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遊覽杭州灣跨海大橋(李洪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遊覽杭州灣跨海大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遊覽杭州灣跨海大橋》中國當代作家李洪訓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遊覽杭州灣跨海大橋

2011年7月26日,吃過早飯,俞師傅開車帶着我們(岳父、我們一家3口、在北京的小妹及外甥女和二內弟媳、侄子,還有大內弟的孩子)9個人,從上海閔行出發,向杭州灣跨海大橋方向駛去。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杭州灣跨海大橋入口的收費站。辦了過橋手續,車就上橋了。聽俞師傅講,他也是第一次來呢。他介紹說這座橋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谿水路灣,全長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總投資約118億元,主要資金來自浙江省地方政府和江民營企業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縮短了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120公里,是國道主幹線——同三線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2003年11月14日開工,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車。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設計使用年限100年。

俞師傅還說大橋完全是咱中國人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投資、自行建造的,工程創6項世界或國內之最,用鋼量相當於7個「鳥巢」,用混凝土量相當於10個國家大劇院,可以抵抗12級以上颱風。大橋的護欄為彩虹7色,每種顏色覆蓋5公里,自慈谿到嘉興海鹽分別為紅、橙、黃、綠、青、藍、紫。

坐在車上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大橋下面海水洶湧澎湃,使人有「長橋臥波」的美感。大橋在海面上有4個轉折點,整座大橋平面為S形曲線,上下起伏,總體上看線形優美、生動活潑。從側面看,在南北航道的通航孔橋處各呈一拱形,具有了起伏跌宕的立面形狀。

從南航道往南1.7公里,距離南岸大約14公里處,有一個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海中平台。該平台在施工期間,將作為海上作業人員生活基地,海上救援、測量、通信、海事監控平台。大橋建成後,這一海中平台則是一個海中交通服務的救援平台,同時也是一個位置極佳的旅遊休閒觀光台。平台上有一高高的觀光塔,既可俯瞰波濤洶湧的大海,飽覽海上風光,也可以一覽大橋優美的雄姿。我不由得聯想起每年一次那氣勢磅礴來勢兇猛無比壯觀的錢塘江大潮,正是由杭州灣一浪高過一浪的潮水由外向內匯集而成!

除此之外,我們在兩岸還看到許許多多的風力發電裝置,有條不紊地分布在大橋的左右,它們正在不停的旋轉,成為這裡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

下了車,乘遊輪到對岸的一個小島上玩了玩,天也熱,人也累,肚子也餓了,趕緊找地方吃飯。

返回時,我們坐船從南向北直奔嘉興海鹽鄭家埭方向,在船上大家感受到了大海的洶湧澎湃和無比廣闊!向船尾看:它後面拖起了一道長長的波濤,眼前南面的那些海島漸漸地向我們遠去,變得越來越小,大橋也離我們越來越遠,變得模糊不清。

別了,杭州灣跨海大橋![1]

作者簡介

李洪訓,河南西峽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