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潰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潰散,拼音:kuì sàn,漢語詞語,指被[打垮]]而逃散;指潰敗逃散的人。中文名 潰散 外文名 stampede 拼 音 kuì sàn 注 音 ㄎㄨㄟˋ ㄙㄢˋ 出 處 《舊唐書·竇建德傳》.

潰散 甲午戰爭淮軍潰散
圖片來自百度

目錄

1 釋義.2 出處.3 例句.

釋義

指被打垮而逃散;指潰敗逃散的人。 [1]

出處

《後漢書·卷五八·臧洪傳》:命多作陷冰丸,以投於河。眾遂潰散,和亦病卒。 [2]

例句

1、指被打垮而逃散 《舊唐書·竇建德傳》:「守兵既少,聞 士達 敗,眾皆潰散。」《水滸傳》第一○五回:「賊將 張壽 領救兵二萬前來,被 林沖 等殺其主將 張壽 ,其餘偏牙將士及軍卒都潰散去了。」《三國演義》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卻被 呂虔飛馬趕來,一箭射於馬下,軍皆潰散。章炳麟 《文學總略》:「 曾國藩 又雜鈔經史百家,經典成文,不虞潰散,鈔將何為。」 [3] 魏巍 《東方》第三部第四章:「 郭祥 接到命令:立刻到 蒼鷹嶺 以南的大山里去搜剿一股潰散的敵人。」2、指潰敗逃散的人。《明史·流賊傳·李自成》:「會我兵東返, 自成 乃鳩合潰散,走 平陽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