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瑞典斯德哥爾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瑞典

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是瑞典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瑞典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主要港口,也是瑞典國家政府、國會以及皇室的官方宮殿都所在地,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斯德哥爾摩位於瑞典的東海岸,瀕波羅的海,梅拉倫湖入海處,風景秀麗,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餘座橋樑將這些島嶼聯為一體,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斯德哥爾摩市區為大斯德哥爾摩的一部分。

斯德哥爾摩城市名稱直譯過來為木頭島,建於13世紀,1436年起斯德哥爾摩就已經成為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

斯德哥爾摩由於免受戰爭的破壞而保存良好,現在共有100多座博物館和名勝,包括歷史、民族、自然、美術等各個方面。斯德哥爾摩也是一個高科技的城市,擁有眾多大學,工業發達。斯德哥爾摩也是瑞典的金融中心,瑞典主要的銀行的總部都在這裡。

斯德哥爾摩是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故鄉。從1901年開始,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隆重儀式,瑞典國王親自給獲諾貝爾獎者授獎,並在市政廳舉行晚宴。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斯德哥爾摩 外文名稱 Stockholm
別名 北方威尼斯 行政區類別 首都
所屬地區 瑞典 電話區號 00468
地理位置 瑞典南部 面積 5400平方公里
人口 80.6萬(2017年) 方言 瑞典語
著名景點 市政廳,皇后島宮,現代博物館,老城,斯堪森露天博物館 機場 斯德哥爾摩阿蘭達國際機場
市長 斯特恩·諾丁

斯德哥爾摩在英語裡意為"木頭島"。城市始建於公元13世紀中葉。那時,當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盜侵擾,於是人們便在梅拉倫湖的入海處的一個小島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並在水中設置木樁障礙,以便抵禦海盜,因此這個島便得名為"木頭島"。

關於斯德哥爾摩這個名稱,在當地還有傳說是,即古時梅拉倫湖上漂浮着一根巨大的木頭,引導來自錫格蒂納的第一批移民至此,建立了這座城市。另有這樣的傳說:以前這裡一片荒涼,海浪衝來的遇難船隻的碎片堆滿海灘,當地居民便撈取這些木片搭起簡陋的小屋。由於這些木片均不成塊,只是一條條木頭樣的廢料,因此,搭起的房子東倒西歪。

1250年,這種碎木房屋在小島上形成了一條街,外國船隻開到這裡進行商貿活動,看見街上的房屋如此模樣,不禁感到好笑,隨口喊出"斯德哥爾摩"。"哥斯德"是木頭的意思,"爾摩"則是島的意思,合起來為"木頭島"。由於斯德哥爾摩地理位置適中,氣候溫和,環境優美,在1436年被定為都城,並逐漸發展成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最大城市。

斯德哥爾摩既有典雅、古香古色的風貌,又有現代化城市的繁榮。在老城區,那裡有金碧輝煌的宮殿、氣勢不凡的教堂和高聳入雲的尖塔,而狹窄的大街小巷顯示出中世紀的街道風采。在新城區,則是高樓林立,街道整齊,蒼翠的樹木與粼粼的波光交相映襯。在地面、海上、空中競相往來的汽車、輪船、飛機、魚鷹、海鷗,給城市增添了無限的活力,而遠方那些星羅棋布的衛星城,更給人們帶來一抹如煙如夢的感覺。

斯德哥爾摩南區的[[斯塔丹島,據說是當年舊城的遺址,坐落在這裡的富於古香古色情調的斯德哥爾摩老城,是遊客競相前往的地方。老城區大街小巷均採用石頭鋪築,最寬處不過5到6米,最窄處不足1米,不但汽車、摩托車和自行車無法通行,就是兩個人對面走過也得側身相讓。街道兩旁是一些古老的店鋪,出售古樸別致而精美異常的手工藝品和紀念品。瑞典王宮、皇家歌劇院、皇家話劇院、議會大廈以及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等都聚集在這裡。

瑞典王宮建於公元17世紀,為一座方形小城堡。王宮正面大門前,兩隻張牙舞爪的石獅子分立兩旁,門口站着數名頭戴一尺多高的紅纓軍帽、身穿中世紀軍服的衛兵,顯得威嚴逼人。每天中午時分,衛兵們要舉行隆重的換崗儀式。遊人可以購買一張門票,通過崗哨進入宮內,參觀歷代瑞典國王遺存的金銀珠寶和各種精美的器皿,觀賞宮內琳琅滿目的壁畫。

老城之北便是市中心的塞爾格爾廣場。廣場中央有一個巨大的噴水池。池中屹立一根高約40米,由8萬多塊玻璃組成的大柱,在陽光和燈光交織中放出奇異的色彩。廣場四周的國王街,皇后街和斯維亞街是城市的最繁華商業區。這裡的現代化氣氛與古色古香的老城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廣場下面有着龐大的地下商場和地下鐵路中心站,被人們稱為"世界最長的地下藝術長廊"。與"以舟代步"的威尼斯不同,斯德哥爾摩的地下鐵路穿過海底,四通八達,是當地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心站分上中下三層,各層可同時上下乘客。


市中心西南國王島東端,便是市政廳所在地。市政廳的高達105米的塔尖上的三個金色皇冠,是斯德哥爾摩的象徵。在皇宮附近,還有着"中國宮"和"北海草堂"。北海草堂則是一片中國式園林,是我國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在戊戌變法失敗後流亡國外時構築的。

斯德哥爾摩也是一座文化名城,市內有50多座博物館,如民族、自然、美術、古文物、兵器、科技博物館等,分門別類,各有千秋。在斯坎森露天博物館,有150座從瑞典各地搬來的農家小舍,風格各異,生動形象地向人們展現出瑞典古代勞動人民所度過的那些簡樸而富有意義的歲月。還有藏書達100萬餘冊的皇家圖書館和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斯德哥爾摩大學等。

自1809年以來,瑞典一直沒有捲入各種戰爭之中,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因瑞典宣布為中立國,居民照常過着平靜安寧的生活,斯德哥爾摩因此被人們稱為"和平的城市"。


地理環境

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餘座橋樑將這些島嶼聯為一體,算上郊區的島嶼,共有24000個島嶼,被稱為"北方威尼斯"。

斯德哥爾摩面積186平方公里,人口78.3萬。2004年斯德哥爾摩一共有765,044人口,其中370,482是男性,394,562是女性。平均年齡是39.8歲,其中40.5%在20歲到44歲之間。40.4%的人口沒有結婚,27.5%已婚,11.1%離婚。

地貌

斯德哥爾摩大區包括周圍4個市區,位於遼闊的波羅的海西岸,坐落在梅拉倫湖入海處,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市內水道縱橫,70餘座大小橋樑把它們聯為一體,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面積142.5平方公里。人口65萬,包括郊區154萬(1982)。是現代化城市。建築物排列整齊,有寬敞的林蔭道和許多公園。鋼鐵、機器製造(電機、

造船、機車)、化學、煉油、紡織等工業發達。設有科學院、大學和原子能研究中心。有宮殿、教堂,斯坎森大露天博物館保存着十二、三世紀的文物。市內有音樂廳,諾貝爾獎金授獎儀式在此舉行。

斯德哥爾摩由格姆拉斯坦(老城)城堡建築發展而來。至今保留着許多歷史建築物,景色秀麗。中央車站、大酒店以及其他設施主要集中在格姆拉斯坦以北的諾魯瑪爾姆地區;東部為幽靜的高檔住宅區埃斯特爾瑪爾姆;南部的索德瑪爾姆街則是藝術家和年輕人聚集之處;使這裡被稱作世界最美麗的首都之一。

氣候

冬季:十二月至三月,冬天多雪,寒冷,給斯德哥爾摩帶來白茫茫的雪景,白日短暫,給斯德哥爾摩帶來神秘的光亮。氣溫一般在+2℃~-7℃。

春季:四月至五月,氣候多變,夜晚越來越亮,有時你尚未及體驗春天,夏天就已降臨了。氣溫在+5℃至+15℃ 。

夏季:六月至八月,瑞典夏天比人們所期待的還要好,經常是連續多日的晴朗溫暖天氣,一般氣溫在+25℃ 以上,夏天日光充足,晝長夜短,六月和七月的初夏都沒有全黑的夜晚。

秋季:九月至十一月,多為秋高氣爽之日,斯德哥爾摩披上了五彩繽紛的秋裝,氣溫在+5℃至+18℃。夜晚較涼。

經濟

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經濟中心,其工業總產值和商品零售總額均占全國的20%以上。擁有鋼鐵、機器製造、化工、造紙 、印刷、食品等各類重要行業。全國各大企業的總部有45%設在這裡。

服務業是斯德哥爾摩最大的產業,提供了大約85%的就業職位。幾乎沒有重工業在斯德哥爾摩,使它成為世界上最乾淨的大都市之一。城市北部的西斯塔衛星城是北歐最大的資訊科技中心,不僅瑞典本國的通訊巨頭愛立信,多家世界一流的計算機、電子、通訊企業如微軟、IBM、諾基亞、惠普也在此落戶,中國的華為通訊,中興電子等也在此設有研發基地。

斯德哥爾摩也是瑞典的金融中心,瑞典主要的銀行的總部都在這裡。如瑞典銀行(Swedbank),瑞典商業銀行(Handelsbanken)和北歐斯安銀行(SEB)。大部分保險公司如斯堪的亞保險公司(Skandia)的總部和瑞典股票交易中心也設在斯德哥爾摩。

城市西南部的宜家超市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宜家超市。

最近幾年,旅遊業已經成為最主要的產業。根據Euromonitor的調查,斯德哥爾摩是第二多遊客到訪的北歐城市,每年約有一百萬名遊客。

文化教育

斯德哥爾摩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輕、既典雅又繁華的城市。它的老城區已有700多年的歷史,由於免受戰爭的破壞而保存良好,現在保持着古香古色的風格。這裡有裝飾着雕和石刻的中世紀建築物,街道狹窄,一派古城風貌。老城的中央廣場還保留着一口古井,據說這是幾百年前供居民飲用的惟一一口淡水井。

這裡還有巍峨的王宮尼古拉教堂等古蹟。如果在中午時分趕到王宮前,還會看到衣飾華麗、儀式隆重的哨兵換崗。只要花幾個瑞典克朗就可以買到一張門票,順利地通過這些崗哨,到王宮內參觀歷代瑞典王室遺留下的金銀珠寶和各種精美的器皿,觀賞宮內藝術精湛的壁畫。斯德哥爾摩還具有現代化城市的特點,市內綠草如茵,環境幽雅,建築均為樹牆圍繞,街心、路旁、宅邊廣植草坪.遍栽花卉,此外還設有噴水池。

斯德哥爾摩是諾貝爾的故鄉。從未上過大學的諾貝爾,刻苦自學,虛心求教,以發明黃色炸藥和無煙火藥聞名於世。他捐獻全部遺產,設立了諾貝爾獎金。從1901年開始,每年評發獎金一次,屆時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隆重儀式,瑞典國王親自給獲獎者頒發獎金。

斯德哥爾摩作為瑞典的首都,有很多國家級的文化研究所。最著名文化古蹟的是兩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世界遺產:德寧翰宮斯庫格墓地

斯德哥爾摩最古老的部分是老城,它主要建造在Stadsholmen島上。它保留了中世紀的街道系統,兩條主路東長街(Österlånggatan)和西長街(Västerlånggatan)交叉橫貫整個島,還有一些小路通往岸邊。島上有名的建築包括巨大的德國教堂(Tyska kyrkan),一些公館和宅邸,如貴族院(Riddarhuset,諾貝爾的住宅)等。

1998年斯德哥爾摩被評為歐洲文化之都。

位於城市以東的沙丘巴登地區曾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居住過的地方。康有為戊戌變法失敗,流亡國外,作環球之行,曾到過瑞典。1909年他購下這裡的一座小島,修建起一座中國式的園林,並取名為"北海草堂"。


18世紀,斯德哥爾摩開始了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如斯德哥爾摩氣象台就是那個時期建立的。1811年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正式成立,現在是每年負責評選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學校。皇家工學院建立於1827年,現在是瑞典最大的技術高等院校。斯德哥爾摩大學於1878年成立,1960年被授予大學的稱號,2004年一共有35,000學生。斯德哥爾摩大學合併了很多其它歷史悠久的院校,如天文台、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植物園。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建立於1909年,是瑞典少數私立高等院校之一。

在藝術方面,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成立於1771年。斯德哥爾摩皇家藝術學院同樣歷史悠久,成立於1735年。斯德哥爾摩戲劇學院,前身是皇家戲劇院,葛麗泰·嘉寶曾在這裡就讀。其它學校如斯德哥爾摩工藝美術學院(Konstfack),成立於1844年,還有歌劇學院,舞蹈學院等。

謝德托爾學院成立於1995年,是斯德哥爾摩南部的一所綜合性院校,其它的學校大部分在北部。

2013QS世界大學排名101-200段第71位的斯德哥爾摩大學位於本市。

飲食

想吃快餐可以到Jerusalem Royal Kebab(Got gatan 61 ;Time24小時),烤肉加沙拉三明治僅25瑞典克朗。更具瑞典風味的一家是Nyatekt Stromming(Sodermalmstorg),那裡有斯德哥爾摩最出名德煎青魚。

印度咖喱餐館(Indian Curry House;Scheelegatan ;主菜65~120瑞典克朗)提供全斯德哥爾摩最

Mamas& Tapas(Scheelegatan 3;小吃35瑞典克朗。主菜98~158瑞典克朗)西班牙風味美食店。

最方便德超市是Hemkop(Klarabergsgatan 50;Time 周一至周五 8am~9pm),在Ahlens百貨公司德地下。System bolaget(Kiarabergsgatan 62;Time 10am~8pm周一至周五,10am~3pm周六)可以買到酒。


旅遊資源

斯德哥爾摩位于波羅的海西岸,瑞典首都與第一大城市,也是北歐第一大城市。位於瑞典的東海岸,瀕波羅的海梅拉倫湖入海處,風景秀麗,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市區分布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餘座橋樑將這些島嶼聯為一體,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斯德哥爾摩市區為大斯德哥爾摩的一部分。從13世紀起,斯德哥爾摩就已經成為瑞典的政治、文化、經濟和交通中心。


就建築本身而言,斯德哥爾摩市政廳是一座造型別致、裝潢華美的建築;就功用本身而言,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與歐洲其他城市的市政廳並無二致,這裡是市政會議的召開地和市府公務的辦公地,只是,它同時也是每年諾貝爾各獎盃最終歸屬的揭曉地。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建於市中心梅拉倫湖畔,工期從1911年持續至1923年,主體以紅磚建造,右側高高聳立的鐘樓頂端,是代表丹麥、瑞典、挪威三國的金色三王冠,這一象徵着曾經的卡爾馬聯盟的鍍金王冠也已成為市政廳最常為人提及的特點。鐘樓內則設有以藝術品展覽為主的博物館。鐘樓高達105米,登臨其上,即可一覽斯德哥爾摩市景。

市政廳內被稱為"藍廳"的宴會廳,是市政廳最為人熟知的大廳之一,每年12月10日,瑞典國王、王后與各方貴賓齊聚於此,為本年度的諾貝爾獎得主們舉行隆重的晚宴,藍廳兩側列柱間金碧輝煌的燈光和前方打下的藍色光柱,襯出精英雲集的晚宴氛圍,而留下眾多諾貝爾獎得主身影的藍廳,也自然具有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氣質。

藍廳之外,另一裝飾華麗的大廳"金廳",是市政廳又一知名之處。金廳長25米,以廳中金屬和彩色玻璃拼嵌而成的壁畫最為引人注目,這些壁畫共耗費了1800萬塊1平方厘米大小的金屬和玻璃塊,左右兩壁以歷史為題材,左壁敘事、右壁述人,分別表現了瑞典歷史上的海盜時代等各個時期以及瑞典史上的重要人物。前方正牆中間則為大型傳說中的這座城市的保護神--梅拉倫湖女神像,女神腳下左右兩側分別為來自亞洲和歐洲的各族人種,寓意各地人民皆以斯德哥爾摩為心中之理想地。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外建有寬闊的廣場,美麗的花草樹木之間以噴泉雕塑裝點,迎接着每位來此的訪客。


斯堪森博物館位於猶爾哥登島上,是斯德歌爾摩最負勝名的觀光勝地,從多種角度向人們展示昔日瑞典民俗生活。它占地30餘公頃,建有150幢房舍。房舍中,既有瑞典南方斯格耐地區的草頂木房或磚房,也有北部地區拉普族的圓錐形木屋,還有教堂的尖塔和鐘樓等等。



斯堪森博物館建於1891 年,在廣大的綠林里,林立着一百多個從瑞典各地遷移過來的農家,教會等建築物,在此可看到瑞典的傳統生活方式和工作情況,可說是一個生活博物館。這種回到過去的風味,還顯露在園內每一處接待解說人員身上的衣着上:白色圍裙,素白的衣帽,或者腰間系串鑰匙,或者當真在屋外餵食雞鴨小豬,真仿若置身前個世紀呢。在斯堪森內更有博物館中的博物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郵政博物館、煙草博物館,收藏品精緻的程度,不亞於任一個獨立的博物館。


皇宮四壁有許多精美的浮雕,中間是一個很大的場院。南半闕的王宮教堂和國家廳以及北半闕的宴會廳至今保持着原有陳設,對公眾開放。皇宮華麗的大廳里,壁上掛着大幅的歷代國王和皇后的肖像畫,穹頂飾有磁埋和雕刻和絢麗的繪畫。據說大多出自17世紀德國美術家之手。有的室內還陳設着古代的戰車兵器、珠寶飾物、金銀器皿和手持長矛、全身披掛着銅盔鐵甲的中世紀騎士的實體模型。王宮衛隊每天中午按古老傳統舉行隆重的換崗儀式,換崗衛兵身着華麗服飾嚴肅而莊嚴地履行着古老傳統的換崗程式。

這裡是國王辦公和舉行慶典的地方,也是斯德哥爾摩主要旅遊景點。皇宮對外開放的部分包括:皇家寓所,古斯塔夫三世的珍藏博物館,珍寶館,三王冠博物館,皇家兵器館。在宮內可以參觀各種金銀珠寶、精美的器皿,以及宮內精美的壁畫和浮雕。


瓦薩博物館-Vasamuseet(Vasa Museum)內展示着從海底撈起的十七世紀的戰艦--瓦薩號。瓦薩號戰艦是由Gustv Adolf二世下令建造的,在當時瑞典是列強吞噬的目標,為了提防鄰國的侵襲,Gustv Adolf二世下令建造了四艘戰艦,瓦薩號即為其中之一。

1628年春天完工後,八月進行首航,剛出航時天氣晴朗一切正常,但航行1300公尺後,卻遇上大風浪翻覆一邊,又因船的重量過重而加速沉沒,這一沉便是333年,到了1961年瑞典當局才下令打撈。航行歷史雖然很短,但瑞典人仍視為國寶,因其呈現十七世紀瑞典人造船的技術與藝術,尤其船上的木雕功力至今仍令人激賞。

經過了300多年陰暗的海底歲月,瓦薩號的真容卻仍基本得以保存,經過了10幾年必要的修復,60.97米長、11.68米寬、主桅杆52米高的瓦薩號幾乎完全恢復到了當年出航時的狀態,只是,這一次不再是王國遠征的利器,而是成為緬懷歷史的載體。歲月之手輕揮間,留給瓦薩號的又何止是滄海桑田的易換。


皇后大街是斯德哥爾摩著名的一條商業步行街,許多大商店都聚集於此。

這條大街上有很多店面,餐館、咖啡廳、食品及服裝商店都有,一般遊客都會花一定時間在這裡自由購物


北歐博物館位於斯德哥爾摩尤耶登區的東區通向北歐的大橋附近。這是一座展示瑞典人生活實景的博物館,它將自近代以來至今的瑞典人的工作和生活情景真實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早在1872年,瑞典博物學家、露天博物館創始人赫賽里烏斯就着手籌備建館,直到35年後的1907年才正式建成。整個博物館大樓共4層,一層展出瑞典農、牧、漁等方面的實物,有農民的居室、捕魚、打獵、農耕和手工作坊的日用器具,還有少數民族拉普人的生活圖景。二層展出顯示各地奇風異俗的有關物品和家用家具。三層展出物品較雜,有樂器、木偶、玩具、上流社會人物的衣飾以及食品和飲料等,還有瑞典和挪威兩國的民間工藝品。四樓為家具陳列廳,展出北歐文藝復興時代、巴羅克式、洛可可式、法國路易十六時代式等各種家具,共有25個展室之多。


皇后島宮屬於皇家領地,距市中心15公里,因它的建設受法國凡爾賽宮的啟發,故有"瑞典的凡爾賽"之稱,是瑞典第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風景點。其內景點包括皇后島宮、宮廷劇院、中國宮和花園。皇后島宮是這片皇室領地的核心。[1]


參考資料

  1. [1],新浪網,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