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異體字: 爾, 拼音mǐ nǐ,注音ㄇ一ˇ ㄋ一ˇ,簡體部首氵部,部外筆畫14畫,總筆畫17畫,繁體部首水部,五筆86IGWQ,五筆98IGWR,倉頡EMFB,鄭碼VAOO,四角31127,結構左右,電碼3439,統一碼6FD4,筆順丶丶一一ノ丶丨フ丨ノ丶ノ丶ノ丶ノ丶。[1]

[]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濔【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4畫

《唐韻》奴禮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禮切,音禰。《說文》水滿也。與彌同。

又眾也。《詩·齊風》垂轡濔濔。

又《鮑昭·蕪城賦》濔迤平原。《注》濔,相連漸平之貌。

又《廣韻》綿婢切。《集韻》母婢切,音弭。義同。《集韻》或作沔。

基本字義

濔mǐ(ㄇ一ˇ) 1、水滿。 其他字義 濔nǐ(ㄋ一ˇ)

1、〔濔濔〕眾多,如「垂轡濔濔。」 UNICODE 濔字UNICODE編碼U+6FD4,10進制: 28628,UTF-32: 00006FD4,UTF-8: E6 BF 94。

濔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many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