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燋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燋慮

來自 齊家網 的圖片

燋慮 是對親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運等的過度擔心而產生的一種煩躁 情緒。其中含有着急、緊張、恐慌、不安等成分。它與危急情況和難以預測、難以應付的事件有關。事過境遷、焦慮就可能解除

有人並無客觀原因而長期處於焦慮狀態,常常無緣無故害怕大禍臨頭,擔心患有不可救藥的嚴重疾病,以致出現坐臥不寧惶惶不安等症狀。這種異常焦慮,屬精神疾病的一種表現。犯罪人在犯罪過程中、審判過程中以及服刑改造過程中都會伴有焦慮情況出現,嚴重者也可造成情緒、情感 障礙

基本信息

中醫病名 焦慮 [1]

英文名稱 anxiety

常見症狀 驚恐障礙,廣泛性焦慮障礙

類型 基本人類情緒

分類

(一)現實性焦慮

與病理性焦慮不同,現實性焦慮所表現的是對現實的潛在挑戰或威脅的一種情緒反應,而且這種情緒反應是與現實威脅的事實相適應的,是一個人在面臨其不能控制的事件或情景時的一般反應。特點是焦慮的強度與現實的威脅的程度相一致,並隨現實威脅的消失而消失,因而具有適應性意義。它有利於個體動員身體的潛能和資源來應對現實的威脅,逐漸達到應對挑戰所需要的控制感及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措施,直到這種現實的威脅得到控制或消除。因此,現實性焦慮是人類適應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情緒反應。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適應和應對環境的一種情緒和行為反應方式。[1]

(二)病理性焦慮

病理性焦慮是指持續的無具體原因的感到緊張不安,或無現實依據的預感到災難、威脅或大禍臨頭感,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運動性不安,常常伴隨主觀痛苦感或社會功能受損。

以上概念包括了以下基本特點:①焦慮情緒的強度並無現實的基礎或與現實的威脅明顯不相稱;②焦慮導致精神痛苦和自我效能的下降,因此是一種非適應性的;③焦慮是相對持久的,並不隨客觀問題的解決而消失,常常與人格特徵有關;④表現自主神經系統症狀為特徵的緊張的情緒狀態,包括胸部不適、心悸、氣短等;⑤預感到災難或不幸的痛苦體驗;⑥對預感到的威脅異常的痛苦和害怕並感到缺乏應對的能力,甚至現實的適應因此而受影響。

病理性焦慮

臨床表現

(一)驚恐障礙

驚恐障礙的症狀特點是自發出現的,反覆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急性焦慮發作,伴有明顯的瀕死感。典型的驚恐發作的臨床症狀有:

1﹒驚恐發作的精神症狀

首次發作常常是突然的、自發的出現。典型的驚恐發作的精神體驗有三種表現:

(1)瀕死感:常常為驚恐發作的特徵症狀。患者突然產生胸悶、胸部壓迫感、窒息感,不能自主呼吸的恐懼緊張感,甚至感到死亡將至而呼喊,常常不由自主地奔向窗戶,推開門窗,讓空氣進入胸腔。

(2)失去控制感:有的表現為極度的精神緊張,有即將失去控制的焦慮或將變得瘋狂的恐懼。

(3)精神崩潰感:部分患者體驗到無法控制的精神崩潰的來臨。

無論是哪一種體驗,有過這種發作的患者都對再次發作有極度的恐懼和焦慮。

2﹒驚恐發作的軀體症狀

驚恐發作的軀體症狀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的症狀,臨床常見的包括:

循環系統:心跳加快、心悸、心慌出汗;

呼吸系統:胸部壓迫感、氣短,胸痛不適、喉部堵塞感;

消化系統:噁心嘔吐、腹脹、腹瀉、腹痛;

神經系統:身體飄浮、眩暈、發熱或發冷感、麻木、皮膚刺痛感、震顫;

其他:人格解體或現實解體的感覺等。

本病常突然發作,10~30分鐘症狀迅速到高峰,持續時間短暫,突然終止。發作極少超過一小時。

(二)廣泛性焦慮障礙

廣泛性焦慮是以慢性的、彌散性的對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現實的過度擔心緊張為特徵。常表現為持續性精神緊張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及運動性不安等。但並非由實際的威脅或危險所引起,其緊張的程度與現實事件不相稱。


臨床表現主要有三組症狀,精神性焦慮,軀體性焦慮和運動性不安。

1﹒精神性焦慮

表現為對日常瑣事的過度和持久的不安、擔心。焦慮的痛苦在精神上體驗為對一些指向未來的或不確定的事件過度的擔心、害怕,或擔心災難、意外或不可控制的事件發生,如擔心家人患病,小孩發生意外,工作上的失誤,很小的經濟問題,人際關係等,又稱之為預期性焦慮,內容可以變化不定。精神焦慮可同時伴有睡眠的改變、失眠、多夢、注意力集中困難、工作效率下降、易激惹、煩躁不安等。

2﹒軀體性焦慮

軀體性焦慮或植物性焦慮主要表現為自主神經功能異常,患者可表現手心出汗、噁心、心慌、心率加快、口乾、咽部不適、異物感、腹瀉、多汗等;泌尿生殖系統症狀有尿頻、尿急、勃起不能、性慾冷淡;神經系統症狀有耳鳴、視物模糊、周身不適、刺痛感、頭暈及"暈厥"感。

3﹒神經、肌肉及運動性不安症狀

運動方面的症狀表現為煩躁不安、肌肉震顫、身體發抖、坐立不安、無目的活動增多、易激惹、發怒、行為的控制力減弱等。焦慮病人的外觀可見到表情緊張、痛苦、雙眉緊鎖、姿勢僵硬不自然,可伴有震顫。皮膚蒼白,多汗。小動作增多,不能靜坐,往復徘徊。個別病人有口吃,或原有口吃加重。肌肉緊張症狀表現頭擠壓性疼痛、以額枕為主,肩腰背疼痛、僵硬感、動作困難。睡眠障礙常以入睡困難為主,上床後憂慮重重輾轉反側,無法入睡,可有噩夢,大汗,恐懼。次日起床後頭腦昏沉。

治療

常用的方法有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對伴有驚恐障礙的焦慮症患者,以較快地改善和減輕患者的精神緊張和各種軀體不適感為首要目的。

(1)藥物治療:

①抗焦慮劑中苯二氮類最常用,常用氯硝西泮1~2 mg或阿普唑侖0.4~0.8 mg,每日1~2次,肌注或口服,因該藥具有成癮性,增加或減少劑量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②三環類抗抑鬱劑:如丙米嗪、氯米帕明對廣泛性焦慮和驚恐發作均有效,兩藥劑量均為每次25 mg,每日1~3次,每3天增加25 mg,一般治療劑量為150~300 mg,有睡眠障礙的可改用阿米替林;

③5‐T H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每次劑量20~40 mg,日服1次。氟伏沙明、帕羅西汀、舍曲林等亦可選用。

(2)心理治療:解釋性心理治療、放鬆治療、行為治療、認知療法及催眠療法可以選用。焦慮大部分人都伴有失眠,由於失眠又加重了焦慮心理,這也給心理治療增加了難度。

預後

廣泛性焦慮起病緩慢,病程多遷延,長期隨訪41%~50%的病例痊癒好轉。驚恐障礙患者大約有30%~40%症狀消失,約50%的患者有輕度症狀,10%~20%有明顯的症狀,預後欠佳。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