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炊煙鹹魚香(胡天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炊煙鹹魚香》中國當代作家胡天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炊煙鹹魚香

山寨椰林靜,晚煙茅屋輕。一抹斜陽紅染西山,飄飛一朵朵詩韻。小村莊安臥在林木森森的大山腳下。

日落西山,家家戶戶茅草廚香。椰榔林樹下,炊煙裊裊,一股濃濃的烤鹹魚味,飄香全村,惹人飢腸轆轆。不知哪家小子,在茅草屋的三石灶中烤鹹魚。紅紅的炭火,嗒嗒着歡樂的小火塘,村人把鹹魚輕搭其上,翻翻兩下 ,鹹魚味香滿茅草屋。不多時,一小碟鹹魚則烤好。那時,一家人的乾飯不是天天有吃的(糧食不夠吃),而稀飯或紅薯稀飯是頓頓有的,煮飯的時候,因糧食缺少,故米少番薯多。午日勞動後,晚歸,坐在飯桌前 ,或蹲在地下,來一大公雞飯碗稀飯,夾一條鹹魚,一家人的美餐,在山月瀅瀅中飽食。

村中有句俗話「一碗咸糟香全國,一條鹹魚香全村。」鹹魚,是村人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菜餚。那時經營生意受到政策限制,海魚(從幾十公里之外的鄰縣新村漁港運購)有手指般大的紋條型魚、陸仔魚、白皮奶魚(小巴掌大的)等鹹魚,還有一斤多重的車甘魚鹹魚等。車甘魚,半對剖開,是村人最喜愛的干鹹魚。直到現在市場上出售的車甘鹹魚,村人在農閒之日上縣城買菜 ,見之,喜而購之。夜晚,一家人食用,重溫以往的快樂。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燕子鹹魚的出現,多了鹹魚的一類。燕子鹹魚,身長灰黑色有一對小長翅,故名 。燕子魚,每隻有一兩重左右,市價兩元一斤。夏季炎炎之日,午時田間水稻收割後,村人派人到小鎮上買回燕子魚 ,擺於圓匾,在烈日下微曬。曬乾半天,黃昏收回,可食用數天。燕子鹹魚,肉多刺小,鹹味香,一條鹹魚和稀水飯可飽腹。當然,同時幾條燕子鹹魚,也解決了農忙時節的食菜問題。現在,燕子鹹魚和車甘鹹魚 ,是村人忘不了那年代的一類最好吃的鹹魚。

鹹魚,散發淡淡咸鹽味和燒炭火味的乾魚,是那貧困年代獨特的美味,亦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村人,在田間勞作之後 ,帶着渾身疲憊返回家中,洗手洗腳後,飯桌上,菜餚有干鹹魚,則食慾大增。一碟花生米,一碗農家小炒,來一碗自釀米酒,醉得滿臉通紅,一天的勞累,也慢慢消失在酒足飯飽之中。

而今,住在小縣城,每逢周日 ,卸下幾天的工作負擔。晨起,樂悠悠的逛小縣城街市。見街上人來人往,走着,走着,至一家番薯稀飯早餐小店。見人多,擇一小食桌坐下,喊小老闆娘來兩條鹹魚(每一條六塊錢)再來一大碗紅薯稀飯。點食一小塊魚肉,舀一大羹稀飯,噝噝,噝噝,大快朵頤 。

外面的小店吃鹹魚多了,也想自己煎一煎 ,試試自己的烹飪手藝如何。想到做到,一日,又是周日,我摸摸褲子左邊口袋裡的錢包,就去菜場裡,走到出售鹹魚區,挑了半條黑魚(馬鮫魚),付款後,再去買其他肉類和蔬菜,樂呵呵地回住宿去。回到住宿後 ,我把黑魚洗淨 ,在白色菜跕板上,嚯嚯兩下 ,黑魚已被菜刀剁成數截。起鍋,倒入花生油。噝噝,花油熱了,我把黑魚倒入菜鍋。數十多分鐘後,魚煎熟。以菜鏟剷出,裝於白色菜碟,端上飯桌。打來一碗大米稀飯 ,吃幾口,魚香飯香!翌日早餐 ,在白色大理石飯桌上,啃一口昨日煎熟的黑魚,咀嚼幾下,咦,味道怎麼變了 ,不可口啦。呵呵,這才知道,我的廚師手藝,不如外面小食店師傅的。老闆是做生意的,假如烹飪手藝不高,怎能賺錢養家糊口呢,我這蹩腳的廚師 ,怎能與人家相提並論也。思之,自愧弗如。從此不再做自煎鹹魚之事矣。

如今大魚大肉吃膩了,總想嘗嘗一些特色小菜 ,比如茄子南瓜葉等農家小菜。此類小菜,撒一把小鹹魚同煮,亦是一餐津津有味的美食,家鄉的泥土之味,似乎飄香於鼻際。有時亦嘗嘗農家肉類小食。菜市一角,農人在土罐里出售的豬肉酸,見之,買回,與茄子同鍋。不多時,把鍋蓋一揭,菜氣一衝,逼人酸津津的口水流。但,特色小菜之中,鹹魚為我所喜歡的。是故,閒暇之餘,總愛到小食店 ,買回幾條煎好的鹹魚,解解饞呢。

炊煙鹹魚香 ,那小時候,那用炭火烤的 ,有淡淡的煙火味的,在一家人親切的笑臉中,飄着童年時光之味,家鄉之味,更香! [1]

作者簡介

胡天曙系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海南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