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片仔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片仔癀
圖片來自知識百科中文網

片仔癀[1],是福建漳州中藥,片仔癀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之一。

簡介

片仔癀是1992年中國頒布《中藥品種保護條例》20多年來,僅有的國家一級保護的4個品種之一(都是於1994年被批准並公布,另外3個品種是阿膠龍牡壯骨沖劑雲南白藥),在東南亞一帶享有盛名。

片仔癀主要的成分是牛黃麝香蛇膽田七等珍貴稀有的藥材,主治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因療效好,適用範圍廣,副作用小,被視為醫藥珍品,在國際上譽為「神州妙藥」、「中國特效抗菌素」。

片仔癀,目前是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家生產的中藥成藥

名稱由來

福建漳州方言把一切炎症統稱「癀」。片仔癀原為錠劑,其外形成條索狀,使用時,切一薄片內服或外敷。

「片仔癀」即一片即退癀(消炎解毒),療效之神,一片則靈,因而得名「片仔癀」。

其處方、工藝均屬國家絕密級秘密,是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具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功效。服用3天後症狀無改善,或服藥期間伴有惡寒發熱等全身症狀者,應到醫院就診。該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據說在東南亞地區華僑中,一些老人重病或即將離世的時候,家人都會給他服用片仔癀。因為他們認為,如果連片仔癀都無法救治的話,恐怕就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可見這一藥品在當地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發展歷史

相傳是嘉靖年間,一名宮廷御醫離開宮廷,來到漳州,在城外璞山岩削髮為僧,法名延候,用宮廷秘方製成中成藥,治療僧人的跌打損傷,後流傳開來。

1940年代,片仔癀的秘方流傳到馨范茶莊,馨范茶莊開始生產僧帽牌片仔癀

1956年,經過公私合營改造,建立了公私合營同善堂聯合製藥廠,後併入漳州製藥廠,商標改為荔枝牌。

1990年,片仔癀的產量為184.33萬粒。目前片仔癀的生產企業是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6月16日,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名稱為「片仔癀」(上交所600436)。

2012年3月23日,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與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舉行合資協議簽約儀式,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出資設立華潤片仔癀藥業有限公司,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和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1%和49%。

2013年年報顯示,片仔癀2013年全年營收13.96億元,其中藥品銷售12.77億元。在公司總營收中,海外市場貢獻2.7億元。

功能主治

  • 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消腫止痛。用於熱毒血瘀所致癰疽疔瘡,跌打損傷。
  • 對於急慢性肝炎耳炎眼炎、牙齦化膿、喉嚨腫痛、喉蛾、乳蛾、口舌諸瘡、燙傷灼傷、刀槍傷痛、挫傷扭傷、蜂蛇咬傷、癰疔、各種感染,及一切炎症所引起的疼痛、發熱等(內服兼外敷,療效更為顯著)。
  • 外科手術後服用,能消炎止痛,防止傷口感染,加快癒合。

臨床使用

藥理與臨床應用都證明片仔癀,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等功能,療效顯著。用戶反映片仔癀對肝炎膽囊炎、跌打、燒傷等均有獨特功效。

片仔癀的功效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祛邪安正,增強免疫力,保護健康;

二、對各種無名腫毒、無名低燒療效獨特;

三、特效治療各型肝炎;

四、改善癌症症狀,抑制疼痛;

五、手術前後和燒燙傷使用,有消炎、鎮痛,防止傷口感染,加速傷口癒合的作用;

六、具有明顯抗衰老、保肝護肝、預防醉酒、降火清毒等預防保健功能;

七、具有一定的美容功效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片仔癀,每日頭條,2018-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