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游石龍偶成寺僧通首坐飽歷叢林歸老山故詩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游石龍偶成寺僧通首坐飽歷叢林歸老山故詩多》是北宋狀元馮時行的作品之一。   

游石龍偶成寺僧通首坐飽歷叢林歸老山故詩多

作者相關文獻

明·王應熊撰文

馮時行,字當可,號縉雲。重慶在宋為恭州。公恭州之南樂磧人。少讀書巴縣之縉雲山寺,故號縉雲。

宣和間,狀元及第,宰通義之丹稜,有惠政異績,以奉禮郎,赴行在所,時秦檜主和議,忤之者立見貶逐。公召對,力主和議不可信,至引漢高帝分羹事為喻。帝曰:「朕不忍聞!」頻蹙而起。檜乃謫時行知萬州,部使者至,承風旨附會抵罪,由是居里社十餘年。權奸死,起守蓬黎(今蓬溪天彭),而以提點成都刑獄終焉。

彝堅志》載:公守萬州日,州有舞陽侯廟,公以樊噲從高祖入蜀,而萬州落南,非噲所至,是必夷鬼假託以取血食,即日撤其祠。未幾,出睹事,見偉丈夫被甲持戟坐於公庭。馮叱之。掀髯而怒曰:「吾乃漢舞陽侯廟食千歲君,見毀撤,吾無所歸。」馮歷詆其生平所為,不少懾,神奄奄而滅。

朝奉郎推發遣雅州軍事、沿邊都巡檢使蹇駒撰《古城馮侯廟碑》,云:「提點成都府刑獄事馮侯,隆興元年死其官。侯有功業於當時。死凡四年,名山進士[1]喻大中合邦人之思,築宮於縣之古城,以俎豆侯。又三年,駒來守雅州,考侯事之終始,刻之石。先是,經界之禍,此邦實烈;方經界之令甫頒,民恐懼奔走,徇朝廷之法,不敢輕售其奸。法既行久且玩,奸民始生心,爭為僥倖之,索取前日久令紛更之,而弊始錯出。跬步之田而受倍蓰之稅。連阡陌者以巧幸入輕租,貧者破產業瘠溝中枕藉,幾蹈湯火之酷將且十年。而侯持節而來,問民疾苦,首得此,蹙然寢食不遑。毒於民者莫烈此。即閉閣書奏報天子,乞仍其故。既畫可行,民歡迎曰:『吾今更生矣!』及侯死,民聚哭曰:『我有屋廬,侯畀我;使獲弛然,安居其下;我有田疇,以耕以飽,皆侯之賜;雖一飯必祝。』大中斥七十萬錢縛屋二十五楹,中為堂,塑侯像,挾以兩廡,民歲時歌舞其(下)。水旱厲疫必以禱,侯亦能出為禍福,以恐動其民而食其土。自侯為部使者,經畫便事尤縝密,此邦著之令甲,世守焉。」

侯所在,政卓異多;去,思民必祠之。夫考風俗,著其嬍惡,太守[2]事之,是故為之記,而系之以聲詩,使邦民歌以妥靈。詩曰:

潔樽罍兮酒洌清,籩豆靜嘉兮肥腯其牲,坎坎擊鼓兮式和且平,攜持父子兮進侯庭,維廟孔嚴兮有覺其楹,寢簟孔安兮維侯是寧,維侯相民兮式臨爾誠,雨我公田兮淡淡其盈,欲暘而暘兮牸犢肆耕,厲鬼驅左兮風木暴盲,維侯是安兮侯無遽征。

公明果敢斷,足當大事。居里社時,授徒講道,安貧淡如也。文尤高,古人不敢呼其名。第目為縉雲先生雲。

視頻

游石龍偶成寺僧通首坐飽歷叢林歸老山故詩多 相關視頻

大型紀錄片 宋之韻 宋詞概覽
宋詞十大巔峰之作,難以超越的經典,盡顯宋詞之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