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杯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2/29/%E7%8E%89%E6%9D%AF%E6%83%85.jpeg)
《玉杯情》,古裝戲,該劇1987年由奉化越劇團演出,繆飛鳳等主演。
劇目介紹
越劇《玉杯情》鄒運華編劇。寫元宵之夜,南粵潮州賈商陳吉平與後妻王氏雙慶五十大壽,恰逢大女兒蓮珍舊病復發,立即請來郎中診脈。不想郎中對此疾無術治療,為騙取白銀和保全招牌,便斷定蓮珍之病必須招一個替死的窮女婿,將疾病替換過身,才能再嫁高門。為此,王氏設下圈套,以玉龍杯為誘餌,於清明之日招來明州落魄書生張均廷作為替死之婿。一邊又將蓮珍許與潮州豪門沈百萬之子沈必貴,並叫沈公子端午之日,前來行聘。洞房之夜,蓮珍見張均廷是個知書達禮的誠實君子,又感他白天還杯救人之恩,便將父母設計陷害的真相告訴均廷,均廷大驚之餘,深為蓮珍精神所動,患難之中識知音。倆人便在三日之內,和衣而臥,瞞過了父母,惜別之時,蓮珍剪髮贈杯,均廷也立誓四處求藥,相約半年後迎蓮珍去明州,定要醫治妻子的病體。洞房三日之後,均廷便被逐出陳家,返回明州家中?端午之日,陳家設酒擺宴迎接沈必貴過府行聘。蓮珍的妹妹蓮蓉卻誤怪姐姐恩將仇報,害人求富。一頓責怪,說得蓮珍病愁交加,頓時昏厥,卻逢沈必貴到府,見蓮珍身患奇病,又聞蓮珍已嫁他的同窗好友張均廷為妻,頓時大怒,立即退親而去。陳吉平與王氏到此才知道清明之時,蓮珍與均廷雖為夫妻,實同兄妹,而如今蓮珍之病又無藥可救,便將她逐出陳府。妹妹蓮蓉聞訊,知道自己錯怪了姐姐,也逃出陳府,願隨姐姐一同到明州投奔張均廷。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