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薄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灰薄荷 |
灰薄荷為多年生唇形科薄荷屬草本植物。
中文名:灰薄荷
拉丁學名:Mentha vagans Boriss.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管狀花目
科:唇形科
亞科:野芝麻亞科
族:塔花族 薄荷亞族
屬:薄荷屬
種:灰薄荷
組:薄荷組
亞組:穗序薄荷亞組
系:假薄荷系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根莖斜行,節上生根;植株全體密被灰白絨毛。莖直立,鈍四稜形,密被絨毛,老時脫落,帶紫紅色,基部近圓柱形,撕裂,多分枝,分枝叉開,伸長,密被灰白絨毛。葉片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2.5厘米,寬0.5-1.3厘米,通常短於節間,有時對摺而下彎,先端銳尖或稍鈍,基部圓形至淺心形,邊緣為鋸齒狀牙齒,兩面密被灰白絨毛,葉脈在上面不明顯但在下面明顯隆起;葉柄極短,長約1毫米,腹凹背凸,密被灰白絨毛。輪傘花序在莖及分枝頂端密集成圓柱形的穗狀花序,此花序長2-2.5厘米,徑約8毫米,位於下部的輪傘花序間或稍隔離;苞片絲狀,纖細,外被微柔毛,內面無毛;花梗長約1毫米,纖細,被微柔毛。花萼鐘形,花時連齒長達2毫米,外被皺曲的疏柔毛,內面無毛,脈5,不明顯,萼齒5,披針形,長0.5毫米,先端刺尖,果時閉合。花冠長3-3.5毫米,外面在裂片上被疏柔毛,內面無毛,冠檐4裂,上裂片長圓狀卵形,長1.5毫米,先端微凹,其餘3裂片卵圓形,較短,近等大。雄蕊4,伸出,花絲絲狀,着生於冠筒中部,無毛,花葯卵圓形,2室。花柱絲狀,先端2裂。花盤平頂。小堅果卵圓狀,長0.6毫米,寬0.5毫米,先端圓,褐色,微被毛,具小窩孔。花期7-8月。[1]
生長環境
生於河岸。
分布範圍
栽培技術
薄荷有祛諸熱,散風發汗,清頭目,利咽喉。治傷風頭痛,失音,咽喉不利,小風驚風隱疼等。
生長環境:喜生於氣候溫和,陽光充足,土壤濕潤,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種在油沙土和雞糞土較理想,且在種後2—3年必須倒茬換地重栽,否則植物生長不良、病蟲害多,產量低、質量差。
栽培方法:主要用根莖繁殖,亦可扦插繁殖
根莖繁殖:宜選在冬末大寒栽種較好。首先,在選好的地上撒施廄肥,每畝1500千克左右犁入土中作底肥,犁地深約0.8—1尺,整細、耙平,開4尺寬的墒,8寸深的排水溝。然後,選擇生長健壯,肥大色白的根莖,截成8寸左右的節子,每節先端必須留有新芽。在已準備好的墒上開條播溝,溝深6寸,溝距0.8—1尺。按6—8寸株距,把截好的節子直放於條播溝內,注意每節的先端必須露土1寸余,每放完一溝,即覆土壓實,再開第二條插溝,栽後立即澆水或放水灌溉,半月左右即可生根,開始萌發新芽。每畝用種75千克。
扦插繁殖:一般在5—6月份選擇粗壯的地上莖,去掉尖端,切成8寸長的節子,按株距6寸,行距8寸,斜插於整好的墒上,及時灌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15天左右即可成活。此法繁殖成活率低,產量及質量均不如根莖繁殖好。因此,一般不採用。
田間管理:在苗出土到封壟前,應經常除草,如遇天旱要適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土壤塊結要隨時鬆土,苗長至5—6寸時可施第一次肥料,每畝用尿素 8千克 ,大糞1500千克,並結合灌水以利吸收,到立夏節令可收割第一次薄荷。收後立即施肥,每畝用尿素12千克撒於植株下邊,然後灌水、除草,待新苗長至3—4寸高時,再施沖細的油餅,並適時澆水(若遇雨季可不澆水),到立秋前後收穫第二次薄荷。收後仍照上法適當增施肥料,到霜了降後收穫第三次,此時應施農家肥,以保護宿根過冬,來年開春易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