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源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源懷(444~506年),本姓禿髮氏,字思禮,西平樂都(今青海省海東市)人,鮮卑族。北魏時期大臣,太尉隴西王源賀之子。[1]

  • 謙恭寬雅,頗有大度。起家侍御中散,後除雍州刺史,清儉有惠政,督軍討伐蠕蠕,遷尚書令。
  • 孝文帝即位,隨駕南征,歷任司州、夏州和雍州刺史。
  • 宣武帝即位,拜特進、左僕射、車騎大將軍、涼州大中正,封馮翊郡公,奉詔持節巡行六鎮三州,出據北蕃,興兵討伐蠕蠕,遷驃騎大將軍,討伐武興氐族楊集起反叛。 [2]
  • 正始三年,去世,時年六十三,追贈驃騎大將軍、司徒公、冀州刺史,諡號為惠。

基本信息

姓名    源懷 
字號    字思禮
 民族    鮮卑
官職    特進 左僕射 車騎大將軍 涼州大中正     
爵位    馮翊郡公     
追贈    驃騎大將軍 司徒公 冀州刺史     
諡號    惠     
出生地   西平樂都
 出生日期  444年
逝世日期  506年
所處時代  北魏
主要成就  征討茹茹 治理州郡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 謙恭寬雅,有大度。高宗末,為侍御中散。父賀辭老,詔懷受父爵,拜征南將軍。尋為持節、都督諸軍,屯於漠南。還除殿中尚書,出為長安鎮將、雍州刺史。清儉有惠政,善於撫恤,劫盜息止,流民皆相率來還。歲餘,復拜殿中尚書,加侍中,參都曹事。又督諸軍征蠕蠕,六道大將咸受節度。遷尚書令,參議律令。

太和年間

  • 後例降為公。除司州刺史。從駕南征,加衛大將軍,領中軍事。以母憂去職,賜帛三百匹、谷千石。十九年,除征北大將軍、夏州刺史,轉都督雍岐東秦諸軍事、征西大將軍、雍州刺史。

景明年間

  • 景明二年,徵為尚書左僕射,加特進。時有詔,以奸吏犯罪,每多逃遁,因眚乃出,並皆釋然。自今已後,犯罪不問輕重,而藏竄者悉遠流。若永避不出,兄弟代徙。懷乃奏曰:"謹按知制:逃吏不在赦限。竊惟聖朝之恩,事異前宥,諸流徙在路,尚蒙旋反,況有未發而仍遣邊戍?按守宰犯罪,逃走者眾,祿潤既優,尚有茲失,及蒙恩宥,卒然得還。今獨苦此等,恐非均一之法。如臣管執,謂宜免之。"書奏,門下以成式既班,駁奏不許。懷重奏曰:"臣以為法貴經通,治尚簡要,刑憲之設,所以綱羅罪人。苟理之所備,不在繁典;行之可通,豈容峻制?此乃古今之達政,救世之恆規。伏尋條制,勛品已下,罪發逃亡,遇恩不宥,仍流妻子。雖欲抑絕奸途,匪為通式。謹按事條,侵官敗法,專據流外,豈九品已上,人皆貞白也?其諸州守宰,職任清流,至有貪濁,事發逃竄,而遇恩免罪。勛品已下,獨乖斯例。如此,則寬縱上流,法切下吏,育物有差,惠罰不等。又謀逆滔天,輕恩尚免;吏犯微罪,獨不蒙赦,使大宥之經不通,開生之路致壅,進違古典,退乖今律?輒率愚見,以為宜停。"書奏,世宗納之。
  • 其年,除車騎大將軍、涼州大中正。懷奏曰:"南賊遊魂江揚,職為亂逆,肆厥淫昏,月滋日甚。貴臣重將,靡才孑遺,崇信奸回,昵比閹豎,內外離心,骨肉猜叛。蕭寶融僣號於荊郢,其雍州刺史蕭衍勒兵而東襲,上流之眾已逼其郊。廣陵、京口各持兵而懷兩望,鍾離、淮陰並鼎峙而觀得失。秣陵孤危,制不出門。君子小人,並羅災禍。延首北望,朝不保夕。斯實天啟之期,吞併之會。乘厥蕭牆之釁,藉其分崩之隙,東據歷陽,兼指瓜步,緣江鎮戍,達於荊郢。然後奮雷電之威,布山河之信,則江西之地,不刃自來,吳會之鄉,指期可舉。昔士治有言,皓若暴死,更立賢主,文武之官,各得其任,則勁敵也。若蕭衍克就,上下同心,非直後圖之難,實亦揚境危逼。何則?壽春之去建鄴,七百而已,山川水陸,彼所諳利。脫江湘無波,君臣效職,藉水憑舟,倏忽而至,壽春容不自保,江南將若之何?今寶卷邑居有土崩之形,邊城無繼援之光,清盪江區,實在今日。臣受恩既重,不敢不言。"詔曰:"不君不臣,江南常弊,有粟不食,其在斯矣。上天將欲亡之,諸番又願取之,人事天道,孰雲匪會?但以養害,仁者不為。且十月五日,衍軍已達大航,其大傷小亡之勢,久應有決。假令天罰寶卷,衍兵獲進,則衍之主佐,又是亂亡遣孽,皇靈其能久佑之乎?今之所矜者,正以南黔企德,邊書繼至,殄悴之氓,理須救接。若爾者,揚州兵力,配積不少,但可速遣任城,委以處分,別加慰勉,令妙盡邊算也。"以衍事克,遂停。
  • 源懷又表曰:"昔世祖(拓跋珪)升遐,南安(拓跋余)在位,出拜東廟,為賊臣宗愛所弒。時高宗(拓跋浚)避難,龍潛苑中,宗愛異圖,神位未定。臣亡父先臣源賀與長孫渴侯、陸麗等表迎高宗,纂微寶命。陸麗以扶負聖躬,親所見識,蒙授撫軍大將軍、司徒公、平原王。興安二年,追論定策之勛,進先臣爵西平王。皇興季年,顯祖拓跋弘將傳大位於京兆王(拓跋子推)。先臣時都督諸將,屯於武川鎮,被徵詣京,特見顧問。先臣固執不可,顯祖久乃許之,遂命先臣持節授皇帝璽綬於高祖(元宏)。太和十六年,麗息叡狀私書,稱其亡父與先臣援立高宗,朝廷追錄,封陸叡為鉅鹿郡開國公。臣時丁艱草土,不容及例。至太和二十年,除臣雍州刺史,臨發奉辭,面奏先帝,申先臣舊勛。時敕旨但赴所臨,尋當別判。至二十一年,車駕幸雍,臣復陳聞,時蒙敕旨,征還當授。自宮車晏駕,遂爾不白。竊惟先臣遠則援立高宗,寶曆不附;近則陳力顯祖,神器有歸。如斯之勛,超世之事。麗以父功而獲河山之賞。臣有家勛,不沾茅社之賜。得否相懸,請垂裁處。"詔曰:"宿老元丕,雲如所訴;訪之史官,頗亦言此。可依比授馮翊郡開國公,邑百戶。"
  • 又詔為使持節,加侍中、行台,巡行北邊六鎮、恆燕朔三州,賑給貧乏,兼採風俗,考論殿最,事之得失,皆先決後聞。自京師遷洛,邊朔遙遠,加連年旱儉,百姓困弊。懷銜命巡撫,存恤有方,但宜運轉,有無通濟。時後父於勁勢傾朝野,勁兄於祚與懷宿昔通婚,時為沃野鎮將,頗有受納。懷將入鎮,祚郊迎道左,懷不與語,即劾祚免官。懷朔鎮將元尼須與懷少舊,亦貪穢狼藉,置酒請懷,謂懷曰;"命之長短,由卿之口,豈可不相寬貸?"懷曰;"今日之集,乃是源懷與故人飲酒之坐,非鞫獄之所也。明日公庭,始為使人撿鎮將罪狀之處。"尼須揮淚而已,無以對之。懷既而表劾尼須。其奉公不撓,皆此類也。
  • 源懷上表曰:"景明以來,北蕃連年災旱,高原陸野,不任營殖,唯有水田,少可菑畝。然主將參僚,專擅腴美,瘠土荒疇給百姓,因此困弊,日月滋甚。諸鎮水田,請依地令分給細民,先貧後富。若分付不平,令一人怨訟者,鎮將已下連署之官,各奪一時之祿,四人已上奪祿一周。北鎮邊蕃,事異諸夏,往日置官,全不差別。活野一鎮,自將已下八百餘人,黎庶怨嗟,僉曰煩猥。邊隅事鮮,實少畿服,請主帥吏佐五分減二。"詔曰:"省表具恤民之懷,已敕有司一依所上,下為永淮。如斯之比,不便於民,損化害政者,其備列以聞。"時細民為豪強陵壓,積年枉滯,一朝見申者,日有百數。所上事宜便於北邊者,凡四十餘條,皆見嘉納。

正始年間

  • 正始元年九月,有告蠕蠕率十二萬騎六道並進,欲直趨沃野、懷朔,南寇恆代。詔懷以本官,加使持節、侍中,出據北蕃,指授規略,隨須徵發。諸所處分,皆以便宜從事。又詔懷子直寢徽隨懷北行。詔賜馬一匹、細鎧一具、御槊一枚。懷拜受訖,乃於其庭跨鞍執槊,躍馬大呼,顧謂賓客曰;"氣力雖衰,尚得如此。蠕蠕雖畏壯輕老,我亦未便可欺。今奉廟勝之規,總驍捍之眾,足以擒其酋帥,獻俘闕下耳。"時年六十一。懷至雲中,蠕蠕亡遁。
  • 源懷旋至恆代,案視諸鎮左右要害之地,可以築城置戍之處,皆量其高下,揣其厚薄,及儲糧積仗之宜,犬牙相救之勢,凡表五十八條。表曰:"蠕蠕不羈,自古而爾。遊魂鳥集,水草為家,中國患者,皆斯類耳。歷代驅逐,莫之能制。雖北拓榆中,遠臨瀚海,而智臣勇將,力算俱竭。胡人頗遁,中國以疲。於時賢哲,思造化之至理,推生民之習業。量夫中夏粒食邑居之民、蠶衣儒步之士,荒表茹毛飲血之類、鳥宿禽居之徒,親校短長,因宜防制。知城郭之固,暫勞永逸。自皇魏統極,都於平城,威震天下,德籠宇宙。今定鼎成周,去北遙遠。代表諸蕃北固,高車外叛,尋遭旱儉,戒馬甲兵,十分闕八。去歲復鎮陰山,庶事盪盡,遣尚書郎中韓貞、宋世量等檢行要險,防遏形便。謂淮舊鎮東西相望,令形勢相接,築城置戍,分兵要害,勸農積粟,警急之日,隨便翦討。如此則威形增廣,兵勢亦盛。且北方沙漠,夏乏水草,時有小泉,不濟大眾。脫有非意,要待秋冬,因雲而動。若至冬日,冰沙凝厲,游騎之寇,終不敢攻城,亦不敢越城南出,如此北主無憂矣。"世宗從之。今北鎮諸戍東西九城是也。遷驃騎大將軍。
  • 時武興氐王楊紹先之叔楊集起反叛,詔源懷使持節、侍中、都督平氐諸軍事以討之,須有興廢,任從權計,其邢巒、李煥並稟節度。

離開人世

  • 正始三年六月卒,年六十三。詔給東圍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二十萬、布七百匹、蠟三百斤,贈司徒、冀州刺史。兼吏部尚書盧昶奏:"太常寺議諡曰,懷體尚寬柔,器操平正,依諡法,柔直考終曰'靖',宜諡靖公。司徒府議,懷作牧陝西,民餘惠化,入總端貳,朝列歸仁,依諡法,布德執議曰'穆',宜諡穆公。二諡不同。"詔曰:"府、寺所執,並不克允,愛民好與曰'惠',可諡惠公。

人物軼事

  • 源懷性寬容簡約,不好煩碎。恆語人曰;"為貴人,理世務當舉納維,何必須太子細也。譬如為屋,但外望高顯,楹棟平正,基壁完牢,風雨不入,足矣。斧斤不平,斫削不密,非屋之病也。"又性不飲酒而喜以飲人,好接賓友,雅善音律,雖在白首,至宴居之暇,常自操絲竹。[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