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燭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燭橋

游龍花燈即黃坑燭橋,也稱拔燭橋,相傳源於宋代,是當地人心目中的吉祥燈。燭橋燈以人多燈多為最,游在大街上,場面頗為壯觀。2012年,黃坑燭橋被南平市列為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內容

中文名:燭橋

批准時間:2012年07月26日

時間: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

別名:燭橋燈民俗(建陽黃坑)

非遺級別:南平市級

地點:建陽黃坑

起源

燭橋也叫「黃坑燭橋」或「燭橋龍燈」燭橋起源於宋朝初年。它是嘉禾里(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黃坑鎮)早先,嘉禾里雖然有花燈龍燈馬燈船燈獅子燈花鼓燈等各種燈會慶祝春節和元宵,但燭橋燈則是人們心目中的吉祥燈它是用燭光燈火連接成的一座燈虹彩橋,長240米。

非遺項目

2012年,黃坑燭橋被南平市列為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介

燭橋燈會是一場盛大的民間藝術活動,每個燈會都有會員百餘人。燭橋以「板」為單位,板長2米,板上各固定3盞燭燈,板底各有一根1.5米的立柱便於操作。

每年燭橋盛會時,每個會員都製作一板風格、工藝、尺寸相近的花籃子燈,由4節12組120板組成燭橋,加上龍頭龍尾燈,一共365盞燭橋,象徵着365天都平安祥和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燈內點點燭光,連接成一條長虹燭橋,恰似一條特長游龍。隊伍行進時,有兩面大鈸鑼開道,四門禮炮齊鳴,還有數十面彩旗迎風招展,數百上千個大壽桃沿途分發給觀賞者及數百名燭橋操作表演者。倘若是在大操場上表演,數條長龍穿梭表演「萬」「壽」等字樣,更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加之鼓樂喧天,禮炮轟嗚,倍感氣勢宏偉壯觀。[1]

參考文獻

  1. 貢堡迎燭橋永安之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