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炸棗 |
中文名 炸棗 別名江南 稱為「麻團」 特 點 「外酥內韌,香甜可口」 |
炸棗,是中國福建廈門同安著名的古老小吃,為同安三寶(馬蹄酥、封肉、炸棗)之一。屬於閩菜系。該酥內韌,香甜可口。歷史上為泉州小吃,後來流傳到廈門等地,也是廈門著名小吃。用當地產糯米、粳米粉揉成粉團炸成,中間不填料,外皮滾上芝麻,故稱「麻團」。
簡介
炸棗是廈門地區農家和街巷攤點的傳統小吃。炸棗在江南稱為「麻團」,用地產糯米、粳米粉揉成粉團炸成,中間不填料,外皮滾上芝麻,故稱「麻團」。
它的原料分為皮、餡。皮一般為上好地瓜,米磨或碾成粉,餡一般為花生、豌豆、芝麻餡,也可用蔬菜,或者肉餡,筍餡。把餡包在皮里,放在沸騰的油鍋炸,口感甚佳。
典故
說起番薯來歷故事很多:明代萬曆二十三年,長樂商人陳振龍到呂宋島做生意,吃到番薯想帶薯種回福建,但土人不允許。1593年5月下旬,他把薯苗裝於竹筒,扎於繩間懸掛船後水中,終於把薯種帶回福建。先在福州南台試種,秋天終獲收成。當時福建常鬧饑荒,巡撫金學曾觀風至長樂,問眾生員有何良策救民?陳振之子陳經綸具呈申報,種呂宋朱?(薯)可以救荒,薯種不怕水旱,遍地可植。金學曾採納意見下令全省栽種,4個月後果然番薯大豐收,百姓感恩戴德,所以番薯又名金薯。日本國的番薯是17世紀由中國傳入琉球、九州至日本本土的,所以日本人稱唐薯。上海有番薯是徐光啟種的。
具體作法
原料
糯米4000克、晚稻米1000克、白糖2250克、花牛仁1250克、花生油5000克(約耗750克)。
做法
1、將糯米、晚稻米用清水浸泡2小時,洗淨,瀝乾水分,加少量水磨成米漿,盛入布袋內,紮緊口,壓成干漿;
2、炒鍋置中火上,放人花牛仁炒熟,去皮,研成碎末,與白糖1250克拌成餡料;
3、取大麵缸1個,倒入干漿掰散,加入白糖1000克拌勻;
4、竹篩鋪上淨布,依次取糖漿團約80克,搓圓,用手指捏成凹形,包入餡料25克,收口搓圓,捏成棗的形狀,放在淨布上;
5、大鍋置旺火卜,加花生油燒到七成熱時,將每個「棗」下鍋,炸至浮起油麵、呈金黃色時撈起,瀝乾油即成。
製作要領
1、白糖加水化開拌入干漿內;
2、生坯入油鍋炸至脹發時輕輕翻動,炸至浮起油麵要勤翻動。
特色
色澤金黃,形似棗,外酥內韌,餡心香甜。[1]
參考來源
- ↑ 「炸棗」是棗嗎?閩南人會笑你的,它軟糯焦香 搜狐網,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