分別榮獲2004、2005年甘谷理科狀元,王晶獲2006年甘谷縣理科榜眼被清華大學錄取,閻兵兵名列全市理科第二、甘谷縣第一名。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是全體六中人以德育為首全面育人的結晶。特別是高三畢業班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晶。

校園環境

甘谷縣第六中學位於姚渭公路旁邊,交通便利。校園內教學樓、辦公樓等建築物錯落有序,花園、走廊交錯相通,樹木茂密、花香錦簇,環境優美、清香宜人,是眾多的初中畢業的莘莘學子求學的好地方。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