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覆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玉覆面 |
玉質喪葬面具,又叫"玉覆面",有綴玉面罩和整玉面具兩種,流行於中國西周至漢代和古代瑪雅。根據《儀禮·士喪禮》的記載,在先秦的喪葬儀式中,要用絲織品製成的"冥目"(也稱為"覆面")和"掩"(也叫"裹首")來包裹死者的頭臉部位。綴玉面罩較常見,大都由碎玉或廢玉加工製成,中國早在西周時就有綴玉面罩,後來東周時又有玉衣。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玉覆面
收藏地; 現藏山東博物館
年代; 西漢
長; 20.0厘米
簡介
玉質喪葬面具,又叫"玉覆面",有綴玉面罩和整玉面具兩種,流行於中國西周至漢代和古代瑪雅。根據《儀禮·士喪禮》的記載,在先秦的喪葬儀式中,要用絲織品製成的"冥目"(也稱為"覆面")和"掩"(也叫"裹首")來包裹死者的頭臉部位。綴玉面罩較常見,大都由碎玉或廢玉加工製成,中國早在西周時就有綴玉面罩,後來東周時又有玉衣。
玉覆面
古人曾認為玉可以防止靈魂出殼,可以保證屍體不腐爛,正是緣於這種說法,西周時期,一種特殊的喪葬用玉―――玉覆面出現了。它用各種玉料對應人的五官及面部其他特徵製成飾片,綴飾於紡織品上,用於殮葬時覆蓋在死者面部。當然,這種奢華的喪葬品僅出現於貴族墓葬中。玉覆面在兩周盛行一時,發展到漢代成為備受世人矚目的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絲縷玉衣等等,即用玉密密地包裹死者全身,這標誌着喪葬玉發展到巔峰。
西周時除保留眾多的傳統玉器品類外,亦出現一些新興的玉器品種,主要的有成組佩玉器和專供死者埋葬用的玉面罩。玉面罩,是由近似人面部五官形式的若干件玉器按人體面部大小形態縫綴在布料上,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是專門而作,有的似用其它玉器改作或合併而成,每套中的各件數量不等,各呈扁平形,邊角有穿孔供縫綴用,使用時凡有飾紋部分皆朝死者面部。
我們的祖先賦予玉石許多美德,認為玉石具有各種奇特的性能,其中最神異的一項是能使屍體保持鮮活狀態,久存不腐。貴族社會中流行的玉斂葬,便是這一觀念的產物。玉斂葬和在墓中隨葬玉器(包括禮器、佩飾器和兵器等)是有區別的,其目的是通過玉器同屍體的接觸而起保護屍體的作用,使之不朽。我國葬喪文化中的這一風習,源頭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
在以後的文明時代,玉斂葬的護屍目的已經很明確,其置玉方式也從口含、手握和無規律的放置,發展為"九竅玉"、"飯含"、"瞑目"、"瑞玉組合"乃至"玉匣"、"玉衣"等多種形式,形成了一整套嚴密的制度。所謂"瞑目",實為一種綴玉面罩,即據五官形狀和大小製作玉件,鑽以細孔,按應在位置系連在一片織物上,覆於死者的臉部。當今學界多名之為"玉覆面"。玉覆面的功用,據漢唐學者的解釋是為"飯含"服務的。古人斂屍除用玉外,還用"飯",即將某種糧食摻和玉屑填在死者口中,表示不忍心讓死者餓着肚子離去之意。
玉覆面在西周時已相當流行。須指出的是,玉覆面玉件的配置格式並非一成不變,常因墓主身份地位或家境情況的不同而有繁有簡。由於眼睛在人的五官中最為重要,所以不論怎麼簡化,眼玉是不能去掉的,玉覆面的正名稱"瞑目",道理即在此。
以玉斂屍,大致出於兩種心理:一,期望玉可以防止死者屍體腐敗,不被邪魔侵犯,並引導死者步入仙界 以蔭子孫;二,以玉夸財耀富,顯示地位等級。《周禮·典瑞》曰:"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 璧琮以斂屍。"鄭康成注曰:"圭在左,璋在首,琥在右,璜在足,璧在背,琮在腹,蓋取象方明神之也。疏 璧、琮者通於天地。"劉氏注曰:"王者之孝,莫大於嚴父配天,故其斂也,以禮天地四方之玉器為之。"除 了這些斂玉之外,還有比較重要的斂玉是玉覆面。玉覆面包括眼罩、鼻罩、耳罩、玉、塞玉,用來遮蔽 七竅,以防穢氣侵屍,真魂流散。稍後發展,又出現了玉甲(下衣)和珠襦。漢以前喪制,諸侯死後要遍身珠 玉,《墨子·節葬下》載:"存乎諸侯死者,虛庫府,然後金玉珠璣比其身。"玉甲和珠襦發展到漢代,便形 成了著名的金縷玉衣。金縷玉衣是把許多四角穿孔的小玉片用金、銀、銅絲聯綴起來,編成頭、上衣、褲筒、 手套、鞋五部分聯結起來的喪衣,是皇帝、貴族死後必穿的。《續漢書·禮儀志》載:"皇帝用金縷,諸侯王 和始封的列侯用銀縷,其他用銅縷。"但從出土墓葬看,西漢盡金縷,東漢始分金、銀、銅三等。目前出土玉 衣中最好的是1995年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出土的金縷玉衣,用玉4000餘片。另外,在江蘇蘇州滸墅關真山大墓的發掘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玉覆面大於人臉面,與面部五官不成比例。這種專門為死者製作的葬玉應具有某種象徵意義或特殊含義。《吳越春秋·夫差內傳》載吳王夫差自殺前曾說:"吾羞見前君於地下,不忍睹忠臣伍子胥及公孫聖……死必連組以罩吾目,恐其不蔽,願復羅繡三幅,以為掩明……"真山大墓的墓址正在吳國舊界,考其年代,當在春秋中晚期,疑其墓為與夫差聯繫較近的吳王或皇親貴族,有待考證。
漢墓玉覆面
【尺寸】:長20.0厘米,寬23.0厘米,厚2.9厘米
【特徵】:由額、頤、腮、頰、頜、耳17塊玉片和鼻罩組合而成臉形。各余篇內側下棱和鼻罩邊緣處斜穿細微孔,鼻罩雕雲雷紋。[1]
參考文獻
- ↑ 漢代玉覆面功能作用及文化內涵, 混沌的ewd , 201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