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猶有 | |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猶有 [2]
猶:相似,如同,尚且仍然,還。 有:發生,呈現;產生。存在。
【釋義】猶有:仍然還存在。
猶有:蘇軾《留侯論》 "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猶有」是什麼意思
意思為:仍然。
出處:漢·曹操《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白話釋義:
神龜雖然十分長壽,但生命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騰蛇儘管能騰雲乘霧飛行,但仍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雲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寫作背景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毀了袁紹在河北的統治根基,袁紹嘔血而死,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勾結烏桓貴族多次入塞為害。
曹操為擺脫被動局面,採用了謀士郭嘉的意見,於建安十二年(207)夏率師北征,五月至七月皆無果,後接受田疇建議,斷然改道,經徐無山,出廬龍塞,直指柳城,一戰告捷。九月,勝利回師,途經碣石等地,曹操寫了《步出夏門行》這一組詩。
此篇為組詩的第四首,寫作時間比《觀滄海》稍晚,大約在公元207年末或208年初,即在他平定烏桓叛亂、消滅袁紹殘餘勢力之後,南下征討荊、吳之前。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回首起自己的人生路程,無限感慨而有此篇。
文章賞析:
這是一首充滿詩人對生活的真切體驗的哲理詩,因而寫得興會淋漓,有着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哲理與詩情又是通過形象化的手法表現出來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龜雖壽》更可貴的價值在於這是一首真正的詩歌,?它開闢了一個詩歌的新時代,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漢代人的思想禁錮了三四百年,弄得漢代文人不會寫詩,只會寫那些歌頌帝王功德的大賦和沒完沒了地注釋儒家經書,真正有感情,有個性的文學得不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