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獻書秦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獻書秦王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漢文學家劉向編的《戰國策》。魏國在當時的地緣上處於中間地帶,它的地緣特點決定了它必受到各國的保衛。充分考慮地緣因素是每一個國家施展外交活動的首要前提。

【原文】

(闕文)獻書秦王曰:「昔竊聞大王之謀出事於梁,謀恐不出於計矣,願大王之熟計之也。梁者,山東之要也。有蛇於此,擊其尾,其首救;擊其首,其尾救;擊其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之中身也。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斷山東之脊也,是山東首尾皆救中身之時也。山東見亡必恐,恐必大合,山東尚強,臣見秦之必大憂可立而待也。臣竊為大王計,不如南出。事於南方,其兵弱,天下必能救,地可廣大,國可富,兵可強,主可尊。王不聞湯之伐桀乎?試之弱密須氏以為武教,得密須氏而湯之服桀矣。今秦國與山東為仇,不先以弱為武教,兵必大挫,國必大憂。」秦果南攻蘭田、鄢、郢。

【譯文】

(遺漏文字)有人上書給秦昭王說:「我聽說大王謀劃出兵魏國,這個計劃恐怕不妥當,希望大王慎重考慮一下。魏國猶如山東六國的腰部。譬如這裡有一條蛇,你打它的尾,它的頭就會來救護;你打它的頭,它的尾巴就會來救護;打擊它的腰部,首尾都會來救護。現在的魏國就好比是天下諸侯的腰身。秦國要攻打魏國,就是向天下人顯示要腰斬山東六國的脊樑,這顯然也將造成山東六國』首尾皆救腰身』的局面。山東六國必定害怕被消滅,只要一害怕,必定廣泛聯合在一起。六國的力量還很強大,我看秦國一定很快就要遭受巨大的憂患了。

我私下替大王考慮,不如向南方出兵。矛頭對準楚國,楚國兵力弱,諸侯必定不能相救。這樣,秦國的領土就可以擴大,國家能夠富足,兵力會加強,君王也能受到天下人的尊崇。大王聽說過商湯討伐夏桀的事嗎?他先對弱小的密須國用兵,以此訓練和整頓自己的軍事力量,等攻下密須國以後,商湯認為可以征服夏桀了。現在秦國與山東六國為敵,如果不以弱國來訓練戰鬥力量,那麼軍隊必將遭受嚴重挫傷,國家必定面臨更大的憂患。」秦兵果然取道蘭田,攻打楚國鄢、郢二城。

【評析】

戰國說客最善於運用的說話技巧就是類比與典故。用類比非常形象,不需要牽涉一堆地緣政治學理論,直接說明問題。用典故也是非常的直接,用相同處境下的古人處理事務的成功案例,作出示範和引導,不言而喻地說服對方應該如何處理問題。我們在說話前要多花時間考慮如何說話,多在自然界、社會歷史當中尋找有利於我們說話的現象和事例,然後加以運用,會收到奇效。[1]

作品出處

本文出自《戰國策》。

《戰國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國別體史書。是戰國時期遊說之士的著作。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bǎi hé)的鬥爭。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約12萬字。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戰國策》是我國古代記載戰國時期政治鬥爭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即策士〕遊說之辭的匯編,而當時七國的風雲變幻,合縱連橫,戰爭綿延,政權更迭,都與謀士獻策、智士論辯有關,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該書文辭優美,語言生動,富於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這部書有文辭之勝,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戰國策》是我國一部優秀散文集,它文筆恣肆,語言流暢,論事透闢,寫人傳神,還善於運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濃厚的藝術魅力和文學趣味,對我國兩漢以來史傳文政論文的發展都產生過積極影響。[2]

編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又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十六。[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