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濱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湖濱區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游南岸,河南、陝西、山西三省交界處,素有「黃河金三角」之稱,周邊有運城、洛陽、鄭州、西安等大中型城市,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縣級行政區,隸屬三門峽市管轄,是三門峽市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北隔黃河與山西省平陸縣相望,西、北、南三面為黃河和青龍澗河環抱,狀若半島,又因瀕臨三門峽水庫,故名湖濱。湖濱區總面積164平方公里。 轄3個鄉、48個行政村,7個街道。截至2016年,全區總人口33.22萬人,其中城市人口26.5萬人。
2019年9月20日,獲得全國綠化模範單位榮譽稱號。[1]
目錄
地理環境
地質
湖濱區位於華北地台的西南緣,在區域構造位置上處於華熊上元拗褶帶上、崤山和黃河的地塹之間。地質構造體系屬於"祁連山一呂梁山一賀蘭山"山字型構造的前弧,同時又屬於三門峽盆地的一部分。三門峽古盆地形成於8000萬年前的中生代末期,受新華夏系的太行山隆起帶及秦嶺東西向構造體系的複合控制,這兩大構造體系的發生、發展及複合,同時影響和規定着盆地的發生、發展和演化。盆地南北兩側為斷裂控制,南緣為華山斷裂的東延部分。北緣為中條山南坡斷裂,形成了南深北淺的半封閉的對稱性斷陷盆地。其基底的構成為前震旦系變質岩、震旦系的海相沉積地層,石炭、二迭系煤系地層,中基性噴出岩及各時代的侵人體。在盆地中存在着溫塘古島和磁鍾古陸,兩者近東西向遙相對應,兩古陸梁將盆地分成四個凹陷,其中磁鍾古陸北側為東坡凹陷,南側為交口凹陷,野鹿凹陷最深,沉積厚度達2800米。距今約200萬年,由於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湖濱區開始抬升,湖盆結束,河流貫穿,階地發育,並且至今該區仍處於上升時期。
地貌
湖濱區地處黃土高原東部,系豫西丘陵山區,海拔高度在300~923米之間,南為秦嶺支脈,西、北、東為中條山支脈。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東北部最高點櫻桃山。海拔923米,西南最低點是青龍澗河人黃河口處,海拔300米。
湖濱區地形概括為"兩嶺(富村嶺、磁鍾嶺)一山(高廟山)一道川(青龍澗河川)",由東北向西南依次為山地一丘陵一澗河谷地一黃河階地。區內中山21座,峁粱48個,大小溝系113個。地貌分四種形態:山區面積9.23萬畝,占30.1%;丘陵5萬畝,占16%;河川緩坡地12.2萬畝,占39.9%;河川地4.5萬畝,占14%。耕地多分布在400~600米高程,林地、牧地在600~850米之間。
氣候
湖濱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暖、夏熱、秋涼、冬寒,一年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陽光充足,但降水少而不均,風多,氣候乾燥,地區差異性比較大。
春季在3月下旬後期開始(候平均氣溫10~22℃),長56天;夏季在5月下旬初開始(候平均氣溫高於22℃),長103天;秋季在9月上旬初開始(候平均氣溫10~22℃),長66天;冬季在11月上旬後期開始(候平均氣溫低於10℃),長140天。冬季最長,夏季次之,春、秋較短。
光照
日照 歷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54.4小時,日照率為53%,最多日照時數為2533.7小時(1965年),日照率為58%,最少日照時數為1975.7小時(1964年),日照率為44%,相差558小時。在5月到8月農作物生長的旺盛季節日照充足,各月日照時數都在200小時以上,日照率在55%以上,2月到6月遞增,6月到次年2月遞減。
氣溫
歷年平均氣溫為13.9℃。1961年為最暖年,年平均氣溫為14.6℃;1964年為最冷年,年平均氣溫為13.1℃。年極端最高氣溫出現於1966年6月21日,氣溫為43 2℃;年極端最低氣溫出現於1958年1月16日,氣溫為-16.5℃。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氣溫為26.7℃;最冷月為元月,月平均氣溫為-0.7℃。月平均氣溫變化趨勢為:1月到7月遞升,8月到12月遞減,3月到4月升溫最快,11月到12月降溫迅速。
降水量
根據1957~1980年觀測資料統計,歷年平均降水量為554.9毫米。但年際變化大,降水量最多年份是1958年,為828.5毫米,最少年份是1969年,為388.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87.8天,最多達126天。日最大降水量在1957年7月17日,為123.3毫米。年降水量在480毫米以上的保證率為83%,500毫米以上的保證率為67%。降水時間分配是:春季(3~5月)平均降水量為118.4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21.3%;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為260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46.9%;秋季(9~11月)平均降水量為159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28.7%;冬季(12~2月)平均降水量為17.5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3.2%。一年內月最大降水量出現在7月份,平均降水量為119.6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21.6%;月最小降水量出現在1月份,平均降水量只有5.1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0.9%。降水集中於6~9月份,這4個月平均降水為342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61.6%。從正常年份看,降水基本可滿足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但是年際差大,年內分布不均勻,特別是冬春缺雨,伏早嚴重,秋季雨量集中。
河流
黃河
自陝州風景區西邊入境,由西向東,從湖濱區境北部沿崖底、會興、高廟三個鄉,到三門峽下游出境,其間總長3l公里,坡降1‰。該河段多彎曲,寬窄不同,一般河寬約500~700米,蓄水以後河面寬1~3公里不等。不受洪水影響時,常流量水深2~4米;受洪水影響時,一般較大洪水水深可達10~15米;非汛期蓄水運用,壩前水深可達20~26米。此處黃河水文情況變化較大,洪枯水最大變化幅度可達數百倍之多。較大瞬時流量為8900立方米/秒(1977年8月7日),較小瞬時流量為85立方米/秒(1974年6月18日),最小流量在關閘蓄水時為0,歷史上最大瞬時流量為36000立方米/秒(清道光二十三年),為千年一遇,洪痕高程為306.5米,其次是1933年8月10日,為22000立方米/秒。年徑流量以1964年最高,為685.3億立方米,最低的是1928年的200.9億立方米。
青龍澗河
即《水經注》所稱橐水,分東青龍澗河和南青龍澗河。南青龍澗河較長,發源於陝縣店子鄉十八盤的南部及摩雲嶺西張村鄉內的葫蘆峪,流經西張村、店子、菜園三個鄉和湖濱區交口鄉的南梁、北梁、楊家溝、侯家溝、朱家溝等村。東青龍澗河發源於陝縣張茅鄉的瓦山溝,流經張茅、東凡兩個鄉和湖濱區馬家店、蘆家店等村。二澗至交口鄉的交口村匯合後,自東南向西北,流經湖濱區交口鄉的侯橋、野鹿和崖底鄉的斜橋、東賀家莊、西賀家莊、師家渠、家王莊、向陽、三里橋等村,於陝州風景區西注入黃河。
青龍澗河全長45公里,流域面積415.3平方公里,流經湖濱區23公里,其中南澗6公里,東澗9公里,合流後8公里。幹流平均坡降為12.5‰。青龍澗河河床寬窄不等,最窄處30米,最寬處300米左右。該河冬春兩季,水量較少,最小流量為0.3立方米/秒,盛夏汛期,河水暴漲,歷史上最大洪峰出現在1914年,流量為2740立方米/秒,歷時四至六小時,1938年的一次流量為1183立方米/秒,1982年8月2日為2024 48立方米/秒。
資源
周邊地區資源豐富,截至2010年,已探明的礦產共66種,占河南省前三位的有31種,潛在經濟價值達3000億元。已開發利用的27種,其中黃(黃金)、白(鋁)、黑(煤炭)是三大優勢礦產資源。水力、電力、煤炭等能源供應充足,形成五大工業基地:一是能源基地。黃河年過境水量300億立方米。截至2004年,電力裝機容量已達154萬千瓦,2005年將達到256萬千瓦。湖濱區企業生產、生活用電暢開供應。二是煤化工基地。煤炭生產能力為年產1400萬噸。三是黃金生產加工基地。黃金年產量在40萬兩左右,位居全國第二。四是鋁工業基地。鋁礬土資源十分豐富,電解鋁生產能力22萬噸,氧化鋁生產能力在220萬噸以上。五是林果生產加工基地。三門峽是全國著名的蘋果產區,利用豐富的果品資源,建成了一批果汁、板材企業。
交通
境內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310國道、鄭西客運專線貫穿東西、209國道、三(門峽)洛(寧)公路縱穿南北,東距洛陽機場115公里,西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220公里,北據運城機場約50公里。黃河水運直達潼關,區域內城鄉公路連接成網。
人口民族
人口
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湖濱區總人口198569人。其中男性103353人,女性95216人,男女比例為108.6:100;城市人口112692人,占湖濱區人口的56.8%,農村人口85877人,占湖濱區人口的43.2%;總戶數51666戶,平均每戶3.59人。
民族
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湖濱區總人口198569人,其中,漢族人口196276人,占湖濱區總人口的98.85%;各少數民族人口2293人,占1.15%。在各少數民族人口中,回族1703人,占總人口的0.86%;滿族439人,占總人口的0.22%;蒙古族48人,占0.02%;壯族38人,占0.019%;朝鮮族25人,占0.01%,其餘藏族18人,維吾爾族、土家族各6人,苗族4人,彝族、白族各2人,納西族、毛難族各1人。
經濟
2004年,湖濱區實現生產總值15.3億元,比上年增長1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76億元,增長10.7%;第二產業增加值4.09億元,增長26.2%;第三產業增加值10.5億元,增長10.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0.71億元,一般預算支出1.3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6.6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1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92萬美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741元,人均生活費支出2150元。
第一產業
1956~1957年,湖濱區農村實現農業合作化,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發展。1958~1978年,由於大躍進、人民公社、高指標、瞎指揮等一系列"左"的傾向影響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擾,農業生產受到挫折,發展緩慢。1978年以後,糾正了長期存在的"左"傾錯誤,對農村經濟體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進人了全面發展的新時期。35年來,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科學技術有很大發展,農作物產量成倍增長。1990年與1956年相比,糧食種植面積增加3.8萬畝,增長54.3%;總產量增加1886.9萬公斤,增長2.5倍;畝產增加135.6公斤,增長1.3倍。油料種植面積增加較多,產量增長幅度更大,1990年與始有統計記載的1962年相比,面積增加1.55萬畝,增長38.8倍;總產量增加195.15萬公斤,增長300.2倍;畝產增加106.7公斤,增長6.5倍。蔬菜生產1990年與1956年相比,面積增加近千畝,增長27%,總產量增加2591.2萬公斤,增長4倍;畝產增加5430.4公斤,增長近3倍。
第二產業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會興鎮辦起染坊、木匠鋪、糖坊等手工業作坊。民國10~35年(1921~1946年),會興鎮先後辦起彈花房、捲菸廠、鐵匠鋪、酒廠等手工業作坊。至三門峽工區建立以前,轄區少部分手工業社組,不僅生產條件差,設備簡陋,而且產量有限。1956年4月,建立三門峽工區,當年組辦手工業社(組)12個,從業人員872人。1957年建立三門峽市後,轄區工業迅速發展,當年建工廠3家,加上手工業社組,有工業企業15個,總產值235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616萬元的38.1%。
1961年後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鋼鐵廠、鑄造廠、水泥廠、玻璃廠、化肥廠、鋁廠、煉鐵廠等停辦,部分企業由國營轉為集體經營,年底有42個工廠,工業總產值為2189萬元。1965~1973年.先後興建和擴建大中型工廠7個:河南第二印染廠、河南第二紡織器材廠、會興棉紡織廠、中原量儀廠、三門峽鋁廠、三門峽礦山機械廠、河南農藥廠。在此期間,還興建了鑄造廠、油泵修配廠、長征電器廠、造紙廠、針織廠、燈泡廠、製藥廠,1970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4530萬元,比1965年的1306萬元翻三番多。1975年,工業總產值增加到20448萬元。1976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干擾,工業總產值下降到15737萬元,下降23%。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認真貫徹執行國民經濟"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加快了工業發展的步伐,1978~1980年,連續三年無經營性虧損。1985年,原三門峽市工業企業發展到113家,職工3.35萬人,總產值45814萬元(1980年不變價),擁有固定資產原值86867萬元。工業企業中,全民所有制企業43個,集體所有制企業70個。
1986年建區時,區屬工業只有8個小企業。職工135人,年產值54萬元,固定資產13萬元。經過整頓、改革和發展,至1990年底,區辦工業企業達到41個,職工1151人,年產值1575萬元,固定資產945萬元。
1986年後,駐區市以上所屬工業發展較快,新建、擴建了一批工業項目,建成了中原黃金冶煉廠、電熔剛玉廠、三門峽鋁廠鋁箔分廠等,至1990年,企業發展到102個,總產值(1990年不變價)103946萬元。
2010年,湖濱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增加值、利稅分別增長46.6%、54%和8.2%,產銷率達98.2%,綜合效益指數為129.1。工業園區框架拉大,新建成項目4個、完成投資1.61億元,在建、續建項目13個、計劃投資7.13億元,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兩大集團不斷壯大。湖濱果汁公司率先成為中國果汁行業和全市第一個境外上市公司,被列入全省「百戶重點工業企業」、外商投資「雙優」企業和外商投資「十大高出口創匯企業」。河洛板業東廠區5個項目、7條生產線全部建成投產,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外經外貿取得新成績。2010年吸收利用外資增長44.7%,出口創匯完成1600萬美元。
第三產業
湖濱轄區陝州故城,歷史上位於水陸要道,至民國初年,城內尚有轉運公司、貨棧、過載行、駱駝場、馬車店等服務行業數10家,東西南北四大街道,店鋪林立,生意興隆。會興鎮在清末至抗日戰爭前已是境內一個較大的集鎮,為山西潞鹽集散地,每年運往洛陽、臨汝等縣的潞鹽達5萬多噸,同時山西省晉南地區數十個縣大量的土特產品和群眾所需要的日用雜貨等物資,都經這裡集散,成為方圓百里的物資集散中心,市場日漸繁榮,居民約有3千餘人,大小店鋪40餘家,其中,鹽商9家,雜貨過載行10餘家,車馬店4家,棉花行1家,百貨、碎貨商15家,還有妓院。抗日戰爭期間,商業逐漸衰落。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會興為陝縣第七區所在地,區供銷社設有百貨、日雜等門市部,在各大自然村設有代購代銷點和個體戶的流動貨郎擔,會興街私人店鋪有29家,市場日漸繁榮。
為了支援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1956年4月,洛陽行署在會興東街設立零售公司,並在會興、大安、史家灘、馬家河等地設置國營商業網點29處,加上原會興的公私合營商店、合作店(組)、經銷、代銷點以及會興供銷合作社的9個購銷點,湖濱區共有商業、服務網點83個,商業服務人員305人。
1957年三門峽建市,商業市場由會興遷往新城。在"支援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第一"的方針思想指導下,抽調240餘名人員,分赴全國30餘個城市和地區,積極組織貨源,保證了供應。
1958年,"左"的指導思想導致商業經營活動脫離實際,實行大購大銷,盲目採購,加上經營管理不善,庫存有問題商品多,當年純購進7873萬元,純銷售4376 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加527%和264%,年末庫存商品3247萬元,比上年增加210%。"大躍進"時期,轄區商業損失2200萬元。
由於受"大躍進"影響,1961~1963年企業連年虧損,市場上糧食、副食品、蔬菜及部分日用品緊缺,供應量下降。從1961年起,貫徹"商業工作一百條"和《關於商業工作的規定》,對商業機構進行了整頓和清理,積極開展購銷業務活動,搞好經營管理,同時部分商品採取憑票供應、高價供應、議價供應、特需供應等臨時措施。1964年,商業扭轉了虧損局面,盈利29萬元。1965年純銷售1777.1萬元,盈利60.1萬元。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極左路線的干擾破壞,經營管理混亂,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下降,市場供應越來越緊張,商店內外排隊買東西的人日有增加,爭購現象嚴重,轄區商業發展緩慢,到1976年,商業網點127個,職工1304人,商業總銷售為2691.6萬元。
1977年以後,立足改革,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推行各項經營承包責任制。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貫徹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方針,通過多渠道、多層次的經營方式,使轄區商業空前發展和壯大,到1990年,轄區國營、集體商業飲食服務網點發展到391個,職工6356人,商品銷售總額47478萬元。另有個體商業飲食服務攤點2198個,3338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7064萬元。 201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2.5%。
旅遊景點
現存文物古蹟30餘處,其中,4A級旅遊景區1處,3A級景區3處,2A級景區8處,珍貴文物1.7萬餘件。西安秦始皇兵馬俑聞名海內外,然而三門峽虢國車馬坑比兵馬俑還要早600年。2003年虢國車馬坑博物館榮獲「全國十大精品博物館」稱號。陝州城遺址內的古建築寶輪寺塔,是我國現存古代四大回音建築之一,比北京天壇回音壁早358年。
三門峽黃河大壩
三門峽大壩即三門峽黃河大壩。黃河三門峽大壩風景區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三門峽黃河大壩北鄰山西省,西鄰陝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三門峽黃河大壩距市區不足20km,工程於1957年4月破土動工,僅用了約4年時間就使大壩主體工程基本竣工。三門峽黃河大壩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三門峽黃河大壩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大壩是AAAA級旅遊區(點)。距三門峽市區14公里,車程17分鐘。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
黃河古棧道
黃河古棧道位於三門峽大壩下游北岸緊靠黃河的陡壁懸崖上,共有兩條。一條離河面較高,一條離河面較低,都是緊挨着石壁的衝擊處開鑿的。黃河古棧道不僅是古代黃河縴夫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而且也是研究我國東西交通史和黃河漕運史的珍貴文物。
虢國博物館
位於三門峽市區北上村嶺,是在取得驚世發現的虢國貴族墓葬群的中心區域建設起來的一座綜合性、全面展示虢國文化的博物館,由虢國春秋、虢國出土文物展、梁姬墓出土文物展、虢國車馬坑展幾個專題展館組成。虢國貴族墓葬群總面積58萬平方米 ,在經文物部門鑽探的14萬平方米內,共有各種貴族墓葬142座。 其中,大中型墓葬19座 ,車馬坑12座,其它種類的祭祀坑50餘座。在已發掘清理的9座墓葬中,有國君墓2座,太子墓1座,姬妃墓1座,車馬坑2座。 共出土銅、鐵、玉、石、金、陶、木、皮革、麻布等九大類文物17000多件。其中出土的大型青銅禮器200餘件,大部分鑄有銘文。綴玉面罩被確認為春秋戰國「瞑目」的祖型。玉組串飾為漢代金縷玉衣的前身。出土的八件甬鍾是西周晚期墓葬發掘中唯一完整的一套。由十二件金器組成的黃金帶飾為周代考古中所罕見。大量珍貴兵器,尤其是玉柄銅芯鐵劍的出土,被確認為我國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它的發現將中國冶鐵的年代上溯了—個多世紀,堪稱「中華第一劍」。
陝州風景區
1985年,原三門峽市政府開闢陝州老城風景區。經歷年建設與經營,已初具規模,成為容山水自然風光和園林景致為一體的遊覽地,野趣盎然,每到黃河蓄水季節,為湖水環圍,碧波萬頃,水光山色相映,景色宜人。風景區南北長6公里,東西寬2.5公里,總面積1.5平方公里,有效使用土地面積為2070畝,水面約18000畝。已綠化面積88萬平方米,存活樹木70萬棵,計有針葉類喬木17個品種,落葉喬木25個品種,花灌木27個品種,果樹11個品種,藤科3個品種,在這些品種中有一些珍貴樹種,如銀杏等。還對寶輪寺塔進行了整修加固,新建博物館1座、"黃河游"石碼頭和簡易碼頭各1座、兒童遊樂園1個、景亭5座、花壇3座、長1120米寬6米的混凝土主幹道,鋪水泥路面1800平方米,聯接各景點的基礎路面已形成,長約6000米,至1990年底,已接待中外遊客80萬人次,成為黃河旅遊熱線遊覽區之一。
會興渡口
位於會興村北約一公里黃河南岸,渡口以村名。渡口對岸為山西省平陸縣古茅津堡,有茅津渡。東漢末年,亡國之君漢獻帝劉協。由此倉皇北逃。辛亥革命中,秦隴豫復漢軍兩次東征,一部渡河占據茅津,在兩渡附近與清兵激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該渡是轉移中共地下黨員保存革命力量的要津。1947年8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陳、謝大軍從濟源長泉渡至茅津渡之間過黃河。從茅津渡過河的大軍乘油包從會興渡口附近的王官渡上岸,過了三天三夜。1960年,為搶救平陸61個階級弟兄,老艄公王希堅曾在此處夜渡求藥,打破自古黃河不夜渡的慣例。歷代山西潞鹽入豫,多由此擺渡。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重視會興渡口的建設,先後修築了至渡口的柏油公路和碼頭。現會興渡口設三門峽航運公司,有1號低水位和2、3號深水位碼頭3個。102噸雙主機木質輪渡船1隻和鋼殼雙主機駁船兩隻,年客運量181.4萬人次,輪渡車輛1萬多輛,貨運周轉量200.3萬噸公里,為黃河中游最大的機動船舶渡口。此渡形勢險要,河景壯觀,為古今遊覽勝處,"茅津晚渡"為陝州八景之一。
甘棠苑
甘棠苑,鐘鼓樓,建於陝州風景區內原陝州古城的北大街,占地12000餘平方米,是一處在原遺址上重建的、集人文景觀與園林藝術為一體的旅遊景點。
鐘鼓樓
鐘鼓樓,又稱譙(qiao)樓,始建於唐,跨街而建,氣勢恢弘。樓下是用大青磚砌起的大拱門,樓上有鼓,系古代「晨鐘暮鼓」敲擊之用。在鐘鼓樓的匯面是書法家啟功親筆題寫的「鐘鼓樓」和范曾題寫的「雲浮千秋」;背面是范曾題寫的「旺山萬古」,兩邊是由著箱作家賈平凹書寫的楹聯:「世長勢短奠以勢欺世,人多仁少須以仁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