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潮區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潮區界(tidal limit) 是指潮汐河口中發生潮位變化的上界。漲潮時潮波由河口沿河道上溯,潮波變幅等於零的分界點。其位置並非固定不變,隨河水流量大小與漲潮流強弱等因素的不同組合而上下移動。中國長江的潮區界平常位於銅陵市大通,枯水時町上移至安慶,特大洪水時可退至荻港。自河口至潮區界之間的河段稱「感潮河段」。

釋義

河流海洋潮汐影響的上界。即潮水位影響所及的最遠點(或潮差等於零的地方),是潮汐河口的起點。由於河川徑流有洪枯季節變化,海洋潮汐有大中小潮周期,因此潮區界實際上是一個變動的區域。

特點

潮區界(tidal limit) 是指潮汐河口中發生潮位變化的上界。漲潮時潮波由河口沿河道上溯,潮波變幅等於零的分界點。其位置並非固定不變,隨河水流量大小與漲潮流強弱等因素的不同組合而上下移動。中國長江的潮區界平常位於銅陵市大通,枯水時町上移至安慶,特大洪水時可退至荻港。自河口至潮區界之間的河段稱「感潮河段」[1]。潮區界並不固定,因河水流量及潮汐大小而變動,但有一定的範圍。

形成

在漲潮流消失的地方(即潮水停止倒灌處),稱為潮流界。在潮流界以上,河水受潮水頂托,潮波仍可影響一定距離,在潮差為零的地方,稱為潮區界[2]。潮區界和潮流界的位置,隨徑流和潮勢力的消長而變動。如長江枯水期的潮區界,可達離口門640公里的安徽大通,但在洪水期只能達鎮江附近;潮流界在枯水期可達南京,在洪水期只能到達江陰附近。潮區界離河口口門的遠近,取決於潮差的大小,河流徑流強弱、河底坡度及河口的幾何形態等因素的不同組合。南美洲亞馬孫河口的潮波,可上溯1400多公里;中國黃河口的潮波,只上溯20~30公里。

視頻

潮區界 相關視頻

潮汐現象的成因
潮水的威力

參考文獻

  1. 感潮河段水文特性,  膠州市人民政府, 2009-6-4
  2. 潮流界與潮區界 ,新浪博客,200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