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家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潘家峪位於豐潤縣東北部,群山環抱,景色宜人。遮天蔽日的葡萄架覆蓋了整個村莊,人稱「燕山腳下吐魯番」。

歷史記錄

1941年1月25日,滅絕人性的侵華日軍包圍了潘家峪,對手無寸鐵的村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1230名同胞遇難,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潘家峪慘案」。為紀念慘案中死難同胞,於1999年建成潘家峪慘案紀念館[1],總投資412.8萬元。1995年,潘家峪慘案遺址補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國家命名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潘家大院原是地主潘惠林的宅院,分東、中、西三院,四周有3米多高的院牆。它是當年日寇殘殺潘家峪村1230名無辜群眾的主現場。慘案發生後,該院除東院糧倉外,其餘房屋全部被大火燒毀,是日本侵略軍野蠻行徑的鐵證。

新建潘家峪慘案紀念館於1997年8月12日動工,1998年11月30日完工。紀念館坐落在村中部,東隔小河與「潘家大院」相望,建築面積1246平方米。紀念館的一層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再現了慘案的全過程,二層主要展現了慘案發生後潘家峪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

歷史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盧溝橋事變[2],潘家峪成為冀東抗日根據地的中樞。潘家峪人民的抗日鬥爭極大地激怒了日本侵略者。1941年1月25日清晨,5000多名日軍和偽軍把潘家峪包圍,把村民全部驅趕到潘家大院,開始了殺戮。屠殺從中午一直持續到傍晚,全村1700口人被殺掉1230人。如今仍然健在的慘案倖存者中,絕大部分人都是60歲以上70歲以下的老人。慘案發生的第二天,冀東軍分區黨政領導率領十二團的官兵來到潘家峪,帶來大批糧食衣服、藥品進行慰問、安撫。1942年7月18日,潘家峪慘案的直接策劃者佐佐木二郎被潘家峪復仇團的戰士親手擊斃。

旅遊信息

將軍嶺交通:潘家峪位於燕山山脈腰帶山東麓,豐潤縣城東北30公里處。潘家大院慘案遺址就位於該村中部。可由唐山乘車到豐潤,再由豐潤車站乘車即到。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住宿:豐潤縣榮國大路藍寶石賓館。

視頻

潘家峪 相關視頻

美麗豐潤魅力豐潤


潘家峪

參考文獻

  1. 鍾——潘家峪慘案紀念館 ,搜狐,2020-09-04
  2. 歷史上的今天:盧溝橋事變 ,搜狐,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