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潘孑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潘孑農
出生 1909年
中國浙江湖州
逝世 1993年1月28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導演 編劇

潘孑農 20年代後期開始從事文學創作,是當時著名的話劇編劇和導演。1937年,進入藝華影業公司,為其編寫電影劇本《花開花落》等。1948年,在中央電影攝影場 編導著名影片《街頭巷尾》。該片視角特別,聚焦於"慘勝"後淪落為三輪車夫的知識分子群體。上映時受到熱烈的歡迎,觀眾逾四十七萬。50年代後,其電影作品還有《彩鳳雙飛》等。

穿過「關山萬里」重讀潘孑農與他的抗戰文藝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

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災殃。

……

七十多年後,《長城謠》早已成為經典。但許多人或許不知道,這首歌曲的詞作者,就是出生於小西街的湖州籍劇作家、電影導演潘孑農。而這首歌曲,最初正是他為電影《關山萬里》寫下的插曲之一。

九一八事變後,一位東北京劇老藝人與家人流亡關內,自編小曲,教育幼女不忘國恥。途中幼女失散,被一位音樂家收養。抗日救亡運動風起雲湧,電台發起支援東北抗日義勇軍的募捐演唱會。音樂家根據老藝人口授的曲詞,譜成《長城謠》,由養女在電台演唱——1937年春,潘孑農創作了《關山萬里》電影劇本。「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影片未能完成拍攝。於是,應邀為該片配曲的劉雪庵將已經譜曲的《長城謠》刊載在自辦刊物《戰歌周刊》上。

1937年9月,上海戰事不利,潘孑農與程步高西遷重慶,取道武漢。「在去武昌的輪渡中,遇見青年抗日宣傳隊正演唱救亡歌曲,歌詞頗覺耳熟,試加詢問,竟然就是我那首《長城謠》,已由雪庵譜成,流傳前線後方,與《松花江上》同為家喻戶曉的愛國歌曲。 」在《劉雪庵與〈長城謠〉》一文中,潘孑農這樣描述《長城謠》的影響力。

劇情內,是「九一八」迫使東北人民流離失所,遠離長城之外「高粱肥,大豆香」的故鄉。劇情外,則是1937年全面抗戰, 「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築起「新的長城」。自誕生之日起,《長城謠》就註定了不平凡的命運。從1937年周小燕在武漢首次領唱,到1984年張明敏在北京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再度唱響,烙印時代痕跡的《長城謠》在不同時間、不同語境中被唱響,卻總是歷久彌新。

《長城謠》是全民族抗日救亡運動的寫照,也是潘孑農抗日文藝創作的一個縮影。以此為基點,我們可以回顧潘孑農與他的抗戰文藝。他用鏡頭記錄戰時保育院難童們的真實生活,也在文字的無聲洪流中砥礪民族志氣。他在舞台上重塑戰火中的知識分子,也參與文化界聯署簽名,擴大抗戰影響。包括《長城謠》與《關山萬里》在內,對他來說,光影與現實之間,藝術生命在抗戰中從來沒有停止過燃燒。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大家拚命打回去,哪怕敵人逞豪強……」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曲《長城謠》曾經喚起海內外中華兒女抗敵禦侮的共同心聲,築起中華民族團結抗戰的心靈長城——這是新華社2015年8月25日電文《〈長城謠〉:喚起同胞抵外侮》的開頭部分。

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在重慶、上海等地舉行的群眾文化活動中,人們再度唱響《長城謠》,以此緬懷抗日先烈們。而《長城謠》的詞作者就是出生在我們湖城小西街石亂巷西錢莊商人家庭的著名劇作家、電影導演潘孑農先生(潘先生1909出生,1993年去世)。潘先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在文化界嶄露頭角,曾加入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建立的創造社,後曾積極提倡「民族主義文藝」,是左翼文化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和實踐者。

潘孑農先生在抗戰期間除了創作《長城謠》外,還參與了較多的抗戰文藝活動,也創作了一批較有影響的抗戰題材電影和劇本。

全面抗戰爆發前,田漢、陽翰笙等人組建了中國舞台協會,並邀請演藝人士到南京參加話劇公演。公演的話劇有反映抗日救亡的《回春之曲》等,當時潘孑農先生參與了公演活動的宣傳、組織管理等工作,還在一出公演的話劇《洪水》中飾演了一位農民。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全面侵華。在這樣的形勢下,潘先生積極投入到抗戰紀實電影的編輯製作工作當中。他編輯的兩部紀錄片,即《活躍的西線》和《我們的南京》,曾經受到當時文化界的廣泛關注和讚譽。 1938年3月27日出版的《國民公報·星期增刊》登載了一組評論文章,給兩部影片以充分肯定。而這兩部影片也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團結抗日的士氣。

此時的潘孑農先生還寫了劇本《民族的母親》,在當時的重慶發表,原標題叫《民族的母親的本事》。這個劇本主要講了一位英雄母親的故事。這位母親有勇有謀,十分機智勇敢,可謂巾幗英雄,她在協助兒子組建發展游擊隊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還數次將游擊隊挽救出危難險境。[1]

同樣在1938年,宋美齡領導的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成立。為了向國際上宣傳中國抗日戰爭中的兒童保育工作,1939年,國民政府教育部發出邀請,請潘孑農先生拍攝一部有關戰時中國兒童生活情況的紀錄片。他選擇了當時的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四川分會第五保育院為拍攝對象,並率領攝製組在那裡整整拍攝了兩個月,用鏡頭記錄下了戰時難童們在保育院中的生活,此片的名字則為《第二代》。 2013年4月,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播放了紀錄片《電影眼看中國》,其中專門有一集講潘孑農先生與他拍攝的電影《第二代》的往事。

1940年11月1日,在周恩來同志的關懷下,郭沫若同志領導的文化工作委員會在重慶通遠門天官府正式成立。同年11月7日晚,文化工作委員會在中國電影製片廠新建的抗戰建國紀念堂(即抗建堂)舉行了盛大的成立招待會,藉此以擴大抗日救國的宣傳和影響。作為當時知名的文化人士,劇作家、電影藝術家,潘孑農先生參加了這個招待會,並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如今三峽博物館中珍藏着這幅約兩米多長的珍貴簽名軸。在留下的簽名中,還有郭沫若、于右任、王炳南、陽翰笙、潘梓年、胡繩、翦伯贊、老舍、張西曼、胡風、林風眠等共計364人。

1944年,潘孑農先生導演了話劇《萬世師表》。這是一部歌頌戰爭年代艱苦自守的知識分子的話劇,塑造了典型人物林桐教授夫婦。該劇曾於1944年10月由中電劇團公演於重慶,著名演員白楊女士飾演教授夫人。對於這個話劇,中國左翼電影運動的開拓者之一、著名戲劇作家夏衍曾給予了充分肯定:「在抗戰中,我們遇到過無數個林桐教授,也遇到無數個爾柔這樣忍受一切煎熬的新女性,當然我們也在一群沉默的苦難者中間,發現過人性中最崇高的相濡以沫的真情,博得了最大多數觀眾的歡迎。」另據潘孑農先生在《舞台銀幕六十年》一書中的回憶文章,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曾在當時的重慶浮圖關中央訓練團大禮堂,專門觀看了話劇《萬世師表》。

2015年8月,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通過居住在湖城牆壕里小區的姚元法先生結識了潘孑農先生的女兒、如今生活在上海的潘槿女士。對於孑農先生最有名的傳世佳作《長城謠》,她告訴筆者:「這是一首與《松花江上》齊名的抗日名曲,作曲者是我父親的好友、著名音樂家劉雪庵先生。聽父親說,1937年,當時父親寫好了一個有關抗日題材的電影劇本,名字叫《關山萬里》,因一些原因沒有公演,而《長城謠》是該部電影的插曲!父親將劇本和《長城謠》歌詞交給了雪庵叔叔,他閱讀後十分興奮,為之精心度曲。雖然電影沒有公演,但是此曲卻在前線後方流傳開來,廣為傳唱。

每次說到這首歌,父親會很激動,當時正是抗戰時期,這首歌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的震撼!給當時的抗日起到了積極宣傳作用,極大地推動了全民抗戰的熱情!父親總是說,每個中國人在當時不願做亡國奴,做一些利國利民的事是應該的!他的《長城謠》說明了他的愛國之心!每次聽到《長城謠》這首歌,我會感慨萬千,熱淚盈眶![2]

影視作品

《街頭巷尾》

[3]

文獻參考

  1. 潘孑農天涯社區
  2. 因為這是父親留給我的精神財富! 」
  3. 台灣經典--街頭巷尾.1963優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