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連錚 |
王連錚(1930年10月15日-2018年12月12日),男,出生於遼寧省海城縣,大豆遺傳育種專家。1954 年畢業於東北農學院。1957-1960 年在黑龍江農科所從事馬鈴薯育種研究,1960 年赴莫斯科農學院從事遺傳育種研究,獲博士學位。曾任黑龍江省農科院副院長、院長,黑龍江省副省長、黨組副書記。1987-1994 年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期間還任農業部常務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1]
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 項、國家發明二等獎2 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 項,2012 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0 年獲作物學會科學技術成就獎,2012 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
長期從事大豆遺傳育種研究,主持選育大豆品種34 個,包括國審品種10 個,累計推廣面積1.5 億畝。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70 余篇,主編、合編專著8 部,發起創辦《大豆科學》雜誌。搜狐, 2021-06-27 [3]
2018年12月12日,王連錚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黑龍江省副省長、黨組副書記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遼寧省海城縣
出生日期----1930年10月
逝世日期----2018年12月12日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院長
主要成就----2012 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畢業院校----東北農學院農學系
代表作品----《溫飽十億人》
人物經歷
1930年(民國十九年),王連錚出生於遼寧省海城縣騰鰲堡鎮福安村,他的幼年時光是在日偽的鐵蹄下度過的。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8 月,日本投降,由於日偽學校解散,王連錚回到了鄉下。
1948年(民國三十六年)11 月瀋陽解放,12 月他由於務農愛農考入瀋陽農學院。
1949年1月轉入哈爾濱東北農學院學習農學專業。同年9 月,他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49年7月,響應毛主席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提出要向蘇聯"一邊倒",向蘇聯學習,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的號召,王連錚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俄文學習班,由俄文老師講課,學習俄語兩年,期間還學習部分植物學、動物學的知識,通過閱讀大量的俄文教材,豐富了專業知識。
1953年4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一員。
1954年5月,王連錚從東北農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央人民政府林業部調查設計局工作,參與大興安嶺的調查開發設計工作。
1956-1957年他隨同中央人民政府林業部的專家組到前蘇聯學習林業調查設計。在前蘇聯考察期間,學習了先進的林木管理經驗。
1957年5月,王連錚懷着對農業科研的滿腔熱情,來到哈爾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研究所(1960 年改為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開始了自己在農業科技戰線上的探索。他被分配到作物育種系,師從沙錫敏先生開展小麥育種研究。
1957年底被調到馬鈴薯組,參加馬鈴薯的品種觀察、雜交、溫室管理和田間選種等工作,1958-1960 年他參加了"克新1 號"的選育工作。
1960年10月,赴前蘇聯莫斯科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的農學系植物遺傳育種教研室攻讀農學專業,他希望通過學習國外先進育種知識提高我國糧食作物的產量,以解決我國人民的溫飽問題。
1963 年王連錚從前蘇聯回國後,到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和育種研究所,主要從事大豆遺傳育種和栽培生理研究。
1967-1969年,他與王培英合作開展大豆輻射育種研究,探討不同輻射源如熱中子、鈷60、X 射線和理化因子對大豆誘變的作用。
1970年2月,王連錚回到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所工作。1979-1982 年他主持黑龍江省野生大豆考察研究,採集野生大豆576 份,蛋白含量在52% 以上的4 份,發現抗病材料。
1987年12月,王連錚調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組織大豆聯合攻關。1995年從行政崗位退下後, 全身心投入大豆科研生產中,共主持育成大豆新品種22 個,累計推廣7 500 多萬畝,取得了突出成績。
1987 年12月,王連錚調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組織大豆聯合攻關。
1993-1994年他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聘為顧問到印度尼西亞、越南、孟加拉調查了解大豆科研和生產情況,曾多次做學術報告,並提出在亞洲發展大豆生產和科研的建議,受到了有關國家的重視。
1994年他在第五屆世界大豆研究會議上系統分析了世界大豆科研、生產的現狀並提出相應的建議。
1995年從行政崗位退下後,全身心投入大豆科研生產中,共主持育成大豆新品種22個,累計推廣7500多萬畝,取得了突出成績。
1998年9月,他與美國科學促進會主席Greenwood教授共同主持了在北京召開的亞太地區農業持續發展高級研討會,並在會上做了學術報告,有力地推動了這一地區各國的交流合作。1997年他還擔任了美國《作物生產》雜誌的編輯。
1994年11月至2004年3月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從事科研工作,2004年3月退休。期間,1991年5月起當選為第四屆、第五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人物逝世
2018年12月12日,原農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中國農業科學院原院長、黨組副書記王連錚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王連錚選育的"克新1 號"產量高,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累計推廣1.49 億畝,連續10 年推廣面積居全國第一。
他與王培英利用X 線處理中國大豆品種--滿倉金,育成了"黑農4號"、"黑農6 號"、"黑農8 號"、"哈鈷1669"等大豆品種,其含油量都比原有品種提高1%-2%。
王連錚培育出的"黑農26"大豆品種,含油量達21.6%,累計推廣3 000 多萬畝,1984 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1970-1978年他與王彬如、胡立成共同主持育成大豆品種12 個,其中"黑農35"獲黑龍江科技進步二等獎,"黑農16"獲全國科學大會獎,還育成黑農10、黑農11、黑農34 等大豆品種,累計推廣7 500 多萬畝,增產7 億多公斤。
他創新大豆育種理論,改進育種方法。
在開展大豆品種選育的同時,對大豆產量性狀及抗病性等性狀的遺傳規律進行了系統研究,
對大豆育種方法進行了探索。1980年他提出在育種上降低大豆株高的4 種途徑。
即利用有限結莢習性品種與無限結莢品種雜交、有限結莢品種間雜交、輻射育種以及從地方品種篩選矮稈材料,對大豆高產育種具有較大指導意義。
利用這一理論育成兩個大豆品種,較好解決了高產與高蛋白的矛盾,同時育成了在生育期和蛋白質含量上均超雙親的大豆品種。在研究大豆品種性狀演變規律的過程中,他發現單株粒重與群體產量極顯著正相關,並用於育種實踐。
他重視在不同肥水條件下對雜交後代進行鑑定,並採用南繁北育、溫室加代、適當縮短株行距、加大優良組合株行數和優良株系早期繁殖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快育種進程,
同時提出利用不同緯度、地理遠緣、遺傳背景差異大的材料進行雜交,結合異地鑑定,選育廣適應性大豆品種。
他選育的中黃13 大豆品種,通過了國家及9 個省市審定。
適宜區域在北緯29°-42°,跨三個生態區13 個緯度,是迄今為止我國緯度跨度最大,適應最廣的大豆品種。
該品種光周期鈍感,藍光受體基因(GmCRY1a)研究揭示了適應性廣的分子機理;該品種在黃淮區域創畝產312.4 公斤,安徽區試畝產202.73 公斤,增產16.0%,全部區試點增產,列首位;蛋白含量45.8%,百粒重23-26 克。
連續8 年被農業部列為全國主推品種,連續5 年居全國大豆品種年種植面積首位,累計推廣7 000 多萬畝,增產大豆15 億公斤,新增產值60 億元。
王連錚主持培育的超高產高蛋白大豆新品種"中黃13",獲得韓國品種權,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國際新品種保護權的農作物新品種,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論文著作
王連錚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70餘篇,主編、合編專著8部,發起創辦《大豆科學》雜誌。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作物卷》編委會常委、《大豆科學》副主編、《當代中國的農業》主編之一、主編《黑龍江農作物品種志》、與美國維特瓦教授等合著的《溫飽十億人》。
社會任職
王連錚是美國密執安大學名譽校友(1982),
蘇聯(1988)、俄羅斯(1992)、印度農業科學院(1994)外籍院士,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理事(1988-1991),
亞太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機構理事會常務理事(1991-1995),英國國際農業生物科學中心理事會理事(1994-1997)。
王連錚同志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九屆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
曾任中國農學會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副會長,中國種子協會第二屆理事長,中國作物學會第四屆副理事長,第五屆、第六屆理事長兼中國作物學會大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
先後當選前蘇聯農業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農業科學院院士、印度農業科學院院士、英國國際農業生物科學中心理事會理事、亞太地區農業科研機構理事會常務理事。
人物評價
他務農學農愛農,從事大豆科研50 余載,老驥伏櫪,創新不已,為我國大豆事業傾注了畢生心血。
他為民為學為政,為中國農業發展竭盡全力,奮鬥不息,是創新之典範,實踐之楷模。 (中國農業科學院評)
王連錚無論是在農業戰線從事科研工作還是擔任領導職務,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務實和奉獻。每次工作變動,他都服從組織需要,並且干一行就鑽一行、愛一行。 (中國作物協會評)
世界多幾個像袁隆平、王連錚這樣的人,那是人類之幸。 (《瀋陽日報》評)
王連錚作為我國著名大豆育種學家和農學家,圍繞大豆品種改良開展大豆雜交育種、野生大豆資源收集研究、大豆基因工程及遺傳進化等方面開展了研究,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績,為發展中國大豆科研和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華語廣播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