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獨亡兩國的桃花夫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獨亡兩國的桃花夫人息夫人人春秋時期陳國人,媯姓,因為嫁給了息國的國君而被稱為息夫人,在她出生的時桃花朵朵綻放,又因額頭上有一塊像桃花的胎記,又被稱為桃花夫人.也是春秋四大美女之一。

人物影響

息夫人,亦稱桃花夫人,是春秋時期陳國國君的女兒,因嫁給息國國君為妻,故稱息媯(媯為陳國姓氏)或息夫人。

春秋時代的諸侯國,見於經傳的約有一百七十餘國,各自為政,互相攻伐兼併,中原一帶,更是擾攘不安。自從晉國楚國城濮之戰」以後,形成南北兩大壁壘,其餘小國不是依晉,就是附楚,端賴強國的保護而生存,稍有不同之處,隨時都有玉石俱焚的災禍降臨。

為了生存,列國之間經常勾心鬥角,彼此離離合合,全憑自己的利害為出發點,有些甚至為了一點芝麻綠豆大的小事,也能反目成仇,拼得你死我活,蔡哀侯與息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中間無辜受害,作出巨大犧牲的就是息夫人。

一傾城兮,再傾國

公元前684年,息夫人回娘家探親,中途路過蔡國,息夫人便來到蔡國看望自己的姐姐,姐夫蔡侯聽說小姨子來了,非常高興,親自安排宴席招待小姨子.由於息夫人有絕世的美貌,酒後的蔡侯便有點把持不住,開了一些玩笑、行為輕佻,惹得息夫人十分生氣,當即就離開了蔡國。等探親回來時,專門避開蔡國。回去後就向老公匯報蔡侯對自己的輕薄。息侯聽了肯定不樂意,朋友妻還不可欺呢,這是不把我放在眼裡啊!於是,息侯決定教訓一下蔡侯,怎麼教訓呢?直接開打吧,能不能贏先不說,傳出去也不好聽啊。想來想去,息侯最終決定與楚國聯手,蔡侯果然掉進息侯的陷阱,成為楚國的俘虜。

蔡侯被抓到楚國後,楚王本想煮了他,在大臣的勸諫下最終被赦免,虛驚一場的蔡侯事後知道這一切都是息侯設計陷害,心中那個恨吶!心想不就是開幾句玩笑嗎?至於這麼拚命嗎?怎麼說咱們也還有點親戚,竟然聯合外人一起陷害我。既然你不仁也別怪我不義。蔡侯便藉機向楚文王說:大王你後宮之中雖然有很多佳麗,但沒有一個可以比得上息夫人的美,息夫人目如秋水,臉似桃花,真是人間少有的尤物。一番說辭下來,楚文王被打動了。[1]

嫁入楚國

楚文王率領軍隊來到息國的邊界,藉口幫助息國教訓了蔡國,要求與息夫人敬酒,一見之下果然驚為天人,便以攻打息國相要挾,要求息侯獻出息夫人,息侯此時才明白自己是引狼入室。息夫人得知消息後,打算跳井自殺,結果被楚國斗丹所攔,斗丹威脅她如果她死了,就不能保證息侯與百姓的安全,為了讓息國免遭戰火、人民免受塗炭,也為了心愛的丈夫,息夫人毅然決定嫁入楚國,成為楚夫人。

嫁入楚國後,息媯受到楚文王倍加寵愛,文王在楚國別都穰邑(今鄧州西南隅)建造一座紫金山,並開鑿山體修建桃花洞。山上古柏森森,山下廟宇樓榭,山旁泉水潺孱,風景秀麗。為了使息夫人開心,文王經常帶着她來到這裡遊玩。

不久息夫人為文王生下了兩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楚王堵敖和楚成王,雖然如此,但息夫人自來到楚國後三年內始終沒有說過話,想來她的心肯定是淒涼孤寂的,她愛的男人因為她早已家亡國破,身邊的這個男人雖然是愛她、寵她,將她視為珍寶,可她的心中卻再也裝不進一個人,又無力改變這一切,她也只能用沉默表示抗議。

楚文王為了討息夫人的歡心也是費盡心機,他認為息夫人不開心的原因是蔡侯造成的,便出兵滅了蔡國,抓了蔡侯

在楚文王死後,息夫人輔助兒子平定叛亂]],維護了楚國的統一穩定和與中原的聯繫。在這期間,息夫人做出了很多對楚國有利的改革措施,選賢才、赦天下、勸農桑、重視教化、嚴治後宮,使楚國得到了休養生息,為楚國奠定了雄霸中原的基礎。

息夫人是春秋四大美女中唯一正面形象的女子,她有着鮮明的個性,拒絕以色侍人、倡導女性自立,因為她的原因中原與楚國加強了交流,也是因為她的付出,使息國免除戰爭的傷害,嫁到楚國後,推崇新政、輔佐幼主、勸課農桑、重視教化,最終使楚國稱霸諸侯。

息夫人這一系列的做法自然受到民眾的感戴,在息夫人死後,人們在她埋葬的地方為她修建祠堂,四時祭祀,稱為桃花夫人廟。歷經千年仍是漢陽的名勝之一。

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在路過漢陽的時曾來廟中憑弔並題詩一首: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畢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風一面花。感舊不言常掩淚,只應翻恨有榮華。這首詩深刻地說出了人生一世唯死最難。一個柔弱的女子,生逢亂世,面對強敵與殘酷的現實,為了保全心愛人的性命又不忍看人民遭受苦難,只好忍辱承擔這一切。不管她的美是傾城還是復國,她的命運並不由她自己做主。[2]

該如何評判這個桃花一般美麗的女人?

大多數人都把關注點定位在了息夫人對故夫息侯的舊情難忘上,可是有沒有人想過,也許她的惆悵還有更深一層的含義呢。她和楚王朝夕相對,生兒育女,面對楚王萬般寵愛,年深日久又怎麼會毫無感覺呢!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啊?

只是,一方面因自己而國破家亡,身處險境的原配丈夫還苟活在世;一方面對自己情深如海寬容庇護的孩子的父親,她的一顆心經歷了怎樣的折磨呢!想愛不能愛,想忘不能忘,求死不能死,而活着的她,就只有不言不語,經歷這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了吧 。

所以,她「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實實在在是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好啊!

寫到這裡,我感覺她對感情的處理相當的漂亮,她用久久不言的青春對原配丈夫做了回報,三年的不言不語已經祭奠了滅國的悲痛。然後,她把餘生的忠貞獻給了深情的楚王,她是個特別懂得感情的女人。

歷史記載,文王死後,弟弟子元喪心病狂的妄圖霸占嫂嫂,而息媯的終夜哭泣和抵制,終於引發了楚國貴族對子元的忍無可忍,從而一舉評定了子元之亂---[3]

她為文王保住了忠貞。也許,在她的心裡,唯有文王才是那個值得她死守貞潔的男人。[4]

文王死後,她傾力輔佐太子熊惲,除逆安邦,重外交、選賢才、赦天下、勸農桑,大膽改革,最後還政於君,為楚成王及後世楚王奠定了雄霸中原的基礎。

這些傳奇一般的記載,雖說成分傳奇,但足以證明,桃花夫人存活於後世,並非憑着一張桃花臉。

視頻

參考文獻

  1. 素素亂彈,搜狐網. 桃花夫人. 2018-07-31. 
  2. 望月談歷史. 春秋四大美女之獨亡兩國的桃花夫人——息夫人  . 2018-11-27. 
  3. [《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為館於其宮側,而振萬焉。夫人聞之,泣曰:「先君以是舞也,習戎備也。今令尹不尋諸仇讎,而於未亡人之側,不亦異乎!」御人以告子元。子元曰:「婦人不忘襲仇,我反忘之!」]
  4. [《列女傳·卷之四》:夫人者,息君之夫人也。楚伐息,破之。虜其君,使守門。將妻其夫人,而納之於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