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文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洪文傳 |
簡介
中文名:王洪文傳
作 者:葉永烈
性 質:傳體作品
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
作者簡介
葉永烈(1940—)筆名蕭勇、久遠、葉揚、葉艇。浙江溫州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畢
內地多家報刊也搞載或連載。<藍苹外傳>(《江青傳》初名)原本在一九八七年第一期<青春>文學叢刊上發表。當時已經印好。鑑於一九八七年初的形勢,不得不化為紙漿。該刊在一九八八年初按原發排的清樣重排,一字未易,在一九八八年二期發表。刊出後,香港《大公報》即予以連載,<文學大觀>和<法制文學選刊>也全文轉載。此書以兩個月的速度出書,第一次印刷便印了二十萬冊。
時代文藝出版社梅中泉先生來滬,取走了《張春橋浮沉史》(《張春橋傳》初名),同樣以兩個月的速度印出。這樣,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原先積壓了滿滿兩抽斗的文稿,竟這麼快都變成了鉛字,飛入千家萬戶。江、張、姚三書的出版,使我下決心把王洪文傳寫出來。說實在的,雖然關於王洪文的採訪,早在一九八六年已經基本完成,但是我除了寫好一個簡略的提綱及開頭第一章之外,沒有寫下去。因為在「四人幫」之中,我覺得江、張、姚有深度,有厚度,經歷曲折,閱歷廣,寫作時拉得開,波瀾起伏。王洪文呢?與江、張、姚相比,顯得淺薄。所以,對於這位"造反司令",我沒有太大的興趣。我寫完第一章,便擱筆了。
在一九八八年春,當江、張、姚玉書都已改定,我才拿出兩年前寫的提綱,重聽當時採訪的一盒盒磁帶,着手寫<王>。我又作了補充採訪。這樣,我終於寫完這部長篇。我感謝上海國棉十七廠給予的大力支持,使我能夠在該廠進行廣泛的採訪。我也感謝幾十位當事人給予的可貴的幫助,只是我無法在這裡開列長長的名單——雖然其中不少人是當年上海「工總司」的頭目,但是在我向他們進行採訪時,大都並不迴避當年的那段難堪的歷史,以歷史的見證人的身份如實地向我敘述自己當年的所見所聞。作為作者,我感謝他們的坦率和誠摯!值得順便說明一下的是,「四人幫」是一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這四部長篇又各自獨立成篇,單獨出版。我在寫作時,作了總體安排,各有偏重。例如,寫作<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在《張》書中一筆帶過,而在<姚>中則作為「重場戲」。安亭事件、一月革命以及一九七六年的上海武裝叛亂,在《王》中詳細鋪陳,而在《張》、<姚>中則只是「過場戲」。磨難重重,"文革博物館"迄今還只是處於呼籲階段。我願把我的這四部長篇,化為四塊磚頭,獻給那座迄今尚未動工的「文革博物館」吧。借本書印行之際,向給予熱情鼓勵、支持的時代文藝出版社梅中泉先生致謝。
作者:葉永烈
一九八八,八,二十八,於上海補記:本書在初版的基礎上,作了修改補充。現作為《四人幫」興衰》亦即<"四人幫"全傳>之一印行。
一九九一,九,二十九,於上海[1]
參考文獻
- ↑ 1976年10月6日 粉碎「四人幫」中國軍網,20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