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食用菌產業顧問組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食用菌產業顧問組卓尼縣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土地等自然條件,種植的食用菌產菇期長、品質好,是高原食用菌種植的優勢區域。

生產的食用菌品相好、肉質厚、蛋白質[1]含量高,口感鮮美,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物質。2016年黑木耳和羊肚菌在全縣開始小範圍種植,為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工廠化生產占比,優化食用菌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延長加粗產業鏈,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品牌價值,促進全縣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

目錄

產業發展瓶頸分析

1.生產結構不合理,適應市場能力差。2.農產品品種、生產模式單一,難以滿足市場需要3.標準化、規模化程度不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高。4.新品種培育和引進力度較小。5.產業化水平較低,市場開拓能力較差。6.畜禽糞便、秸稈等農副產品的廢棄物循環利用率低。7.農業產業發展支撐體系不完善。8.農產品品牌、綠色[2]認證意識不強。9.農產品初、深加工技術薄弱。10.農業專業技術人才不夠。 需要產業顧問組提供服務的主要需求:1.科技創新、搭建人才培養平台。2.新品種的引進、選育與推廣,力求自主知識產權育種。3.野生種質資源的馴化和開發利用。4.高效栽培技術的推廣。5.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相關資訊

【縣市動態】國家產業顧問組專家團隊來卓尼縣調研指導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

6月10日至1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所研究員、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科學家、卓尼縣食用菌產業顧問組組長黃晨陽一行來卓尼縣調研指導食用菌產業發展工作。縣委書記阮民湘,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誠明一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聽取了卓尼縣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等情況介紹。隨後深入喀爾欽鎮拉力溝村、達子多村,扎古錄鎮扎古錄村,刀告鄉盤橋村,木耳鎮秋古村,納浪鎮納浪村等食用菌種植基地進行實地查看。並與生產企業和技術人員進行交流,詳細了解了菌種選擇、科學育種、入棚養菌、科學刺孔、水肥管理、溫度管控等情況,並實時進行悉心指導;在完冒鎮、刀告鄉、恰蓋鄉選定區域查看了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甘肅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與卓尼縣共同培育研發的草原酥油菇仿野生栽培試驗種植及生長情況。

調研組對卓尼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並給出了指導性建議。黃晨陽表示,卓尼縣食用菌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希望卓尼縣發揮優勢, 努力在政策上扶持引導,在基地建設、品牌打造推介、精深加工、市場開拓等方面狠下功夫,積極延伸完善獨具特色的產業發展鏈條,堅定不移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全方位多層次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

阮民湘對專家組一行不辭辛勞來卓尼縣調研指導工作表示感謝。他表示,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卓尼縣優勢特色產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和基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食用菌產業發展,希望專家組繼續關心和支持卓尼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工作,並誠摯邀請專家組經常來卓尼縣指導食用菌產業發展,充分發揮產業顧問組智力優勢,技術優勢,為卓尼縣促進產業提檔升級、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撐,共同推動食用菌產業持續向好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