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漁光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漁光曲
圖片來自herongyang

漁光曲》是1930年代中華民國的代表作品之一,是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華民國故事影片,以該片為代表的中國早期左翼電影關注社會底層,將他們悽慘的生活藝術化地展現在世人面前。[1]

作為中華民國最早的有聲影片之一,《漁光曲》在金城大戲院上映後頗受歡迎,曾經創造了連續放映84天的記錄,該片同名主題曲也成為傳唱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

劇情簡介

漁民徐福有一對孿生子女小貓和小猴,徐福出海打漁遇風暴喪命,為了還債,徐媽只好拋下一對子女到船王何仁齋家做奶媽,後由於失手打破何家古董被解僱,不久失明。何家少爺子英與小貓、小猴一起長大,成為朋友。

十年之後,小貓、小猴仍然租賃何家漁船打魚,而子英則準備出國留學主修漁業,臨行前三人聚會,何子英發誓留洋回來要改良中國漁業。子英走後,何仁齋與外國人合資開辦了漁業公司,這使得徐家的生活愈加困難,由於打魚生活難以為繼,他們退掉漁船,帶着母親投奔上海的舅舅,在上海小猴小貓跟隨舅舅以賣唱為生,賣唱途中他們遇到留學回國的何子英,子英出於同情贈與他們一百元,但這一百元卻令小貓、小猴被誣搶劫而鋃鐺入獄,出獄後徐家發生火災,徐媽和舅舅葬身火海,小貓小猴無家可歸。

兩姐弟只得返回老家重新開始打魚生計。同時,由於經理捲款潛逃,令何家的漁業公司破產,何仁齋自殺身亡,何子英放棄了他的雄心壯志,來到小貓小猴的漁船,與兩姐弟一起打魚為生。不幸再次發生,體弱的小猴在漁船上受到重傷,生命垂危,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小猴要求姐姐再為他唱一曲《漁光曲》。

文化影響

以兩個漁家孩子的生活為線索,講述了貧苦漁民的悲慘生活,折射出當時中國城市和農村的社會生活景像。影片故事情節動人,畫面編排精練,格調淒婉壓抑,節奏緩慢抒情,通觀全片完全脫離了中國傳統戲曲的影響,整體風格迥異於以往的中國電影,開創了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先河,在這部電影之後陸續誕生了一系列關注社會生活的左翼現實主義電影。

1935年2月21日,《漁光曲》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榮譽獎」,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這也使本片編導蔡楚生一躍成為世界性的電影藝術家。

不僅在藝術上取得成功,在商業上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1934年的上海,漁光曲一片連續播放了長達84天,其中在上海金城大劇院的首輪放映竟然長達40多天,許多人反覆走進影院欣賞這部淒娩的悲劇故事,以至一票難求。

這部影片的同名主題曲由著名音樂家任光譜曲,旋律悠揚,情緒哀怨悲憤,哀婉悽苦,至今仍有歌手翻唱,依然打動人心,受人喜愛。加之《漁光曲》是中國較早幾部有聲電影之一,因而這支電影音樂頗受歡迎,唱片銷售量高達數十萬張,自漁光曲之後,電影音樂成為中國電影和中國音樂重要的組成部分,陸續出現了《大路歌》《畢業歌》《天涯歌女》《義勇軍進行曲》等優秀電影歌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