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湖北文理學院附屬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湖北文理學院附屬中學一路走來的附中人1958年,轟轟烈烈的新中國建設時期,襄城區運動路誕生了一所嶄新的學校,湖北文理學院附屬中學的前身——襄陽師專附屬中學。

辦學理念

辦學宗旨:先成人後成才辦學目標:非精英可成才辦學思路:堅持揚長避短,錯位發展,創差異化、特色化校

校訓

立德、立功、立言、立人校

校歌

《守望》附中精神: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勇於闖創的創業精神;團結協作、榮辱與共、敢於拼搏的團隊[1]精神;敬業盡責、愛生愛校、甘於吃苦的奉獻精神。

草創之初,附中沒有校長,襄陽師專只是委派了肖肅同志為學校負責人,全校僅有2個班,105名學生,教職員工8名。然而,附中從創業初期就顯示了她對卓越成就的執着追求:3年後學校開齊了三個年級6個班的初中課程,教職員工24人,學生312人,實現了規模翻番。1961年的首屆畢業生即在全市中考中勇奪城區全部六所中學第一名,可謂雛鳳清於老鳳聲。

發展歷程

1962年,襄陽師專撤銷,附中正式移交襄樊市管理,更名為襄樊市第七中學,並搬遷到襄城區民主路校址。

1978年8月,伴隨着改革開放的腳步,附中緊隨恢復的襄陽師專一同恢復辦學,全校只有五個教學班,96名學生,其中小學44人,初中52人。全校教職工僅13人,(其中有6名同志是從林業工人中抽調出來的臨時代課教師),學校房屋建築面積只有420平方米,校內沒有一套課桌凳和辦公桌椅,學生都要從家裡自帶桌凳上課。學校負責人只有教導主任兼黨支部書記隋桂馥。

老一代附中人,在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在貧瘠的山溝中艱難起步:1979年秋開辦了一個高中班,招收高一新生17人;1981年秋季正式組建了領導班子,孫益勇任校長,隋桂馥任黨支部書記,厲齊華任教導主任;1984年6月,由襄陽師專等六家單位集資建起了面積達316平方米的新教學樓,學校總建築面積增至736平方米,學校由陸天衷任校長,隋桂馥任黨支部書記,厲齊華、代習哲、王開成任教務主任和副主任,教職工達到27人。

1985年秋季,因師資緊張,襄陽師專黨委決定停辦附中高中班,當年小學在校人數已達228人,中學在校人數已達113人。

1986年8月至今,襄陽師專黨委開始對附中幹部進行正式任命,並以中共襄陽師專委員會文件下發。1987年開始,附中劃撥為財政獨立單位。

1993年附中發展達到小高峰:學校服務[2]範圍達到8平方公里,服務人口4000人,占地面積發展到8000平方米,校舍面積增至2450平方米,固定資產達到15萬元(不含房產)。學校擁有十二個教學班,配有物理、化學、生物等實驗室、電教、音樂、美術、微機等專用教室和圖書資料室,教職員工增至47人。

新一代附中人大膽開拓,學校發展向規模化邁進:2002年8月,原襄樊學院後勤集團創辦附屬高中;2003年3月,附中正式恢復1986年停辦的高中,並接管建華路的附屬高中;2004年8月,原襄樊學院校區調整,學校分別從建華路和隆中搬遷到盛豐路校址辦學;2005年7月,學校先後接管電大附屬中學、航空609所子弟學校,並整體接收襄北監獄子弟學校學生;2006年5月,學校接管原襄樊職業技術學院附屬中學;2007年8月,學校接管機電學校的峴山高中……校園占地面積已達7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60000多平方米。教職工82人,年在校學生已達2500餘人。

2010年6月,襄樊學院與市政府簽署移交協議,附中正式移交市教育局直接領導。

2012年9月,附中正式更名為湖北文理學院附屬中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