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潛入謊言之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豆瓣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被拋棄的希望,被辜負的良心——以「世越號沉船事件」為基底,書寫集體創傷下的哀慟與抗爭 當正義沒有降臨的時候,幸好還有文學

即使嘴被捂住,心也會發出呼號 根據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真人真事改編 「一個失蹤者等於一個宇宙。」 「孩子們為了能一起活着出來,盡了最 大的努力。」 「原本只擔心頭燈會出問題,沒想到讓能見度幾乎變成零的,是我的眼淚。」 「潛水員用真心在做事,政府卻是依法做判斷,這個國家沒有良心,政府用法律踐踏了潛水員的真心。」 ·具有紀實色彩的長篇小說:本書以「世越號沉船事件」為寫作基礎。該事件傷亡極慘重,死難者以學生為主,震驚國際社會,真相至今撲朔迷離。 ·令人屏息的細緻摹寫:小說以負責進入沉船搜索的民間潛水員為人物原型,通過對水下作業專業細緻的沉浸式描寫,帶領讀者一同屏住呼吸、潛入沉船,直面慘痛現實。 ·引人深思的多聲部敘事:作者採訪沉船事件相關人士,在故事主線之外網羅各方聲音,通過不同身份的人員從不同角度還原當時當地的情景,呈現同一事件的不同面貌,促使讀者全面地了解和反思東亞社會的運作模式。 ·傷痛過後的希望之書:在無法挽回的巨大悲劇中展現人性的力量,以人的體溫對抗冰冷的大海和冷酷的權力機器;傷痛過後,仍有希望。

2014年4月16日,由韓國仁川港起航開往濟州島的世越號客輪,在途經孟骨水道時沉沒。船上當時載有476人,其中325人為參加畢業旅行的高中學生。事故造成乘客和船員共計304人遇難。在救援黃金時間裡,政府不僅沒有採取應有的救援行動,而且誤導輿論,阻礙民間救援。該事件為韓國民眾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心理創傷。

作家金琸桓在採訪、結交了許多與世越號沉船事件相關的人,傾聽了無數背負苦難的心聲後,寫下了這部以世越號沉船事件為現實根據、以民間潛水員金冠灴為人物原型的長篇小說。

世越號沉船事件發生後,民間潛水員自願參與水下搜索工作,冒着生命危險潛入黑暗的沉船中帶出罹難者遺體,不僅工作強度超越人體極限,而且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衝擊。然而當意外發生,民間潛水員卻被追究本不該承擔的責任。身心俱損的民間潛水員羅梗水決定打破保持沉默的行業慣例,向法官提交請願書,講述不為人知的遭遇,回應政府的背叛和社會輿論的攻訐。

小說以民間潛水員羅梗水的聲音為中心,輔以罹難者家屬、生還學生、記者、義警、政府官員以及醫生等相關人物的嘆息、哽咽與呼告,展現出災難之後人與人重新建立聯繫、一同追問真相、祭奠逝者的堅韌力量。

名人推薦

我強烈推薦金琸桓的小說《潛入謊言之海》作為酷暑中的讀物。它是關於參與世越號搜索工作的民間潛水員的,我閱讀的過程中為我們的冷漠而痛心。我尤其想向反對擴大世越輪調查特別委員會的新國家黨和青瓦台推薦。——韓國前總統 文在寅

面對所有人的無動於衷,甚至在憎惡的情緒里漸漸被遺忘、被強迫遺忘的「世越號船難」,可以透過一部小說把這歷史性的悲劇重新重新召喚回人們面前,去討論它的寫作類型又有何意義呢?

那些英雄不顧減壓症和心理陰影的危險,超負荷地潛入沉船,抱着一個個孩子出來,送回家人的懷抱。他們不但沒有獲得補償,還殘忍地被人們遺忘。這本書代替了那些「沒有嘴巴的存在」,道出民間潛水員的世界,從那以後,這炙熱的故事喚醒了世越號船難的「現存性」,我想說的是,不必把這本書框架在任何寫作形式里。——韓國文學評論家 金明仁(김명인)

獲獎記錄

第33屆樂山金廷漢文學獎 《京鄉新聞》2016十大年度作家 「用全身穿透時代創傷的藝術家——金琸桓」

作者簡介

金琸桓(김탁환),1968年生於韓國慶尚南道鎮海市。首爾大學韓國語言文學系畢業,曾任海軍士官大學韓語教授、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文化技術研究所副教授,現為專職作家,每日筆耕不輟。

其作品不僅文字端莊優美,而且關注社會現實。他以周密的資料考證加上卓越的想象力,讓許多真實人物躍然紙上,被譽為開創韓國歷史小說新局面的作家。其作品《不滅的李舜臣》《黃真伊》被改編為電視劇;《烈女門秘辛》《咖啡》《朝鮮魔術師》則被改編為電影。

2014年世越號沉船事件發生後,他深受影響,不懈採訪相關人物,寫下長篇小說《潛入謊言之海》與短篇小說集《生者的眼睛》。這兩部作品被評論家稱為韓國「世越號文學」的開端。

譯者簡介

胡椒筒,專職譯者,帶着「為什麼韓劇那麼紅,韓國小說卻沒人看」的好奇心,闖進翻譯的世界。

原文摘錄

我在字典里查了「尊敬」一詞,每當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或生疏的字眼,我就會查字典,久而久之已養成習慣。雖然面對這個世界不需要那麼廣泛的知識,但對我來說覺得重要的單詞和數字,便會鑽研到底,如果經常放聲朗誦還可以幫助理解其含義。深海潛水所需的用語和數字,我幾乎都背下來了,因為在緊急狀況下,單詞和數字必須很快在腦海中浮現才行。這次我翻閱字典,看到「尊重且恭敬」的解釋。 如果是真心尊重我們潛水員,就不會只發來一則短信了請問法官,您會在表揚尊敬的人的勞苦時,只發一則短信嗎?我們並不期待大張旗鼓地慰勞和鼓勵,但至少應該代政府,對這些冒着生命危險進行搜救的潛水員,表達最基本禮節吧?

因為看到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五百多名潛水員的報道,我並沒有馬上趕到孟骨水道。一開始我並不認為聚集的五百多名潛水員都是深海潛水員。背着氧氣瓶上上下下的潛水員根本無法勝任搜索船內的工作。想在孟骨水道進行作業,必須要有潛水員所需的個人裝備,以及具備資深深海潛水的經驗,還要有可供大家輪班交替作業的駁船,因此我推測確切的人數應該只有新聞報道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最多只有五十名左右的潛水員能夠進行深海潛水。全國上下把視線都集中在營救失蹤者上,我想,政府應該也會下令海警和海軍調配一些資深潛水員。 七十二小時被稱為生還機會最大的黃金救援時間,我一直等待着在這段時間裡進入船內成功營救失蹤者的喜訊。但是直到四月十八日,整段寶貴的營救時間裡卻未能進入船艙,無法及時展開營救,其原因至今仍令人費解。前面我提到過孟骨水道的兇險,但那裡每天至少有四次停潮期',七十二小時內就會有十二次停潮期。以數字計算,至少有十二個小時可以潛入海內。後來我才得知,那段時間裡完全沒有展開任何營救工作,這個消息讓我的心隱隱作痛。雖然這不是此次判決中應該談論的問題,但我認為放棄營救的原因是一定要調查出來的。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