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遺者鍾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孫遺者鍾銘》是中國漢字里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名詞解釋
《王孫遺者鍾》銘文雖爲楚國遺物,但與我們常見的楚國文字略有區別,主要體現在字形瘦長齊整,不似後來的楚簡或帛書那樣呈方形。在筆勢上也還沒有形成一槪圓轉的規律,而是大體上以方折爲主。同時,筆勢相同的線條多處理成平行狀態,故使整個銘文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
從《王孫遺者鍾》銘文可以看出,此作保留着較多西周銅器銘文的痕跡,還未發展成爲成熟的楚國書風,故可推爲春秋時期所作。
中文
中文(Chinese)是中國的語言文字。特指漢族的語言文字,即漢語和漢字。在漢字文化圈和海外華人社區中,中文也被稱為華文、漢文。 中文(漢語)有標準語和方言之分,其標準語即漢語普通話,是規範後的漢民族共同語,也是中國的國家通用語言。現代漢語方言一般可分為: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等。漢字是中文的書寫體系,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在西周時演變成籀文,到秦朝發展出小篆和秦隸,至漢魏時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隸變楷化為正楷,楷書盛行於魏晉南北朝。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
參考文獻
- ↑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搜狐,2017-03-27
- ↑ 中國漢字文化,道出人生哲理,搜狐,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