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湊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湊城是日本室町時代出羽國土崎港(秋田縣秋田市)曾經存在的一座平城

介紹

湊城的興建時期不明,按後世的文書,明治期間的《秋田沿革史體制》則認為是在永享8年(1436年)由安藤康季於將軍野(土崎以東的遼闊平原,現在是住宅)的西北方建成。另外,城池原本可能是現在的寺內後城(秋田城以西,以前雄物川對面的小山丘),這樣的話湊城應該是屬於平山城。然而,至少可以得知湊城在慶長9年(1604年)由佐竹義宣廢棄時,城址是位於現在的土崎神明社,根據實地考古調查亦發現安土桃山時代的城池遺跡[1]

應永2年(1395年),十三揍的下國安東氏一族安藤盛季之弟安藤鹿季,取代上國安東氏入主土崎湊,但是居城所在不明。後來,鹿季自稱湊氏和秋田城介。其後,湊安藤氏(亦稱為安東氏)代代管治土崎湊,另一方面下國安藤氏的盛季卻不敵於南部氏而敗走蝦夷地,後來盛季的繼任人安東政季受湊安東氏的邀請,移師至檜山(秋田縣能代市),其子安東忠季開始,代代被稱為檜山安東氏。

其後,湊安東氏的安東堯季在未定繼任人的情況下死去,作為宗家,亦是堯季女婿的檜山安東氏當主安東愛季為了統一兩家,安排其弟安東茂季入主湊安東氏。對此,湊安東氏的部分國人眾並不滿意,繼而舉兵,後來由愛季鎮壓,並且成功統合兩家,當時安東氏仍然是以檜山城為據點。愛季死後,由其子秋田實季繼任家督,雖然其後茂季之子安東通季謀反,但是實季最終取得勝利,成功鞏固於秋田郡的支配地位,這一連串戰事是為湊騷動。

其後,實季將據點由檜山城移至湊城,並且在慶長4年(1599年)大規模改建湊城。這次改建使用的材料、費用和日數等等均有詳細記載,與全新興建相比,幾乎沒有分別。按江戶時代中期的資料記載,記錄了湊城的遺址和城門的位置,並且描述城池是建有雙重護城河的平城。慶長6年(1601年),城池改建完成,實季卻在翌年被移封至常陸常陸宍戸藩,而佐竹氏的佐竹義宣則轉封至秋田,成為久保田藩首任藩主。

然而,由於佐竹氏原本是領有54萬石的大名,是安東氏的約10倍,因此湊城對於佐竹氏來說太過細小,能夠擴建的部分亦不多。最終義宣在慶長9年(1604年),移師至於久保田神明山新建的久保田城,並且廢棄湊城。元和6年(1620年),土崎神明社在城址的5遴址建成。由於湊城原本是平城,在城池被廢棄後信殘餘的土地成為當地居民的屋敷,建立土崎湊在江戶時代繁榮的基礎。

交通

沿JR奧羽本線土崎站下車,徒步約3分鐘便可到達於湊城遺址興建的土崎神明社。

參考文獻

  1. 「秋田市湊城跡-秋田都市計畫道路事業(土崎駅前線)に伴う発掘調査報告書(平成17年度調査區)」報告書抄録ほ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