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煮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煮茶

煮茶和泡茶不一樣,煮茶比較考驗喝茶人的耐心,要慢慢地等。

唐朝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方式,就是煮茶。

現代人飲茶的方式是泡茶,而煮茶成為了另外一種風格或者茶道茶藝。[1]

煮茶,火候掌握得當,時間夠長,才能等到你想喝的那個茶味。[2]

一般年份較長的茶葉比較適合用煮的方式品飲,這樣的茶耐泡、內質豐厚有變化,比如紅茶、老白茶普洱茶、陳年鐵觀音等。[3]

何謂煮茶?

顧名思義,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飲。直接將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國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飲茶法。

煮茶有講究,什麼茶葉不能煮、不適合煮?

不發酵茶、微發酵,鮮嫩茶芽,比如不發酵的綠茶,微發酵茶的黃茶(發酵度10%-20%)。不建議煎煮。

適宜用90℃以下水溫沖泡的茶,都不建議用來煮。比如綠茶,水溫太高會破壞其豐富的維生素C,咖啡鹼浸出多,而且茶湯會變黃,味道也會苦澀,失去了綠茶的清爽和清香。

什麼茶葉能煮、適合煮?

保鮮保綠不宜煮。

新茶宜泡老茶煮。

調飲宜煮清飲泡。

嫩茶宜泡粗茶煮。

紅茶

紅茶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

紅茶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最受歡迎的茶,屬於全發酵茶類。(發酵程度80%-90%)。紅茶可沖泡可煎煮、可清飲可調飲。紅茶容易出湯,所以建議在煎煮時間短些。當季茶不建議煎煮。

如果要煮紅茶的話,一般做調飲紅茶,如紅茶加入一些乾花、牛奶等。煮茶讓紅茶滋味更加濃郁,雖然難免有一些苦澀,但會被牛奶、糖等所掩蓋,而且滋味更融合濃醇。[4]

白茶

嫩茶宜泡、老茶宜煮。

白茶不揉捻不發酵,(在萎凋時會發生輕微發酵)屬於微發酵茶(發酵度20%-30%),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傳統工藝白茶經陽光曬乾或文火烘乾而成,其毫色銀白,具有「綠妝素裹」的特徵,茶香醇和,湯色清淡。白茶因採摘嫩度不同而一般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白毫銀針為純芽,白牡丹一芽一二葉,壽眉一芽三四葉。故而銀針和牡丹一般用沖泡的方法,且溫度不能過高,更不適合煮茶,而壽眉沖泡可用沸水。

烏龍茶

新茶宜泡、老茶宜煮。

烏龍茶也叫青茶,屬於半發酵茶類(發酵程度30%-60%)。烏龍茶既有紅茶的韻味,又有綠茶的鮮爽,花果香濃郁,獨具「綠葉紅鑲邊」的特色。

烏龍茶適合用紫砂茶具沖泡,可吸收掉茶葉本身過旺的火氣,調柔烏龍茶中的剛猛之氣,配以色澤淡雅的品茗杯賞茶湯。

新烏龍茶一般不煮,高沖快出更能激發它的高香和甜韻,煮茶容易悶出熟氣,新茶跟輕焙火的烏龍茶不宜煮。 老烏龍茶像陳年鐵觀音、陳年岩茶等,沖泡幾次過後,可煮沸後飲用,慢慢延長熬煮時間。

一般年份較長的茶葉更適合煮。內質豐厚有變化,比如:老白茶,老普洱茶、陳年鐵觀音等。

黑茶

最適合煮飲的茶類。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因其採用的原料比較粗老,且加工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堆積發酵,故而陳香濃郁,滋味醇厚,茶湯多呈深褐色。

黑茶可沖泡也可煎煮,陶製茶具良好的吸附性可消除一些茶葉發酵和存放時形成的雜味,使黑茶的陳香更為突出。此外,陶質茶具的粗獷、大氣搭配黑茶,淳樸凝重,更符合黑茶深厚的陳韻。

普洱茶

又名滇青茶,屬於黑茶類。

普洱生茶以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使用亞發酵青茶製法,從發酵不同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成品分為散茶和緊壓茶兩類。製作工藝更接近綠茶,但由於它存放過程中會自然發酵,一般歸為黑茶。

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研究員翁昆明確指出:普洱茶(此處所指應為生普)還是沖泡好,最好不要煮著喝。因為將普洱水煮,容易造成濃度過高,不僅增加夜間失眠的危險,而且還會累及脾、胃。同時,普洱茶用水煮的方式,對香氣和滋味也不容易控制。

但普洱生茶存放年份足夠,可以嘗試煮茶。安化黑茶、熟普茶、普洱黃片,都是十分適合煮飲的。

雲南茶樹的內含物要高於其他產地,所以普洱茶煮時,茶湯的濃度不容易控制,浸出物太多,對身體也是一種負擔。所以普洱茶根據個人口感,最好煮茶時間不要太久。[5]

常見煮法

(一),是喝過十多道後再拿來煮

若是喝過十道後再把茶葉放入煮茶器中煮茶。這種方式煮茶,更要求茶葉底質棒,最好已存放多年,如果是台地茶,則寡淡或澀麻。

(二),是不經沖泡直接就煮。

若是未經沖泡直接煮來,則茶氣更烈,滋味更醇,當然投茶量不宜多,以求其最佳滋味即可。

二者用量不同,滋味上也不一樣。

標準煮茶步驟

準備茶具

對於現在來說,煮茶最好是有玻璃煮茶壺一套(包括煮茶壺和加熱器)、茶則(盛放茶葉)、茶匙(用來把茶葉撥入玻璃壺當中)、茶海(用來盛茶湯)、蓋碗(可用來清洗茶葉)、茶濾(過濾茶湯)、茶杯(喝茶用),其中煮茶器建議用電玻璃壺,這樣方便新手查看沸水的情況,從而有效地把握火候。

稱茶

投茶的數量需要和人數、水量對應,如果煮一個人的茶,200ml的水搭配2克的茶葉即可;如果要煮3到5人的茶,一般需要600ml的水搭配4克左右的茶葉;人數更多的話,大概1000ml的水搭配8克左右的茶葉。

煮水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們透過玻璃壺觀察水的情況,當水加熱冒的泡大小從蟹眼變為魚眼大小的時候,就可以投茶了,誰不能煮太長時間,否則煮出來的茶味道就不好了。

洗茶

這一步需要根據個人的喜好來決定是否操作,有的人喜歡洗一次茶後再飲用,有的人喜歡直接煮茶飲用;洗茶的具體方法:沸水煮好後,將茶葉放入白瓷蓋碗並注入沸水,7秒左右將水倒出,然後進入投茶環節。

煮茶

煮水達到冒泡大小如魚眼時,藉助茶匙、茶針、茶夾等工具把茶葉放入玻璃壺內;之後水和茶葉一起再煮1分鐘後停止加熱,讓茶葉再泡2分鐘

出湯

煮茶完成之後就可以倒出,用茶杯慢慢飲用,如果是一人份的,茶水可都喝完,如果是多人份的,則需要留出三分之一的茶湯,為之後的續水飲茶做準備

續水

續水一般都要續沸水,如果續的是冷水或者溫水,茶的味道會比較濃,會出現較苦的感覺;當然續沸水進行煮茶的時候,時間要比第一次長一點,這樣後面的茶的口味基本不會變化太大。

煮茶細節

煮茶時,這三個細節會讓你的茶好喝十倍。[6]

一:先煮水再投茶

有些茶友在煮茶時,為了省事,都會直接把茶葉和冷水放壺裡一起煮。

這樣做的結果是:茶湯會變得很苦,一點都不好喝。

要想避免這個問題,大家可嘗試改變投茶的時間。先煮水,等水溫上升了,水面上開始出現大量氣泡的時候,往壺裡放入茶葉,再一起煮幾分鐘。這樣煮茶,茶湯會沒那麼濃、那麼苦,喝起來美味多了。

冬天適合煮茶,但是大家在煮茶時可注意到投茶時間這一個小細節,先把水煮沸了,再投茶葉,你的茶會好喝十倍哦!

二:保留部分茶水

第一壺茶喝完了之後,自然需要煮第二壺茶。但是茶葉含有的大多數物質已經在第一壺茶里釋放得差不多了,這就會導致第二壺茶的味道跟第一壺茶相差甚遠,沒那麼好喝了。

面對這個問題,大家可在一個小細節上花點心思。

喝第一壺茶的時候,不要都喝完,在壺裡留一部分茶水,比例不固定,留一半或三分之一都行。然後煮第二壺茶的時候,就往這原來的茶水裡添水,再一起煮就可以了。

煮茶的時間最好延長1-2分鐘,茶湯會更入味。這樣一來,第一壺茶和第二壺茶的味道就不會相差很大,大家同樣能夠從中品嘗到茶的好滋味。

煮茶時,注意到保留部分茶水這個小細節,你的茶就會好喝十倍哦!

三:續水時用熱水

這個細節主要使用在重複煮茶的情況下,可以跟上文的細節二一起用。

煮第二壺茶時,要先往壺裡續水。這續的水應該用熱水還是冷水呢?很多茶友沒考慮過這個問題,覺得哪個方便就加哪個,自然而然地往裡面加冷水。

但是,加冷水會延長煮茶的時間,加速茶葉內物質在水裡的釋放速度,使茶葉變得不耐泡,影響茶葉的後續滋味。

續水時加熱水,茶葉內物質就能均勻地在水裡釋放出來,茶葉會更耐泡,前後兩壺茶之間的味道差異不大,總體上更好喝。

總結

冬天,最適合煮茶。看著白氣從壺嘴裡飄出來,滿室充溢著濃郁的茶香氣,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但是大家注意了,煮茶時還要注意到以上這三個細節,這樣你的茶會好喝十倍哦!(來源:茶社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