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獵頭遊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獵頭遊戲是一本犯罪小說,由挪威作家尤·奈斯博所著。

奈斯博是挪威史上最暢銷的作家,每一部作品都是挪威排行榜冠軍暢銷書。作品被翻譯成40種語言,在50多個國家出版。全球銷量突破一千八百萬冊。

2008年,獵頭遊戲出版。

2011年,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由摩丹·泰頓執導。

2013年,獲得土星獎最佳國際電影獎。

書中故事

《獵頭遊戲》是一本幽默又驚悚的黑色犯罪小說,其情節宛如名導昆丁.塔倫提諾柯恩兄弟合拍的電影,「情況急轉直下時,免不了會有子彈亂竄,屍體成堆」。迷人的反派悖德主角可說是北歐版的天才雷普利,而在一連串精心策劃的圈套與意外迭生的命案背後,則是一個執迷而病態的愛情故事。

書中主角 : 布朗是獵頭公關公司的人材,大部分被他推薦的人都能當上公司高層。

布朗另有一個身分是一名雅賊,獵頭過程中打探社會上層人士的藝術收藏品。這項祕密財源幫他維持奢華的生活,負擔一棟歷史悠久的豪宅,同時資助美麗妻子花錢如流水的藝廊生意。

某晚在藝廊舉辦的賞畫會上,妻子介紹他認識了克拉斯.葛雷夫,他不但是一個大公司總裁的完美人選,而且剛好有一幅價值連城的魯本斯畫作,可以幫羅格解決嚴重的財務問題。然而,當羅格闖入葛雷夫的公寓後,他發現的不只是那幅畫而已,還有妻子掉在臥房床下的手機……

布朗原本打算推薦一個葛雷夫的人,並偷取這人家中的名畫,怎料到葛雷夫一早已經搭上布朗的老婆。同時布朗意外殺死了平時偷竊的拍檔,布朗於是躲到鄉間,葛雷夫卻窮追不捨,當布朗知道了格雷夫的真正意圖後,設計反過來殺了格雷夫,並將謀殺拍檔的罪名嫁禍到葛雷夫身上。[1]

原文摘錄....

今天的晚會上有香檳,所以我打電話叫了出租車。上車後,我跟平常一樣,只說出畫廊的名字一用來測試我們的營銷做得是否成功。但是那司機其他司機一樣,只是從後視鏡看著我,露出疑惑的表情。我嘆了一口氣,然後說:「艾林史嘉格森街。」 ( —— 引自章節:第一部初次面試....)

那幅畫好像真的有一股吸引力似的,一種令人入迷的魅力那感覺就好像過去只是從照片與道聽途說的傳聞中知道的某個傳奇人物如今突然出現在你眼前。( —— 引自章節:第二部中計....)[2]

作者簡介

尤·奈斯博(1960年3月29日-),有文壇貴公子、樂界搖滾巨星歐洲罪案天王之稱,其18部作品全部登上挪威暢銷榜第1名。[3]

「北歐犯罪小說天王」,挪威圖書館借閱率排行榜,前20名有5本是奈斯博的作品。

奈斯博的讀者族群廣泛,涵蓋純文學讀者、冷硬推理、黑色小說讀者,以及通俗驚悚小說讀者。

奈斯博曾是挪威知名的搖滾巨星,白天任職於金融業,利用晚上和週末時間演出。不久之後,他考上金融分析師的證照,被挪威最大的證券公司高薪挖走,然而工作和樂團越來越難以兼顧,瀕臨崩潰的奈斯博決定休半年長假,他帶著筆電,跳上飛機,前往地球最遙遠的彼端:澳洲,在那裡寫下日後讓自己聲名大噪的「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的第一集《蝙蝠人》。[4]

榮譽與獲獎

所有北歐的犯罪小說大獎,包括「玻璃鑰匙獎」。

挪威史上最佳犯罪小說獎、書店業者大獎。

英國的「國際匕首獎」。

美國「愛倫坡獎」提名。

評論家普遍認為奈斯博可與丹尼斯.勒翰詹姆士.艾洛伊麥可.康納利伊恩.藍欽雷蒙.錢德勒等名家相提並論,稱他是「挪威犯罪書寫的畢卡索」。

麥可.康納利稱讚他是「我最喜歡的驚悚作家」。

德國《明鏡日報》則稱他是「斯堪地那維亞的奇蹟」。

視頻

尤.奈斯博《知更鳥的賭注.內文001》有聲書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