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瀦龍河注(孫青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瀦龍河注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瀦龍河注》中國當代作家孫青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瀦龍河注

-瀦龍河注-

瀦龍河,又名豬龍河,鶴伴山北坡山峪之水匯集而成也,河水出山,沿白雲山諸峰北麓東流,經院山,折而北流,注入孝婦河。孝婦河古稱瀧水,故名注瀧河,諧稱瀦龍河。又傳,河是豬在前邊拱,龍在後邊攆而成。二名,不知孰是孰非。

鶴伴山,原名豁坂峪,周峰環繞,峪壑曲狹。峪多水潭,似珍珠散落。天潭溢流,溪水如線,串連珠潭,山始靈動。源頭山峪水四。

西來之水,源於長生苑門前。

長生苑院落三進,最前為石牌坊,八柱,額書「上善若水」,後則山門,對聯曰「峰抱三方鶴壽西迎,送一面紫氣東來」,歐陽中石書。沿山峪而上,院院串連,內奉長白山人及彭祖像。苑後山巔,有亭危立,遠觀可見。苑門前右有潭,雨時水溢出,經苑門前,入深澗東流。

南有九潭溪水來匯,溪上有清冽潭,聖水潭,碧波潭,清水映木,纏藤垂枝,多生野葡萄,紫珠掛岩,食爭喧。溪水經來鶴橋下匯而東流。

又有水簾洞水南來,有天然石洞,水經洞口而下,飛瀑成簾,洞內有佛像,古稱「卸甲石屋」。峪口有百丈崖,飛流橫斷,瀑聲雷動。水經引鶴橋下匯,繼而東流。至抗日橋北,匯入九瀑澗。

九瀑澗,原名「潯溝」,又稱「抗日溝」。澗深詰曲,高低懸殊,水沿山坡入澗,跌而成瀑。最上為雙潭瀑,白龍瀑,中為玉女瀑,天門瀑,下為回音瀑,朝天瀑。瀑景各異,天然而成。或飛流直下,或銀絲一線,宏聲如雷,珠落玉盤,間關鶯語,幽咽泉流。水經抗日橋北下,匯西來之水,右經白鶴亭,左經金腰帶北流。金腰帶為山間黃色石縷,嵌山崖,蜿蜒如腰帶。河北流出鶴伴山牌坊東,繞經山門,北流。水側多涼亭,杏簾在望,山餚野蔌,臨流佐觴,饒有清趣。河岸多果樹,來桃紅李白,槐花香甜,蜂蝶飛舞。老父養蜂,曾溪邊扎篷,宿此余。秋則赤果黃梨,累累壓彎枝頭。河水又東折,穿楊家峪村後東北流。村西北山頂有石,狀如人首仰臥,眉眼鼻口耳,五官俱備,稱石老子。石人額頭飽滿,頭上挽纂,頷下須髯飄動。邊有石,像一老者匍匐在地,稱石婆子。清代李雍熙曾作《石翁石婆》詩,「卻羨石婆與石翁,年年相對白雲中。小姑未嫁彭郎在,千古空愁水與風。」

河水出楊家峪,東北流至白雲澗村南,左有水匯入。水始流馬家台村西山峪,入聖豪塘壩,出而入河。右有任家峪水來匯。水源於石門山,入任家峪塘壩,出沿溝壑,經袁紫蘭避暑山莊門前,繼續北流,匯入河中。石門山,兩側巨石突立,中間凹缺,遠觀方正,似門闕。滄海桑田,傳上古山居海中,船由此門出海。袁紫蘭,清初焦橋人,曾任廣西柳州知府,傳說他挖到吳三桂藏寶而大富,後在長白山中修避暑山莊。山莊門西向,院落三重,依山傍勢,層層遞進。北屋為青磚大房,今村民居其內,當年豪華不再。

河水又東,於芽莊村南積而成湖,稱芽莊湖,新月河之源也,伏流北去。湖之南為白雲山之玉皇頂,有泰安奶奶廟,廟東有探海石,石多黑色,山形與泰山相似,故稱「小泰山」。玉皇頂東二峰聳立,大小相仿,當地人稱「雙乳峰」。峰西之峪名天井峪,雙峰北為平安峪,有白雲道觀。道觀西有平安佛頭,立山坡上。平安峪東為半截峪,有水沿溝壑,經韋家坡村,入芽莊湖。

河水出湖東南角東流。南山坡來小水二,經朱家莊西合二為一,匯入湖東河道。河之南山間大峪,名峨峪,山高峪深,嶙峋陡峭,槐花滿谷,為長白山九十九峪之最長者。峪頂有石峰獨立,名擎天柱。又有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呼為「閻王鼻子」。河於東嶽山莊前北折,然後東流入中王塘壩。塘南為大楊莊,春來油菜花金黃,鋪滿田野。河水又東流至屯裡塘壩。塘東方小丘低矮,名院山,又名面山,山頂有土金黃似牆,丘西側縱有深溝。丘南之山名鎖山,兩峰不甚高。又南,珠山孤立,又名鼠山,兩峰相連,中二峰突,東西首尾尖細,山頂圓渾,遠觀似鼠伏地。當地俗傳,老鼠偷吃麵,被鎖於鎖山。雙乳峰東連銀牛山,三峰突立,狀如元寶,又稱三台山。遠在河湖之南,狀如巨大屏風,鼠山近眼,立於屏風前。

河水又東流,入石河塘壩。南有峨峪之水,經鼠山西,小楊莊,匯入石河塘壩。

河水出,河道緊挨院山北麓東流,河床山石,參差而出。南有水,經驀澗村,經院山東,北流入河道。河水又東,在石河村東北折,入院上塘壩。南有水源於小北山,經劉家山,李莊村,匯入院上塘壩。石河、屯裡村,河邊田野,禾稼少有,多花卉苗木,或月季,或女貞,或冬青幼苗。上建拱棚,棚覆薄膜。早春天寒,棚膜保暖,利幻苗生長,似嬰兒之襁褓也。院上村西,網小石成方塊,鋪於河床,整齊劃一。舊院上村民多取瀦龍河水,製作粉皮。當地遂有「香石河,臭院上」的戲稱。

河水又北流,經周家村石門牌坊,北流至聚群湖。環湖路平,湖岸巨柳幾株。湖面高懸,好生鎮低處湖之北岸。好生舊名宰牛店,上天有好生之德,後改名好生。

河水出東北流,經喬家老村西門,北流至喬家新村內。四圍高樓林立,水至此,儼然新村之內湖。湖面寬闊,水中有二小亭獨立,須乘小舟方達。有虹霽橋高聳,連接南北樓區。橋邊太湖石,雙翅鏤空,似大鵬欲飛。旁有一石似牛,弓身低頭,力大無比。橋東蘆葦青青,布滿河道。南岸磊石為山,臨河而樓,白牆灰瓦,宛然水鄉江南。

河水出樓區東北流,入八里村。河東岸多亭榭連廓,亭八角,二層飛檐,紅柱筒瓦,有虹橋連兩岸,名金水橋。八里河,因村居河邊,東距周村八里,故名。河沿貨運鐵路西側,北流。過展店村,兩岸多柳,柳絲拂水。北流至宗家塘壩,形如半月,石護塘堤,有垂釣者。出塘北流,至東代村南,東折,原河道經東代,北流至朱家套入杏花河,今廢。河中泥墩,臨水綠植,叢開小白花,不知何名。河又北折,二槐村東形成塘壩。

出二槐塘壩北流,經尹橋村,河堤路窄,柳絮積落成團,車輪碾壓,沙沙作響。麥田青黃,麥粒飽漲,小滿時節,豐收在望矣。

河經黑土村東北流,下穿濟青高速路,經溫孟村南。村有孟氏莊園,今僅存正房三間,左右配房各一。硬山屋頂,正脊五層小青瓦,正反相扣,似少女盤發花辮。對稱配房,屋頂開天窗,弓形垂脊。左有四合小院,正房,左右廂房,門窗皆上圓下方,布局統一。外青磚青瓦,內房梁粗壯,大戶人家也。

河經小果園村北,村多葡萄園。經周家村南,左折,經樂禮莊,明禮莊二村間。明禮莊舊名耿王村,傳唐晉王李克敬傷病於此,曾去西邊的小村取藥治病,見村民知書達禮,後唐王賜名「明禮莊」。其西的「藥靈莊」,賜名「樂禮莊」,二村名遂沿用至今。

水又東北流至茶棚村東,入孝婦河。入河有水閘,東數武,淦溝河入孝婦河。白鷺三五,閒涉水間。淦溝河,又名泔溝,魚子溝。《水經注》云:魚子溝水南出長白山抑泉口山,其水又經於陵縣故城西,北流注於瀧水。」瀧水,孝婦河也。嘉慶《長山縣誌》:「魚子溝俗名泔溝河。源在縣西南三十八裏白雲山東。岩秀谷深,泉源競發,匯而成川。北流至縣西南,入孝婦河」。再東百步,水流嘩嘩,永安石板橋,半己傾祀。[1]

作者簡介

孫青山,號青筍,嘴尖,皮厚,腹中空之意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