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游紫陽縣文筆山公園(劉宏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游紫陽縣文筆山公園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游紫陽縣文筆山公園》中國當代作家劉宏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游紫陽縣文筆山公園

紫陽縣城,位於大巴山區,漢江北岸。雖深處巴山腹地,但交通便利,水有漢江、任河穿境而過,陸有襄渝鐵路、包茂高速穿行其間。紫陽縣城很小,僅有一條名為「紫府路"的三、四公里長街環繞縣城,因此三十年前賈平凹先生曾在遊記作品《紫陽城記》中將其小稱之為「斗城」;紫陽縣很有名,因盛產紫陽富硒茶而曾被已故的陳雲的夫人、著名的營養學家于若木先生推崇備至,如今的真硒礦泉水也被作為人民大會堂、省政府賓館用作招待外賓的飲品之一;紫陽的民歌很獨特,其代表作巜郎在對門唱山歌》曾被拍成電影而廣為傳播;紫陽很有文化底蘊,相傳道教南宗五祖張伯端曾隱居紫陽洞並著《悟真篇》,其縣名也取自張伯端被清世宗敕封為「大慈圓通禪仙紫陽真人"之名號,是全國唯一以宗教人物之名命名的縣城。近二十年來,更有以李春平、張宣強等一批紫陽籍為代表的作家群體馳騁西部文壇,佳作不斷,而令人刮目相看。

前幾年,該縣為弘揚道教文化,推進旅遊養生業發展,借紀念置縣五百周年之機,在縣城之南,漢水之陰,依山興建了一座規模宏大以道教養生文化為元素的文筆山公園。公園建成後,我因工作關係,曾幾次到紫陽,因公事繁忙,來去匆匆,雖乘車側而過或隔江遠眺,但一直未登臨,一賭其真容,心甚嚮往。盛夏周末,因私事再赴紫陽,偶得空閒,欲了心愿,逐一人獨往,一探究竟。

也許是天意,我前一天預訂賓館,剛好在縣城廣場附近,臨街向南,可眺望公園之全貌。早上六點多,天剛曉,我醒後起床,拉開簾窗,站在窗前,遙望文筆山,之見漢江對面文筆山雲霧瀰漫,山頂的平日清晰可見約紫陽閣如掛在天空的盞燈籠的若隱若現,更增加了我的好奇與嚮往。看天氣陰暗不定,不似昨晚天氣預報有暴風雨的樣子,我抱着不想打擾的他人的想法,即決定乘早沐風獨游文筆山公園。

從縣城步行至江邊紫陽港,穿紫陽大橋,南行約兩公里,即至文筆公園山下。我到時還不到七點半,或許是酷熱難耐的緣故,但公園裡晨練的人差不多己返回,所剩了了無幾,故那天我差不多也算是天馬行空、獨來獨往,就索性慢慢行走,在空寂無人的公園裡,也體驗一回孤寂的道教修行生活。公園依山而建,呈階梯台狀分布,占地1300畝,由太極健身廣場、道教誠信廣場、山頂觀景廣場三部分組成。據說上到山頂紫陽閣需至少登六七百個台階,即使平時,上山也得一身汗,是居民晨練健身之最佳選擇。山門為一仿古牌坊建築,雕樑畫棟,門楣上書「文筆山公園"幾個鎦金大字熠熠生輝,入門拾級而上,對面有一影壁,中央「二龍戲珠"浮雕活靈活現,兩側有"紫氣東來、陽光普照"兩句嵌字聯,道出紫陽縣名及公園特色。

緩行數拾台階而上,即是太極健身文化廣場,廣場占地6000平米,廣場中央地面是大理石拼接的巨型陰陽太極圖,南面兩側是介紹紫陽真人張伯端修道經歷及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等人傳道事跡浮雕牆。另有,紫陽籍作家李春平撰寫的巜紫陽賦》和《真人傳》。據說,平時早、晚在此跳廣場舞的人很多,那天我去時,正有幾位老者仍在氣定神閒的練太極拳,算是印證了修建太極健身文化廣場的初衷與作用。

游罷健身廣場,側身繼續沿台階上行百餘米,就是我們常遙見而不可及的紫陽道教誠信廣場,仿佛是在考驗每個朝拜者的誠意,上得廣場我己累的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心臟突突的跳,兩腿似鉛沉重而懶得邁步,急忙找了傍邊的座椅坐下,抽了根煙喘息了片刻,待稍稍平復後,才細心欣賞周圍的景色並虔誠地環繞真人雕像四處看了看。只見,四周群山環抱,雲霧繚繞,塔松挺拔,文竹蒼翠,曠野無人,唯蟬嘶鳴,看着氣勢雄偉,傲然屹立的"紫陽真人張伯端"雕像,我閉目養神,仿佛自己也飄飄欲仙起來,我不禁贊道:真是閬苑仙境,難怪真人會選此地修行!我想,在這喧囂的紅塵中能「偷得浮生半日閒」並享受此難得的美景與靜謐,也算是不虛此行的一種人生享受,借用白延松的話此時是「累並快樂着」。從真人簡介得知,張伯端(983年-1082年,字平叔,號紫陽,後改名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北宋台州天台(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三教經書,涉獵諸種方術。曾中進士,後謫戍嶺南。曾於成都遇仙人授道,創金丹派南宗,為全真教南宗五祖之首。曾修練於巴漢之間,隱居於紫陽縣紫陽洞,著巜悟真篇》。在修行上,他反對形式上的出家離俗,隱避山林。而主張「大隱隱於市」。他本人就不出家。塑像基座及雕像高15.12米,寓意該縣於公元1512年即明朝成化三年置縣;真人雕像高9.9米,寓意道教及東方哲掌所講的「九九歸一",同時也象徵張伯端修行99載。雕像為鎦金銅鑄像,張伯端一襲布衣裝束,右手持一卷經書,一幅瘦骨嶙峋、仙風道骨、笑呵呵慈祥長者模樣,既似在向信眾教徒講經傳道,又似在眺望遠方,由衷讚嘆斗城日新月異變化,祈願漢江安瀾,祝福眾生幸福康。

在享受這片刻安寧、靜謐後,我繼續拾級而上,決意衝刺最後的近三百個台階登臨山頂觀景廣場,一了最後心愿,一攬「紫陽閣"之真容。紫陽閣是公園內最高建築,是一座六層仿古彩繪閣樓,樓身為棕紅,樓檐為黃色琉璃瓦翹角重檐,閣樓大氣穩重,氣勢雄偉,四周有漢白玉護欄,正門、後門各有一幅對聯,分別是「紫氣東來氤氳仙境洞天、陽光普照透徹道宗福地"「文藏智慧繪就紫陽富饒美景、筆蘊鍾靈構思硒谷產業藍圖 ",分別道出了過去南宗五祖的選擇的理由,今天紫陽發展主導產業及前景。 參觀完紫陽閣,回望天空,天氣陰漸轉晴,太陽正竭力的穿透陰沉的雲並散發光茫,山上瀰漫的晨霧也正慢慢散去,只見群山更綠,視野更闊, 似在證實「紫氣東來、陽光普照" 不是文人雅士的諡美之辭 。

游罷山頂景觀廣場,我閒坐椅上休息賞景,我有一個疑問不得其解,這就是公園內所有簡介,均未介紹公園建於何時?為啥此叫文筆山公園?文筆山的來歷是什麼? 久思不得其解,手機網上瀏覽了一下,也未給出明確答案。看見山頂廣場東南角有一木質結構茶亭,主人正忙着掃地衛生、燒水沏茶,見茶亭窗口左右鐫刻"無憂何必去飲酒,清靜常品紫陽茶"對聯一幅,想必是個文化人,應了解點公園的歷史。隨上前沒話找話的閒諞,方才了解到:公園始建於2012年,其發端是紀念該縣置縣500周年,其目的是為了弘揚道教之化,促進旅遊文化產業發展,為居民提供健身休閒養生之所。此山原名「拴牛嶺",縣上擇此建公園,主要還是基於此山交通便利,背靠大巴山,山勢平緩,且呈梯狀分布,便於開發。其次是群山逶迤,綠樹掩映,嵐氣緲緲,如同仙境,與道家修行之所相契合。登臨山頂遠眺,漢江美景、神峰秀色、米溪風光、鴛鴦奇流、山城夜色等紫陽美景可盡收眼底,一攬無餘,是民間所稱的典型風水寶地「椅背山"。 據說,籌建時縣上領導因嫌"拴牛嶺"太俗,並有感於該縣厚重的歷史文化傳承及氛圍,遂決定更名為「文筆山",以弘揚道教養生文化為亮點,打造新興旅遊品牌。該公園投資5000萬元,於2015年全部竣工,由於主題鮮明、規模宏大、設施齊全、風景獨特,而被當地群眾和遊客喜歡,己成該縣一張靚麗名片,也成外地遊客了解紫陽,特別是了解道教文化傳承的首選之地。

下得山來,我總覺得有點遺憾的是:因恰逢漢江汛期,江水渾濁,這次未能欣賞到,前一天晚上與當地文聯主席談起的,被他稱之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漢江與任河交匯處那一清一濁相融相匯的「鴛鴦奇流"景觀。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想想也罷,我人生在世,豈能事事圓滿、萬事如意?好在我完成了登臨文筆山的心愿,那就不如常想一二吧?我在想,人生在世,干任何事,只要我們不忘初心,並努力的拼搏奮鬥過,即使失敗了也無怨無悔。只要我們行的端,走的正,即使前行的路上有坎坷、曲折,甚至遭遇誹謗或陷阱,我們也應無所畏懼、勇敢前進,並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進取心。我相信「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人間自有公道在,是非曲直,任人評說。[1]

作者簡介

劉宏偉,工作單位安康銀監分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