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漢字五千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字五千年
圖片來自cctv

漢字五千年》,是一部關於華夏文明的載體漢字紀錄片,亦有同名出版物。紀錄片講述了關於漢字的成因,變革及現狀。紀錄片通過漢字甲骨文金文篆書等圖文並茂講解字形演變並且結合世界各國知名語言學家、文字學家解說[1]

近年來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逐漸融入世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越來越重要的影響着世界。在國外逐漸興起了學習漢語的熱潮,漢字五千年紀錄片正是在這樣背景下攝製的[2]

簡介

央視大型紀錄片《漢字五千年》用講故事的方式,藉助32個富有代表性的漢字,將隱藏在文字背後的人以及歷史充分展示出來,生動描繪了一幅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卷。

漢字,保存了人類歷史上最為豐富的文明紀錄。從清朝時期國力衰弱的日子到21世紀的強盛,漢字與中華民族共同經歷磨難與輝煌,成就了一段人類文字史上的奇葩,一脈相承。

造成中華文化核心的是漢字,而且成為中國精神文明的旗幟。中華文化就是一個很大的圈,圓心無處不在,圓周無跡可尋,中文就是它的半徑,中文走得越遠,圓就越大。

站在人類文明發展史的角度,去溯求和展示中華文化連綿不斷的精神紐帶,做到了深入、系統,雅俗共賞,在中華文化「走出去」方面做了成功的嘗試。

幕後製作

第九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許嘉璐教授親自擔任本片總顧問。該片製作班底由曾製作過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和《晉商》的主創人員組成。攝製組歷時兩年,先後赴海外四大洲12個國家採訪拍攝,採訪上百位世界知名學者,試圖通過文獻資料、考古研究、訪談調研等多種表現形式,探索漢字的起源,展現燦爛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開啟一扇深入中華文化本源、觸摸中華文化核心價值之門,從而激起國人對中華文化追根溯源的激情,掀起對中華文化傳承與弘揚的熱潮。

許嘉璐指出,雖然外國開始出現「漢語熱」,但真正熱的還是英語,漢語國際推廣事業只能說是剛剛起步。就好比,我們看到地平線上出現桅杆的時候,就應預料到大隊帆船將疾駛而來。但是,我們自己並沒有完全準備好,當前,迫切需要對中華文化進行系統梳理,《漢字五千年》恰逢其時。許嘉璐強調,要實現與西方文化的平等對話權,中華文化就必須要加大推廣力度。

國家漢辦主任、孔子學院總部總幹事許琳介紹說各國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的需求日益旺盛,世界範圍內的「漢語熱」方興未艾。當前,78個國家已經建立了249所孔子學院和56個孔子課堂,外國有4000萬人學漢語。

但教師、教材、教學法「三教問題」當前仍是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發展,瓶頸。各國孔子學院對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的需求日益熱切而急迫,急需生動而鮮活的中華文化普及性多媒體教材。從根本上說,有兩個問題必須解決,一是我們自己對中華文化的認知能力和水平要有大的提高;二是需要在此基礎上,在與世界文化交流、交鋒、交融過程中,實現轉換話語體系,使世界人民了解漢語言文化,喜歡中華文化。我們製作《漢字五千年》,就是試圖給各國孔子學院及世界各國的漢語學習者提供一套基礎教材。

參考文獻

  1. 唐華君編著. 林漢達小傳. 寧波:寧波出版社. 2012.08: 96. ISBN 7-5526-0335-6. 
  2. 郭立新著. 碎語集.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2013.09: 170. ISBN 978-7-5059-8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