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善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善源(微生物學家)原圖鏈接來自 個人簡歷網 的圖片

王善源(1907~1981),原籍福建福州市,出生於印度尼西亞。中科院院士、微生物學家。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專長醫學、物理學、數學、電子學、化學,研究工作涉及很多學科領域。

簡介

王善源尤其在醫學生物物理方面造詣頗深;曾親自赴雲南、河北小五台山、山西五台山和大同等地開展肺結核和腫瘤方面的現場實地調查工作;為了研究宇宙輻射與肺結核、腫瘤的關係,先後兩次登上五台山,在海拔2400-3000米的高山上從事實驗研究工作,取得了大量實驗室所得不到的寶貴材料。

1957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歸國報效

王善源久居海外,心向祖國,關心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1956年11月攜荷蘭籍夫人,帶40餘箱精密儀器,回國定居。周恩來總理在百忙中接見了他,中國科學院郭沫若院長亦多次宴請了這位科學界的名流,使他倍感榮幸。中國醫學科學院流行病學微生物學研究所聘他為一級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增聘他為牛物學部的學部委員。國家領導人的關懷,祖國人民的期望,激發了他獻身科學事業,報效祖國的強烈意願和堅定的決心。

王善源研究員學識淵博,眼界開闊,研究工作涉及很多科學領域,尤其在醫學生物物理方面,造詣頗深。他精通美、法、德、日、荷蘭、意大利、西班牙和馬來亞8國語言。經過認真的考慮,他確定了流行性感冒、肺結核及腫瘤的發病機制、防治對策及有關基礎理論的研究作為科研課題。在長期工作中,他視時間為生命,除在單位安排實驗外,並在家中設有實驗室,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對各項實驗都親自參加配液、實際操作、記錄整理和論文撰寫的全過程,始終把握着第一手材料。他不僅重視實驗室工作,還特別注重調查研究,在1957~1965年期間,先後親赴雲南、河北、山西等地,不辭勞苦,在海拔2600~3100米的高山上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獲取了大量實驗室得不到的寶貴材料和觀測數據,確保了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

王善源對中醫中藥有特殊的感情,他邊學邊干,開展了中藥對流行性感冒、結核病的病原抑制和防治效果的實驗研究,先後初篩了的2 400種中草藥,找到了對上述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藥物。並進行了有效成分的分析,初步證實柴胡注射液對流感、貓爪草油對結核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王善源為把高空輻射線應用於疾病防治,開展了「宇宙輻射線與腫瘤」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在海拔2 400米處,高空宇宙輻射線通過2厘米厚的鉛板,可以誘發小白鼠腫瘤,如將病鼠移於10厘米厚鉛板的保護下繼續照射,則痛消病癒,而在海拔不高的試驗場,則無此效果。此項研究的意義在於:在國內較早地建立起小白鼠腫瘤模型,腫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產生,亦可消除,不是「不治之症」,而是尚未找到治癒這一頑疾的有效方法。從而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礎。

1956年以來,他發表了《流行性感冒感染的機制》、《流行性感冒接種》、《中藥對於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等數十篇論文。

科學家品質

科學家的品質對於要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1]所具備的素質,首先必須是要有好奇心,對於自然的好奇,對於普遍事物的好奇。據我所知的優秀科學家,他們對於所有事物都非常好奇。他們想探知事物的規律,他們具有看到事物最為本質一面的本領。作為科學家,他們能夠將事物歸納為最基本的簡單而重要的法則,並通過這些基本法則去了解許多其它事物。他們所了解的事物不單單是一個清單,或對個別事物的認識,而是將對它們的認識歸納成為一種普遍的認識。這些素質都是應該具有的。另外,優秀的科學家必須要有恆心。他們在研究實驗過程中不斷努力,努力再努力,鍥而不捨[2]。此外,優秀的科學家一般都有很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斷。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素質。

視頻

王善源 相關視頻

微生物學第1部分 微生物基本概念
盤點:中國近現代偉大的科學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