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灤水情深意悠然(霍鳳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灤水情深意悠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灤水情深意悠然》中國當代作家霍鳳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灤水情深意悠然

灤河古稱濡水,舊志上說:「灤州無名山大川,惟濡水由口外來,直貫境內,向稱巨浸。」灤河又稱「渜水」,意為莽莽蒼蒼群山之中,眾多暖泉水匯聚而成的一條蜿蜒曲折深藍玉帶。灤河,是華北境內的第二大河,發源於今河北省豐寧駱駝鄉孤石村東南小梁山南坡大古道溝,全長八百七十七千米,流經灤州地界四十五千米。灤州因比鄰灤河而得名,是灤河流域唯一因灤河起名的縣級市。

雖生長在灤州,小時候灤河給我的印象卻是模糊的,因為老家離灤河有50華里之遙,只知道灤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最早看到灤河,是1978年9月,首次乘坐火車,橫跨灤河去外地求學,憑窗遠眺,研山巍峨,河水滔滔,蔚為壯觀。

真正走近灤河,源於1983年2月3日,與愛人結婚。我與愛人均是恢復高考以後,專業學校畢業,於1981年同時分配到興隆莊公社的青、婦(共青團、婦聯)幹部。在共同的工作中,產生愛戀之情,走入了婚姻殿堂。愛人的老家東法寶村,介於新、老灤河之間。新灤河在村西,是當年日本侵略時期開挖的直達柏各莊、用於灌溉稻田的人工河。河上一座水泥橋,是河東四村出行的唯一通道。老灤河在村東,村子坐落在灤河大壩西側。灤河大壩壩頂平坦寬闊,兩側綠樹成蔭,壩也是路,北通縣城,南達灤南縣,雙向車道,暢通無阻。大壩東側即是十里河灘。

聽老人講,原來的灤河離東法寶村有10里多地,河道與村子之間,全是良田沃土。當年,為了掠奪我國資源,侵華日軍計劃在灤河上架設鐵路大橋,並因此炸掉了橫山東側一座具有支水壩作用的山包,後因技術問題擱淺。沒有了「支水壩」,致使灤河改道,直逼灤縣縣城及河流沿岸的村莊,為了防洪,修建了現在的灤河大壩。由於灤河改道,原來家門口的良田變成了隔河的沙灘地,耕作和秋收全靠船隻擺渡。到了雨季,特別是雨水多的年份,滔滔灤河水,淹沒河套內的所有樹木、莊稼,與大壩持平,一望無際,造成十里河灘顆粒無收。這時,各村都要組織青壯勞力,日夜守候在大壩上,抗洪防汛。如果水漫過壩頂,沿河村莊將遭到滅頂之災,因為所有村莊的房子都不及壩頂高。

這年的2月4日是臘月二十二,朔風凜凜,寒冷異常。午後愛人陪我走近灤河,這裡河面寬闊,河水全部凍結,白茫茫一片,是天然的滑冰場。我和愛人手牽手,小心翼翼地走在冰上,忽然,一個趔趄我險些跌倒,好在愛人的手緊緊地拉住了我,我乾脆蹲在冰上耍賴,讓他用雙手拉着我走。他一會正着走,一會倒着走,不停地在冰上拉着我滑行。突然,他突發奇想地說:「鳳玲,你與我結婚,沒要彩禮,沒舉辦婚禮,未置辦酒席(我們婚事簡辦的事跡刊登在《唐山勞動日報》),我覺得很內疚,委屈你了!今天,在這古老的灤河上,在灤河母親的懷抱里,讓我們舉辦一場冰上婚禮吧!」一聽這話,我來了興趣,馬上站起身來,地說:「好啊!我倒要看看你如何表現。」只見他略一沉思,雙眼不停地尋找着什麼,忽然,眼睛一亮,對我莞爾一笑,神秘地說:「你瞧好吧!」隨後他拔腿向遠處跑去,好大一會,采來一束風乾野花,回到冰上,站在我面前,然後單膝跪地,大聲地說:「親愛的小玲玲,請求你嫁給我好嗎?」他雙眼含情脈脈地看着我,雙手將花束舉到我面前。被他的深情打動,我接過花束,嗅着花香,雙眼微閉,鄭重點頭,揮手一下將他拉起,我宣布:求婚成功。

下一項議程——抱新娘上轎。他煞緊腰帶,叉開雙腿,用力抱我,不想腳下一滑,我們同時跌倒在冰上,我倆大笑不止。第三項是背新娘入洞房。他費了好大勁,背着我在冰上趔趄着走了幾步,還是以摔倒告終。隨後我們進行滑冰比賽。我自幼頑劣,最愛玩男孩子遊戲,滑冰更是我的拿手項目。但是,在灤河這樣廣闊的冰面上,我的滑行技術,就是小兒科啦,一不小心,就跌了個仰八叉,兒時叫「老娘子入被窩」,好玩又好笑,只能甘拜下風。至此愛人宣布婚禮禮成。

冰上婚禮,多麼浪漫的創意,雖然沒有紅地毯,沒有迎賓曲,沒有嘉賓與親人的祝福。十里河灘是婚禮廣場;寬闊晶瑩剔透的冰面是婚禮大堂;凜冽朔風似優美音樂伴奏,揚起的潔白、細膩河沙遠勝天使撒下的花瓣。啊!亘古灤河賜予我們如此恢弘、瑰麗的婚禮,刻骨銘心,永難忘懷!

時光荏苒,38年彈指間。轉眼我已退休多年。初夏的清晨,陽光明媚,微風習習,朵朵白雲在湛藍的天空,變換着多姿的倩影!嗅着略帶花香的空氣,怦然心動,老伴我倆與好友樂土夫婦相約,結伴來到灤河岸邊,看水、賞景,歡樂游。

驅車直奔河東岸,這裡遠離城市和公路,地域廣闊,樹木茂盛,環境原始,人車稀少,寧靜優雅,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

首先映入眼瞼的,是灤河沿岸高大茂密的柳樹。它們全部朝水的方向傾斜,有的根部裸露在外,枝條垂落水中。它們為鳥兒提供築巢、歇息的場所,也在守護着河堤。

「姐,快看!這棵樹好奇怪,頭頂有個大包。」

順着她手指的方向,我一眼看到,一棵碩大的柳樹,倒下了,根在岸上露,頭在水中立。樹幹粗大,周長達兩米,主冠早已損傷,經多年自愈修復,結成個大大的樹包。樹包兩側,又生出兩枝樹幹,粗壯挺拔,枝繁葉茂。一條小木船,靜靜地依偎在樹旁,水中的魚兒歡快地游來游去。我們為柳樹頑強的生命力感嘆,索性坐在幹上,賞水、納涼,好不愜意。

這時好友又有新的發現,一棵繁茂的桑樹矗立路邊。黑、紅相間的桑葚掩映在碧綠的桑葉中,煞是好看。奔到樹下,伸手摘得兩粒熟透的紫黑色桑葚,急慌慌塞入口中,啊,好甘甜,好味道!

「姐姐呀,髒,洗洗再吃吧。」

「沒事。沒化肥、沒農藥,純天然的,有點塵土不算啥。」

邊摘邊吃,雙手和嘴巴紫紅紫紅的,像只小花貓,真正找到了小時候在桑行摘桑葚、吃桑葚的感覺!

乘車繼續前行,眼前豁然一亮,來到了河水分岔處。這裡水面寬闊,遠處群山蒼翠,巍峨的研山聳立在岸邊;河水雖無大海洶湧澎湃,卻清澈見底,湍湍流淌,大小魚兒成群結隊,嬉戲暢遊;多種水鳥,時而輕輕點水,捕魚捉蝦,時而展翅高飛,空中盤旋;更有多位垂釣者,頭頂烈日,神情專注地靜待魚兒上鈎。

此情此景,令老伴不無感慨地說:「自小在灤河邊長大,父母看管得緊,不讓涉水,成了只旱鴨子。今天,要重拾童趣,撒丫子嘍!」

我們紛紛甩掉鞋襪,高挽褲腿,下到水中。腳踩細沙,拾波螺、找彩石、抓魚蝦,不時地與眾孩童趕蝌蚪、打水仗,玩得真是開心!

灤河,從遠古走來,閱盡萬年滄桑;灤河,從高原峽谷奔來,逶迤千里匯入大海;灤河,母親河,世世代代養育灤河兒女!感恩,灤河,賜給我們豐美的生活和無盡的歡樂!

在此文將要結束的時候,我想用一首小詩作為收尾:

河水蜿蜒納百川,滔滔跌宕入平川。

霞升群嶺春光美,霧鎖叢林鶴影單。

喚醒彩雲織錦繡,呼來好潤桑田。

芳菲沃野憑君抱,兩岸和諧黎庶歡。[1]

作者簡介

霍鳳玲,筆名風鈴。退休公務員,河北省灤州市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