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煙標貼(​田福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煙標貼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煙標貼》中國當代作家田福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煙標貼

煙標,裝煙之紙也。

煙被人抽了之後,留下來的煙標,繼續發揮着它的功能,像人之穿衣,人走了,他的衣服還被人懷念着、欣賞着。煙與煙標,被兩種對象的人,各取所需,煙是成年人的鐘情,煙標則是小孩子的偏愛

少年時玩煙標,那時叫拍香煙殼,是一種饒有趣味且具有一定刺激性的遊戲。把煙標折成一種玩具,先是按在手心裡,待幾個夥伴亮出來之後,再作較量,決定誰是莊家,這是第一步;第二步,還要通過一個程序,把幾個煙標甩在地上,再以手掌拍地,利用手掌拍地之風,將煙標翻面,即歸己有。

這個遊戲並不單一,涉及到至少兩個方面。一是煙標,二是掌力。掌力不在這裡談,單說煙標。煙標出自各人之手,誰做莊家,看的就是各人拿出來的煙標的價值大小,類似於今天的名片,有含金量之意。所謂的煙標價值大小,與煙本身的價值密切相關。那個時候,大前門就是價值比較大的一種煙,只有村支書才有資格抽吸,一般老百姓只能抽勞動牌、飛馬牌香煙。從煙標價值的大小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家境狀況。煙標的較量實際就是家境的比拚。

同一層次的小夥伴在一起玩,見多了勞動、飛馬牌的煙標。這兩種煙標,通常是飛馬要勝過勞動一點;如果是同一種煙標,就看誰出手快。李娃、周娃、張娃、蔡娃,加上我,都是同一檔次,我們在一起玩得很愉快。偶爾有大前門及其它煙標出現,一抬頭,那必是劉娃來了。劉娃的媽媽在村里做事情,認識村支書和鎮上的幹部,有機會拿到價值更大的煙標。劉娃一來,那是統吃,他的莊家做定了,根本輪不到我們,我們手上的煙標不多時就輸掉了。所以有他在,我們都想辦法逃離拍煙標的現場。

但是從劉娃身上,我們也獲取了一個經驗,只要拿到大一點的煙標,就多了做莊家的機會。有一次,我請在外做木工手藝的父親收集煙標,父親答應了。那一年,他出到離我家二十幾里外的鎮上幹活,那個人家是一個做建築材料的老闆。父親在那裡做了二十幾天,吃住都在那個人家。他回來後,我問起煙標的事,父親似乎想了一下,才從上衣口袋裡拿出十幾個已經揉皺了的煙標,大都是勞動、飛馬牌煙標。我有點失望,前後翻了翻,又有驚喜發現,裡面竟然夾着兩張大前門煙標,還有一種是鳳凰牌煙標。金黃色的煙標,頓使我家低暗的堂屋增亮了許多,我敬若天物!

當天下午,我就邀小夥伴一起玩煙標。當我亮出大前門煙標的時候,他們都不敢相信地看了我一眼,自甘認輸地讓我做了莊家。一個大前門就吃定了他們,我有點沾沾自喜。沒有劉娃,我居然就憑一個大前門「山中無老虎,猴子稱起了大王。」當然,我還是留了一手,我家裡還供養着一隻金鳳凰呢!那要到了非常時候,才可出手。 小夥伴中聰明的人也是有的,很快就有人看出了其中的名堂。他們猜想我必定是請了我父親出手了。他們也有人走了這條路。不出幾天,我們在玩煙標的時候,張娃笑嬉嬉地拿出大前門煙標,我一時驚異,過後聽說,是他的舅舅幫了他的忙,他的舅舅在一個磚瓦廠做廠長。我當然不肯服輸,我說,你們等着。我回家請出那隻金鳳凰,他們簡直尖叫起來,「啊?鳳凰!」

在小夥伴歆羨的目光里,我有點飄飄然了——鳳凰是沒人比得過的!

請求援助,不失為一條捷徑,就看誰家的親戚朋友實力大,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你請,他也請,誰家沒有個三親四友呢?煙標的價值越來越大,陸續有紅雙喜、黃果樹、紅塔山、黃鶴樓、玉溪、牡丹現身了。事情已經發生了轉變,不管是多大的煙標,也引不起太多的驚奇了,而煙標背後的人,則成為了我們談論的話題。

李娃說,他的父親在雲南。李娃說起他的父親,眼前好像飄過雲南姿態變異的雲彩。他很想跟父親去雲南。我問,雲南很遠吧?李娃說,坐火車要七天七夜。他父親難得回來,我只看見他媽媽一個人在家裡。李娃父親是在一天雨後的下午回來的,他穿的是藏青色的大衣,大衣蓋過了擦得鋥亮的皮鞋。他頭上戴的是鴨舌帽,鴨舌帽下一雙眼睛好像看得很遠。但他的右眼據說是在一次事故中廢掉了,醫生為他鑲了一隻狗眼。李娃跟他父親去了雲南。

張娃說起他的舅舅,話語裡跳躍着某種「活」的因子。他的舅舅在城裡做生意,問做什麼生意?他說是大生意。他的舅舅每次來,他媽媽全身都調動了,里里外外地忙,變着法子招待他。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媽媽是有眼光的,張娃讀書不行,小學沒畢業就跟着他舅舅去做生意了。張娃那樣招待他的舅舅,是有目的的。人間所有的熱情與冷漠都是可以追根溯源的,正如偉人說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張娃後來成為一個小有成就的老闆,與他的舅舅,不,與他的媽媽是有很大關係的。

蔡娃的一個叔叔在上海,是上海一個國營大廠的老工人。上海老工人在鄉下的我們看來是很吃香的,上海老工人離我們很近,而感覺又很遠。蔡娃的煙標似乎帶有海上的氣息,開闊、時尚、大氣。他的大中華深紅煙標上的華表,我們不得不向它,也向蔡娃表示仰視。我們只有低着頭,任憑他作着莊家,並神氣地贏走我們的煙標。

就連最不濟的周娃,也從他的嘴裡流露出他也有一個遠房親戚。那親戚六十年代支邊去了新疆,近來有了信息,他從新疆那邊帶來了土特產葡萄乾、哈蜜瓜、阿詩瑪香煙。周娃的媽媽是有肺結核的,在周娃很小的時候,他媽媽就死了。周娃跟爸爸過,一度陷入了貧困。有了這層關係,周娃理直氣壯多了。

我又開始尋找新的援助了,因為我的金鳳凰壓不住他們了。正好那一陣,父親的哥哥我的伯父來我家,伯父是在海上弄船的,大風大浪都見過。我通過父親向伯父表達了我的意思後,伯父向着我笑笑,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就這樣走了。母親最後說出了原因,伯父是不會答應你的,為了祖父祖母的家產,伯父一家和我們起過爭執。家庭的恩怨連小小的煙標都受到了牽連。

我和小夥伴的煙標,因為外力的介入,也就成了花樣繁多,眼花繚亂的煙標雜匯。又因為渠道眾多,品種繁複,對煙標的價值也難以統一,誰也說不服煙標的價值到底是誰大誰小,也因此陷入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所謂的爭鳴,其實就是吵架,以自己的觀點壓制另一方的觀點,最終讓自己占有優勢,好坐上莊家的寶座。

這是一個漫長而有些尷尬的過程,相當於出現了各自為政、軍閥混戰的亂世,極度呼喚能結束混戰、統一法度的領袖——秦始皇的偉大足可以彪炳史冊。「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爭鳴亦可促進成長。我們就在吵架中成長。既然不能統一,那就帶着各自的一知半解和自以為是繼續爭吵吧。煙標的遊戲不能停止,就像我們的成長不能停止一樣。

然而,一切的局面都有終結的一天,一切的事情都有開始的一天,只是不知終結或開始的具體時間。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只要有終止或開始的意識,終止或開始的日子就為時不遠了。

我們不知終結的那一天就這樣來到了。我們的爭吵還沒有結果,可是,它確實是來到了。我們幾乎是在同一天,我和我的小夥伴都不到那個空地上去了。那裡有一段牆根,可以擋住從北面來的風,當然也可以截住從南面來的陽光。春天牆上有蜜蜂的家,冬天這裡是老人曬太陽的好地方。蜜蜂和老人的匯集,填充了牆的寂寞時光。然而,也就是從那一天起,這塊空地真的空了,留下來清閒的風和空白的陽光。因為李娃去了雲南,蔡娃去了上海,張娃去了縣城,周娃去了新疆,我去上學了。

我和我的小夥伴都散了。

我們都長大了。

多少年後,我們再見面,有幾位都吸上了煙。煙霧裡的我們,再也不辨少年時的模樣,我們都進入成人世界了。 那是不一樣的世界。 [1]

作者簡介

田福民,自2000年始業餘寫作,以散文為主,迄今為止,累計文字量200餘萬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