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父親的初心(雲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父親的初心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父親的初心》中國當代作家雲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父親的初心

11月25日,對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37年前的這一天,我從師範大學畢業——之前兩個月在一所鄉中實習,由此變實習為正式並開始領工資了。此刻忽然想起父親,從1946年參軍到1983年底離休,恰好也是37年。「37」這個數字,如此偶合於我們父子之間,不禁讓我頷首長思,浮想聯翩。

拂去歲月的風塵,我試圖去尋找和感知父親的初始初心。

父親的37年是從瞞母參軍開始的。我的老家沙河縣上申莊座落在冀南華北平原與太行山相接的丘陵地帶,「七七事變」後淪為敵占區。父親說過,他降生時我曾祖父剛剛離世,他的生日即是我曾祖父的忌日。10歲時喪父(我祖父)。「是母親和哥哥們把我拉扯長大。」16歲時逃荒石家莊,後被騙至北京石景山、門頭溝給日本人當勞工,險些喪命。1945年,晉冀魯豫軍區首長劉伯承、鄧小平根據中共中央「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方針和向日偽殘餘勢力發動大反攻的命令,在上黨戰役取得初步勝利之後回師東線,發動了邯鄲戰役。作為這一戰役的組成部分,太行軍區第六軍分區四十二團和縣獨立營及各區干隊民兵於9月18日解放了沙河縣。翌年9月,在四次大擴軍熱潮中,全縣共徵兵2100多人,上申莊村有100多人,被評為擴軍先進村,受到全縣表彰並載入縣誌。其中960餘人組建為164團,亦稱「沙河團」。 父親參軍後被編入38軍55師164團三營九連,這支部隊的前身是由馮玉祥起義部隊西北民主聯軍改編的,統稱為「陳(賡)謝(富治)大軍」。 1949年2月整編為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13軍39師117團。父親是瞞着奶奶報名參軍的,在他的帶動下我村參軍的就有18名青年。父親走後,奶奶整日以淚洗面,思念和惦記這個她最疼愛的幺兒的安危,以至雙目失明,三年後便溘然長逝,臨終還呼喚着父親的乳名。當時父親的部隊正在廣東廉江縣北海寺的山上,阻擊南逃海南島的敵兵。接到家信父親欲回不能,只得面向北方,叩首祈福。

父親參軍後與奶奶的最後一面,是在1947年的正月初二,部隊正在鄰縣武安縣牛窪堡進行新兵集訓。初一下午,父親接到家信,說「母親因想你生病。」便急忙請假回家探望。父親回憶:「回到家,看到母親身體還好。因我參軍未經母親同意,讓母親晝夜難眠,見到我高興的病好了許多。」此後父親的腳步,跟隨着解放大軍越過黃河,越過長江,越過中原大地,越過桂滇山川,直到駐守雲南邊陲。1956年冬月,父親參軍十年後首回探家,先到村邊,映入他眼帘的是瑟瑟荒草中父母雙親矮矮的墳頭。

數十年間,父親的足跡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從部隊轉到地方,從雲南又轉到閩西,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輾轉回到北方老家,而對奶奶的愧疚卻伴隨了他的一生——有了我們之後,父親把對奶奶的思念化作每晚睡前必講的「老家故事」;一生不信神靈,在可以上墳的時候親自帶我回老家給爺爺奶奶燒紙擺供,祭拜祖親;晚年遺筆交待後事,這樣寫道:「母親病重,去世未在床前,埋葬父母時沒到靈棚,讓我永遠守在父母墳前。」

父親的思母情懷,既有對母親的愧疚,更有對母親品德的敬仰,對好家風的傳承。晚年,他寫下了六份洋洋萬言的回憶錄,深情寫道:「我母親是農家婦女一字不識,我大哥沒上過一天學,花言巧語不會,長篇大論不能,他們只是以無聲的行動影響大家。每到最困難時候能做到的,就是忠誠老實——做事不自私,以身作則處事公道,全家人都信得過。」奶奶的口頭禪:「不做對不起別人的事,做事不叫別人被傷」、「不占別人便宜,不自私不鴿子眼」等等,漸而演化為父親的只舍不求得:「關心別人就是關心自己」、「做好事不能圖回報,幫別人不能圖好處。」

父親性格剛毅耿介,寧折不彎。1963年夏,他轉業至閩西漳平任縣醫院書記,經歷了人生最困難的「文革」時期。從院領導貶為病房衛生員、倉庫保管員,他在日記中勉勵自己「勞動是本色,勞動最光榮」。1968年初,漳平全城武鬥、醫院人走樓空。在此危急時刻,他讓母親帶我們姐弟仨到鄉下避難,自己卻留下來守衛倉庫,確保醫院財產不受損失。幼年家貧無學,僅靠部隊掃盲班積下的文墨的父親,在那個非常時期以別樣的分行句式回顧過往,直抒胸臆:

「為革命,舍親人,遠離可愛的故鄉。

為革命,放下了鋤頭,我拿起了槍。

為革命,勇敢戰鬥,火線入了黨。

為革命,忠心耿耿,由戰士提升成幹部。

為革命,橫渡黃河,轉戰中原,打出了解放區。

為革命,換便衣,巧妙通過敵占區。

為革命,承擔了攻城的投彈組長。

為革命,生重病,處危急,不怕犧牲。

為革命,母掛念,把道理講清。

為革命,要求任務,艱巨、危險積極去爭。

為革命,處艱苦,富貴不能淫。

為革命,強渡長江,爭先恐後,占領浙贛線,進掃兩廣。

為革命,接家信,母親重病,心難過,不猶豫,繼續前進。

為革命,取得全國勝利,鬥志不能松。

為革命,離部隊,留戀不舍,聽分配,走上建設崗位。

為革命,挨鬥爭,受委屈,要經得起考驗。

為革命,保護醫院,生死度外。

……」

父親的這些文字,我在他老人家離世後才找到的。我已無法再與父親溝通,以探尋他的心路歷程。文中有兩次提到奶奶:「母掛念,把道理講清」、「接家信,母親病重,心難過,不猶豫,繼續前進」,記錄的便是他與奶奶最後一面和在廣東廉江縣接到家信的情景。

1971年回到北方老家後,父親如魚回大海鳥歸林,渾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勁,他把工作的13年時間用得紅紅火火:前5年服從組織上對口安排,在西部山區創建上關醫院。他不顧當時忌諱,大膽重用知識分子,形成了以洪聲濤、錢家嶺、李振潔、王壽增朱志茵等為代表的優秀醫務團隊,為解決沙河山區百姓缺醫少藥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如今山區上年紀的老人說起上關醫院仍讚不絕口;後8年,父親轉到交通部門任搬運站書記。他敢於衝破禁區,率先使用按勞計酬工資,推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極大地調動了工人積極性,使這個連年虧損的集體單位成為創收單位,僅1978年創收達52萬元,增加車輛33輛,設備11台。工人也享受了當時國營單位才有的「退休和子女接班」待遇。

1983年父親響應組織號召提前離休。之後他把精力放在了家庭,放在了對孫輩的教育和對老家建設的關心上。孫輩們難得能聽到他們的爺爺(姥爺)完整地講戰鬥故事,而我們的眼裡父親忽然和藹了許多,親近了許多。偶到石家莊,父親會清晰地指點:「火車站對面進街口路北第一個門」,是當年他被騙招工的地方;去北京看奧運會場館,父親談興甚濃,詳敘16歲被騙至石景山、門頭溝給日本人當勞工的悲慘經歷。2007年「五一」,在堂兄、姐夫的陪同下,父親重訪60年前部隊集訓地——武安市牛窪堡,竟意外見到當年的老房東。我因事未能參加,回來聽父親講述這一幸遇,真是感慨萬千。

父親晚年我曾與他有過難忘的溝通。那是2006年,為整理《父親的崢嶸歲月》,我聽堂兄講起一段往事:父親當兵不久就參加安陽戰役,這一戰打了50餘天,敵我雙方相持不下。父親的長兄(我大大爺)冒着戰火到前線看望,並帶去了好不容易才搞到的十幾張路條,勸父親回來並讓父親將其它路條轉給本村的戰友。那時候沒有路條寸步難行。大大爺走後,父親瞬即將這些路條撕掉了。為此我向父親核實,父親含笑不語。我再三詢問,父親答道:「不能那樣做。」我說:「您自己不願回來可以,為什麼要把別人的路條也全都撕了呢?」父親還是那句話:「那時候正在打仗,不能那樣做。」

2008年後因工作關係,我接觸到我村兩位八旬老人,自稱是「老復員軍人」。見到我十分親切,說起父親便直呼父親的小名。他們與父親應該同齡,但看起來要落寞滄桑許多。工作人員忍不住在一旁問道:「你們是哪一年當兵的,是怎麼回來的?」沒想到兩位老人霎時紅了臉,支吾無答。我忙暗示不要再追問了,給他們解決一些生活救助。回家後問父親,父親點頭:確實是咱們村的,都是當年一塊當兵的。隨即嘆道:「一塊當兵的有十幾人。一過黃河打觀音堂時,咱村的胡儉中就犧牲了。48年中秋在盧氏縣十嶺(石龍頭)寨戰鬥中,咱村申占青戰場捐軀,埋在了磨上村外(解放後被家人取回了遺骨)。」

說起過往,父親陷入沉思。我有無數的問題在心頭蹦跳,那一刻也只好沉默,不再追問。

……

父親已走七年了,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父親,也在內心不斷地追問父親的初心。翻開父親的遺稿,我的眼前不斷閃現出父親的身影:身着死人堆里刨出來的女式棉衣,在鄉友的攙扶下拖着一條傷腿蹣跚在回鄉之路;佇立村頭,目睹孫殿英部隊一路撤退不抗日,還進村搶糧。又眼見陳賡部隊住我村,第三天便組織青壯人員去縣城破壞鐵路;化裝便衣,與兩個戰友疾行於九佛溝的山嶺,為164團三個營突圍送信。擔任突擊排的尖刀班長,手端刺刀沖在突圍隊伍前列;孤身躍上汝陽縣堅固寨,一舉圍剿敵匪70餘人。……漸漸地,我理解了父親,理解了他撕掉的路條,理解了他對我們姐弟仨的嚴格要求,也理解他晚年對家鄉的牽掛和對家人的資助。

卡夫卡說:「人要生活,就一定要有信仰。信仰是什麼?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時刻的合理的內在聯繫,相信生活作為整體將永遠繼續下去,相信最近的東西和最遠的東西。」有人這樣理解:最近的東西,就是你最真實的情感,最遠的東西就是你的盼望。我想,父親在他生活的年代,看到最近的東西是國難當頭有人挺身而出,赴死不辭,便毅然決然地加入了這支隊伍,並且火線入黨。哪怕離家辭母,哪怕歷經坎坷,哪怕遭受屈辱,矢志不移,初心不改。因為他相信那個最遠的東西——公平正義的新社會一定能夠建立,國強民富的目標最終能夠實現。

回望父親的37年,我也在審思自己的37年,從教員到公務員,從機關到鄉鎮,到基層一線,遵從初心,堅守本真;但問耕耘,莫問收穫。父親,您看我這樣做對麼? [1]

作者簡介

雲閩,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重慶市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散文學會會員、涪陵區作家協會秘書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