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灣里的倒影(屠岸詩歌)
《潮水灣里的倒影》是詩人屠岸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作者:屠岸
潮水灣南岸聳峙着圓形廊柱廳,
圓廳的中央是傑弗遜的青銅雕像。
他右手握着獨立宣言的文本;
站立着,嚴肅的目光正射向前方。
繞廳內穹廬形屋頂四周的銘文
標明他反對一切形式的暴虐;
銘文如大桂冠高懸在他的頭頂,
或一圈靈光,使得他無限聖潔。
清風穿越過圓柱從四面吹進來,
他手中的文告仿佛要隨風飛揚;
圓柱外四面掛斑斕蕭索的雲彩;
他的額上漫移着日影和星光。
我看見這一切映入澄澈的潮水灣,
成美麗空靈的影子,在水中倒懸……
作者簡介
屠岸(1923- ),文學翻譯家、作家、編輯。原名蔣壁厚,曾用筆名李通由、趙任遠、叔牟、社芳、花剎、張志鑣、碧鷗等。1923年11月23日生。江蘇省常州市人。1931年至1942年,讀小學、中學,之後曾就讀上海交通大學鐵道管理系。大學後期加入秘密的讀書會,與朋友們合辦油印詩刊《野火》,參加進步的學生運動。194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開始寫作並翻譯外國詩歌。1948年翻譯出版了惠特曼詩選集《鼓聲》。1949年上海解放後,在上海市文藝處從事戲曲改革工作,後任華東《戲曲報》編輯,翻譯出版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詩歌工作者在蘇聯》。1956年至1962年任《戲劇報》常務編委兼編輯部主任,翻譯出版了南斯拉夫劇作家努西奇的名劇《大臣夫人》。1963年以後任劇協研究室副主任。1973年以後,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現代文學編輯室副主任、主任,總編輯。[1]
1992年獲國務院授予的專家特殊津貼。 1984年任中國出版代表團副團長率團訪問英國。
1999年7月任中國作家協會詩人代表團團長訪問台灣,參加「兩岸女性詩歌學術研討會」。
2001年9月應英國諾丁漢大學的邀請訪英講學,在該校演講《詩歌與詩歌翻譯》。
2007年10月應西班牙政府外交部「亞洲之家」的邀請,赴西班牙,在巴塞羅那「亞洲之家」講演,題為「與西班牙朋友們談中國詩歌」,時年84歲。[2]
2001年《濟慈詩選》譯本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
2004年被中國譯協列入文學藝術資深翻譯家名單。 2011年11月12日,獲得「2011年中國版權產業風雲人物」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