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珍珠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珍珠泥
來自360的圖片
珍珠泥

中文名稱 :珍珠泥

性 質 :防潮耐水

類 型 :玩具

特 性 :無毒、環保、易造型

珍珠泥,又稱雪花泥,流行於歐美、日、韓等國家的,是一種安全無毒的兒童玩具。珍珠泥是水溶聚合物填料安全粘土,水性泥里添加了無毒塑料小泡沫,珍珠泥顏色種類多,可以調色。珍珠泥玩法和彩泥、超輕粘土類似,可塑性強,不需要任何設備及工具烘烤,可以在自然條件下風乾,乾燥後不會出現裂紋。珍珠泥很適合和超輕粘土搭配使用,兩種材質搭配使用,做出來的作品有層次感,有變化。珍珠泥可以做出各類場景、背景,特別是雪景,動物皮毛。

特點

  • 顆粒感強,相對於超輕粘土,珍珠泥有明顯的顆粒感。
  • 硬度強,易造型,成型快,在空氣中風乾定型,作品可長期保存。
  • 可調色,在基礎色之間可以自由調配。

優勢

  • 安全無毒環保、不掉色、無香味。
  • 易保管,只需要密封就能長期保存。
  • 拓展性好,可粘附在各種材料上,但不粘手。

適合人群

三歲以上的孩子及成人,兒童需在家長監護下使用,要避免兒童吞食。

製作材料

水溶性樹脂硼砂,水卡松,保濕劑,黃原膠,發泡球填料粉,着色劑。

作用

珍珠泥可以製作出風景、花卉、動物、人物、立體油畫、馬賽克鑲嵌等多種內容,在兒童教育方面,珍珠泥可以使孩子通過自己動手、製作、拼裝,完成作品的構思和創作,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了各方面的綜合技能,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塑造優秀品質,培養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最適合玩法

珍珠泥不建議單獨製作公仔,因為它比超輕粘土的密度要稍大些,要配合其他的配件搭配使用。

其他

  • 珍珠泥原名叫雪花泥 ,還有幾個民間別名叫,(橡膠泥,橡皮泥,彩泥,粘土.....)童年,在歷史年代,很多農村兒童都是玩"泥巴"長大的。而作為社會發展的產物,橡皮泥作為現代玩具代替了那"泥巴"。
  • 橡皮泥也被用來幼兒學習的工具:
  • 方法一:一杯半麵粉,半杯鹽,四分之一杯植物油,大約四分之一杯水,再加幾滴食用顏料,混合在一起。揉捏至柔軟。如果麵團太濕則加少許麵粉,反之加少許水。繼續揉捏直至麵團柔軟並且顏色混合均勻。裝進密封容器或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
  • 方法二:把一杯食鹽,半杯麵粉和3/4杯冷水混合,然後加熱。不斷攪拌混合物,兩三分鐘後呈粘稠狀。把粘稠的混合物攪成麵團狀,放在蠟紙或錫紙上冷卻。冷卻一會後再揉一會。鹽麵團製成,可以使用了。把鹽麵團包在蠟紙里或放在塑料袋中可儲存數天。
  • 方法三:工具:塑料一次性手套一雙,麵粉若干,食用油,食用色素(沖開用小碗裝)菜板1個。操作:首先將適量的水、色拉油及食用色素混合,然後開始揉面,邊揉邊注意是否太干或太稀,如果太干可以加一點水,如果太稀就在加點麵粉,而色拉油是讓做出來的黏土具有黏性也比較不會幹掉,把麵團揉均勻之後就完成了!
  • 方法四:容器:鍋(最好用平底鍋),家用小湯勺原料:麵粉4份(50ml的小量杯,一杯為一份)水3份細鹽1勺食用油1勺食用色素10滴(根據自己對顏色深淺的要求酌情增減)
  • 製作:麵粉和水攪拌好,最好細心捏到沒有小疙瘩。加上油,鹽,和色素。將以上半成品倒入鍋中加熱。不停翻抄,等到麵團出現半透明之色就熟了。[1]

視頻

珍珠泥 水晶泥+青蛙跳跳閃光粉混混史萊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