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火燒蘭為蘭科植物,地聲草本。產於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安徽、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 火燒蘭,屬夏蕙類蘭花品種。蕙是蘭中的一個類屬,通常在夏天開花,且一稈花開八九朵十餘朵,香氣有濃有淡。火燒蘭是滇蘭中的正宗夏蕙,入夏開花,一稈花開10朵左右。花朵暗綠,花瓣窄長而軟,花稈青紫。唇瓣偏綠,唇盤起絨,上有橫條狀紫斑。葉起U槽,葉脈紋路細而透亮。葉尖常成焦灼狀
火燒蘭Edipactis helleborine
別名:小花火燒蘭
分類:蘭科花卉
科屬: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蘭目 蘭科 火燒蘭屬
盛花期:夏季
目錄
火燒蘭的形態特徵
根莖
火燒蘭高20~70厘米;根狀莖粗短。莖上部被短柔毛,下部無毛,具2~3枚鱗片狀鞘。
葉
葉令~7枚,互生;葉片卵圓形、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罕有披針形,長3~13厘米,寬1~6厘米,先端通常漸尖至長漸尖;向上葉逐漸變窄而成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
花
總狀花序長10~30厘米,通常具3~40朵花;花苞片葉狀,線狀披針形,下部的長於花2口3倍或更多,向上逐漸變短;花梗和子房長1~1.5厘米,具黃褐色絨毛;花綠色或淡紫色,下垂,較小;中萼片卵狀披針形,較少橢圓形,舟狀,長8~13毫米,寬4~5毫米,先端漸尖;側萼片斜卵狀披針形,長9~13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漸尖;花瓣橢圓形,長6~8毫米,寬3~4毫米,先端急尖或鈍;唇瓣長6~8毫米,中部明顯縊縮;下唇兜狀,長3~4毫米;上唇近三角形或近扁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3~4毫米,先端銳尖,在近基部兩側各有一枚長約1毫米的半圓形褶片,近先端有時脈稍呈龍骨狀;蕊柱長約2~5毫米(不包括花葯)。蒴果倒卵狀橢圓狀,長約1厘米,具極疏的短柔毛。 花期7月,果期9月。
火燒蘭的生態習性
火燒蘭生於海拔250~3600米的山坡林下、灌叢或溝邊、路旁。
火燒蘭的栽培技術
因火燒蘭根多且長,宜口徑在20cm-30cm的花盆,基質疏鬆為主,需酸性土,濕度不必太大,七干三濕為原則,暑月避陽,余月可全光照,梅雨季節要移盆避雨,放置面面通風處,其他管理照四季蘭方法栽培。
火燒蘭的品種分類
火燒蘭,屬夏蕙類蘭花品種。蕙是蘭中的一個類屬,通常在夏天開花,且一稈花開八九朵十餘朵,香氣有濃有淡。火燒蘭是滇蘭中的正宗夏蕙,入夏開花,一稈花開10朵左右。花朵暗綠,花瓣窄長而軟,花稈青紫。唇瓣偏綠,唇盤起絨,上有橫條狀紫斑。葉起U槽,葉脈紋路細而透亮。葉尖常成焦灼狀,稱火燒尖。這品蘭花的極優之點在於:夏日獨香,香氣濃烈而曠遠經久。
在下山建蘭的大家族中,「火燒蘭」是其中的一個變種,福建東部的崇山峻岭之中,處處有可見到個體的火燒蘭,火燒蘭是當地的叫法,它長在海拔400米-500米之間的全光照的山勢平緩的茅草叢和岩石夾縫的區域。火燒蘭習性耐旱,抗逆性強。葉姿奇特,別有一格,株高20cm-70cm;葉幅0.9cm-2cm;葉片數3-5片;葉失較純。
有兩個品種:其一葉質較硬且直立,其二葉質彎曲軟弱,葉緣齒不明顯。
直立形的,葉斷面為「U」形,軟弱葉型的葉面「一」形,兩種葉色均錢白綠色無光澤。假鱗莖橢圓形,根多粗壯且長。叢株數2-4株,從採挖實地判斷,枯死假鱗莖較多,它生於惡劣的環境,由於自然氣候條件的摧殘,火燒蘭的發苗率幾乎沒有1:1,屬難發的品種蘭。
火燒蘭的文化背景
花卉鑑賞
火燒蘭花期較早,仲夏始花,初冬終花,一年有二至三度花期,花葶纖細出架,有青梗白梗兩種,着花5-8朵,最多10朵,花徑較大,為荷形水仙瓣,花徑7-8cm,花期10天以上,捧瓣緊抱,蕊柱小,舌鋪圓潤微卷,舌點淡紅點綴工整有致,全花外三瓣翠綠帶黃,花容端莊、晶瑩、自然清晰,外三瓣基處泛桃紅暈顯彩條,放花時每每嗅到香氣,給人一種沁人心脾的甜香。
根據植物的一般自然變異規律,花葶、花瓣一般是由植物的葉變異而來的,而火燒蘭蘭葉為淺白綠,花瓣為綠黃色。
由長時間的紅紫外線輻射引起,也有變異成紅花紅舌的火燒蘭類種,花紅可能是引誘昆蟲傳粉或防止真菌的感染。故下山建蘭變異的紅花紅舌火燒蘭是一個更難得的優良品種。
火燒蘭的分布區域
- 火燒蘭產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安徽、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
- 火燒蘭產雲南貢山、福貢、瀘水、騰衝、蘭坪、維西、德欽、中甸、景東、麗江、大理、鶴慶、洱源、昆明、祿勸、宜良、嵩明、昭通等;
- 火燒蘭在國外主要分布於不丹、錫金、尼泊爾、阿富汗、伊朗、北非、俄羅斯、歐洲以及北美(引人逸為野生)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火燒蘭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
火燒蘭4至5月發芽,芽尖純、健壯,冬筍形狀,包葉緊。長在茅草叢中的火燒蘭株直立,葉束也多些,株形軒昂挺秀,葉葉似劍,迎風接陽的葉片直立青天。
火燒蘭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根莖藥用
火燒蘭治跌打損傷、腎虛腰痛、毒蛇咬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