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愛的力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愛的力學》是中國當代作家楊絳寫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賞

他是一個研究力學的專家,在學術界成績斐然。他曾經再三提醒自己的學生們:「在力學裡,物體是沒有大小之分的,主要看它飛行的距離和速度。一個玻璃跳棋彈子,如果從十萬米的高空自由落體掉下來,也足以把一塊一米厚的鋼板砸穿一個小孔。如果是一隻烏鴉和一架正高速飛行的飛機相撞,那麼肉體的烏鴉一定會把鋼鐵製造的飛機一瞬間撞出一個孔來。」

他說:「這種事在前蘇聯已經屢次發生過,所以我提醒大家注意,千萬別抱幻想能把高空掉落的東西穩穩接住,即使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子!」

那一天,他正在實驗室里做力學實驗。忽然門被砰的一聲推開了,他的妻子驚恐萬分地告訴他,他們那先天有些痴呆的女兒爬上了一座4層樓的樓頂,正站在樓頂邊緣要練習飛翔。

他的心一下子就懸到嗓子眼兒,他一把推開椅子,連鞋都沒有來得及穿就赤着腳跑出去了。他趕到那座樓下的時候,他的許多學生都已經驚慌失措地站在那裡了。他的女兒穿着一條天藍色的小裙子,正站在高高的樓頂邊上,兩隻小胳膊一伸一伸的,模仿着小鳥飛行的動作想要飛起來。看見爸爸、媽媽跑來了,小女兒歡快地叫了一聲就從樓頂上起跳了,很多人嚇得「啊」的一聲連忙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他的很多學生緊緊抱住他的胳膊。看到女兒像中彈的小鳥般正垂直下落,平時手無縛雞之力的他突然推開緊拉他的學生們,一個箭步朝那團墜落的藍色雲朵迎了上去。

隨着一聲驚叫,那團藍雲已重重地砸在他伸出的胳膊上,他感到自己像被一個巨錘突然狠狠砸下,腿像樹枝一樣咔嚓一聲折斷了,眼前一黑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他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醫院的搶救室里兩天了。他的腦子還算好,很快就清醒了,可是下肢打着石膏,纏着繃帶,陣陣鑽心的疼痛讓他忍不住倒抽冷氣。他那些焦急萬分的學生們對他說:「你總算醒過來了。你站在高樓下面接孩子真是太危險了,萬一……」

他笑笑,看看床邊自己那安然無恙的小女兒和淚水漣漣的妻子說:「我知道危險,搞了半輩子力學,我怎麼能不懂這個呢?只是在愛裡邊,只有愛,沒有力學。」[1]

作者簡介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劇作家學者。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與丈夫錢鍾書一同留學於英、法等國,回國後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的研究員。劇本有《稱心如意》《弄真成假》、《風絮》;小說有《倒影集》、《洗澡》;論集有《春泥集》、《關於小說》;散文《將飲茶》《幹校六記》;譯作有《1939年以來的英國散文選》、《小癩子》、《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其中寫於1984年的《老王》被選為初中教材。沉定簡潔是楊絳作品語言特色。看起來平平淡淡,無陰無晴。然而平淡不是貧乏,陰晴隱於其中,經過漂洗的苦心經營的樸素中,有着本色的絢爛華麗。乾淨明晰的語言在楊絳筆下變得有巨大的表現力。[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