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滋味(臨清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滋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滋味》中國當代作家臨清流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滋味

我喝過酒,懂那種濃烈而辛辣的滋味;

我吃過藥,懂那種苦澀而無言的滋味;

我受過傷,懂那種疼痛而無助的滋味;

我思過人,懂那種寂寞而荒蕪的滋味……

但凡世間走,總會經歷過這些那些的滋味。

但我今天想說說別的滋味。諸如小時候的一點甜味。

其實,小時候的日子,更多是灰白的。只是灰白中的寡淡,已如悠遠的流水,早就漂遠了。那一抹甜卻一直覆蓋在心上。那是元宵或者過年時,媽媽拿出精美的青花瓷碟,放上一半的糖,讓我們蘸湯圓吃。瓷美,糖白,分外素淨端莊,也意味着一種盛宴的儀式。我們象着筆一副水墨一樣,慎重地,小心地,一筆一筆落下去——怕蘸的太多,浪費了;又怕蘸的太少,沒有甜味。於是,湯圓和白糖之間的一場糾纏,化成了記憶中最纏綿的甜蜜。

甜,是孩子渴望的滋味,更是平淡歲月中分外妖嬈的滋味。

還想說一說,一種叫珍惜的滋味。

女兒很愛吃荔枝。平常我不太刻意去買,只是遇見了就會買些回來。常常看見她,吃掉幾個,然後就細心地將其他的包紮好,儲存起來……多日後,我常會發現很多珍藏的荔枝都壞掉了,心下覺得無比可惜。

問她。才知,她是捨不得全吃完,留着明天後天吃。沒想到,結果忘記吃了……

如此的理由,真無法責怪。孩子的珍惜之心啊!

愛一物,是盡情地一享為快;還是儲藏在時間裡,慢慢地甜蜜?

前者的愛,盡興而無節制,只限於今日;後者的愛,更像是心上的滴泉,慢慢地,輕輕地,一點點的滲入,咀嚼,回味,進而延續!

是啊,有些美好不在於盡情的得到,而在於還滿懷着悠遠的期待——不過分滿足自己,看着它們,知道它們屬於自己,現在,還包括明天,後天。多好!

珍惜的心,享受的是一種更加長久的心理滿足。誰說不也是一種美味?

還想說一說,一種憂慮的滋味。

婆婆住院手術了。不算什麼疑難手術。

手術室門外是各種各樣的臉。有的淡然,有的凝重,而小姑卻雙眼紅腫,有哽咽之音……

我細細思量這些面目的因由。有的是例行公事地探望,結局無關;有的是知道手術風險不大,安然等待;而只那些太在乎的兒女之心,卻在這平靜中波瀾起伏……只因患得患失,不願失去啊!

原來,人一在乎,就無法平靜,就會思前想後,糾結在各種細節中不能自拔,生怕哪一個環節疏漏有誤!其實,這些手術哪裡是你能左右的。可是心,卻偏偏沉浸其中,無法自主。

平靜的時光,因人情的投入,就此擁有了上上下下起伏不平的滋味來。

我想,那便是一種最尋常的塵世的味道吧。——心隨境轉,輾轉遷移,欲罷不能。

多少人的一生,就在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上憂擾煩悶了一生。心上扎滿了世事的苔痕。

可我更想說一說一種超然的滋味。

有人說,世間事只有三件:自己的事,她人的事,老天爺的事。

而自己的事,又只有兩件:自己可左右的事,自己不能左右的事。

當一個人,看過太多生死,掙扎過太多際遇,也許會明白,即便是自己的事,有些卻只可聽天命而為。

與其掙扎其中,不得結果,不如放過自己。——敗了,就窮寇之樂;貧了,就以粥養年;失了,就獨享其孤……生命總會有出路。何苦在過程里作踐自己,不得安生呢?《活着》里的福貴,不也活出了坦然?

當然,也最好別去迷戀。

就像《藍色茉莉》中所說:所有命運的饋贈,其實都暗中標好了價格。

總有一天,那些美好的饋贈都要一一交還,並讓你給付出代價。就像恆久的愛情,也要你付出恆久的相思;就像名利的斬獲,也要你付出你裂變的身心;就像美麗的花開,也得要接受慢慢地凋零……生命,無所謂喜,無所謂悲。

因為,總是悲喜與共!

平平淡淡才是真。只因,無所謂可得,無所謂可失吧。

於是,很喜歡《菜根譚》之語:咬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菜根的滋味啊,最是繁華落盡後的一抹淳徹,最是平淡中的一點真味,最是紛繁複雜中的一點超然!

能品菜根,真好!

2014-7-20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