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汝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游汝傑 |
游汝傑,浙江溫州人。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吳語研究室主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先後擔任過《語言學與現代漢語》《語音學》《漢藏語系概要》《專業英語閱讀》《吳語概論》《現代漢語研究》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2020年3月19日,被教育部、國家語委授予"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獎"先進個人稱號。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吳語研究室主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
外文名稱----You Rujie
出生日期----1941年7月
出生地點----浙江溫州
國籍 ---- 中國
職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職務
游汝傑研究生畢業後一直在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工作。
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吳語研究室主任、中國語言學會理事。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主要為漢語方言學、社會語言學、文化語言學。
當前研究課題:西洋傳教士的漢語方言學著作與十九世紀漢語方言研究,中國地方戲曲音韻研究。
出訪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訪問學者, 1989年3月-1989年4月。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 1990年9月-1991年2月。
美國華盛頓大學亞洲語言文學系客座科學家, 1991年4月-1991年9月。
應日本學術振興會邀請,到日本京都大學、同志社大學、天理大學、西北大學等大學短期訪問,1996年10月-12月。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東亞研究所訪問學者,1998年8月-11月。
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客座教授,1998年11月-2003年12月期間先後兩年。此外還多次赴歐美港台參加國際會議及短期訪問(一個月以下)。
著作
撰有專著十來種(包括合作)、論文三十餘篇、譯文四五種。主要如下:
甲論文要目
《論普通話的音位系統》,載《中國語文》,1980年5期,328-334,合作。
《論台語量詞在漢語南方方言中的底層遺存》,載《民族語文》,1982年2期,33頁-45頁轉48頁。
《從語言學角度試論亞洲載培稻的起源和傳播》,載《農史研究》,第三輯。農業出版社,1983年,131-144頁。
《蘇南和上海吳語的內部差異》,載《方言》,1984年1期,3-12頁。
《老派金山方言中的縮氣塞音》,載《中國語文》,1984年5期,357-358頁。
《湖南省方言區畫及其歷史背景》,載《方言》,1985年4期,257-272,合作。
《溫州方言的一些特殊語法現象及其在台語裡的對應表現》,載《吳語論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273-281頁。
《方志所見上海方言初探》, 載《吳語論叢》,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9月,184-192頁。
游汝傑 |
《宋姜白石詞旁譜所見四聲調形》,載《中國語言學報(美國)》,1988年2期。JCL.Vol.16No.2 p246-262。
《吳語裡的反覆問句(中、英文),經刪節刊於《中國語文》1993年2期。93-102頁。
《黑龍江省的站人和站話述略》,刊《方言》1993年2期,142-147頁。
《吳語裡的人稱代詞》,刊《中國東南方言比較研究叢刊》第一輯,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32-49頁。
《中國南方語言裡的鳥蟲類名詞詞頭及相關問題》,刊《漢語語源問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JCL,NO.8,1995),253-268頁,美國 加州大學。
《中國文化語言學的涵義和界說》,載《復旦學報》,1995年3期。
《吳語裡的合璧詞》,載《中西學術》),NO.1,Shanghai,1995.
《杭州方言動詞的體》,載 《中國東南方言比較研究叢刊》), NO.2.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語言系屬研究述評》,載《雲夢學刊》,NO.3,1996.
《古文獻所見吳語的鼻音韻尾和塞音韻尾》,載《橋本萬太郎紀念中國語論集》日本內山書店,1997.。
《西洋傳教士著作所見上海話的塞音韻尾》,載《中國語文》1998年2期。
《浙江慈谿的一個閩語方言島-燕話》,刊《語言研究》1998年2期(總第35期),90-102頁。合作人:徐波。
《成化本南戲白兔記里的吳語成分》,載《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3期。
《上海話、廣州話、普通話接近率的計量研究》,刊《漢語計量和計算研究》(鄒嘉彥等編,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1998年。57-78頁。合作人:楊蓓。
《溫州方言的"有字句"和過去時標誌》,載《漢語方言共時和歷時語法研討論文集》(伍雲姬編),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168-192頁。
《溫州方言兩字組變讀的音長變化》,載《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紀念王士元先生論文集,石鋒、潘悟雲編),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1999年。
《聖經方言譯本書目考錄》,載《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叢刊》第三輯,80-131頁,2000年,湖北教育出版社。
Xiang,Facts about the world's Major Languages,H.W. Wilson Company,U.S.,2000.
《吳語地理在歷史上的演變》,載《中國語文研究》(香港),2001年第1期,43-56頁。
《西洋傳教士的漢語方言學著作調查報告》,載《東方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東方出版中心,2002年3月。264-281頁。
《吳語內部各片的音韻對應》,載《聲韻論叢》第十二輯,2002年4月,台灣學生書局。189-216頁。
《現代漢語的兼語式和兼語句》,載《漢語學習》2002年6期,1-6頁。
《當代漢語新詞的多元化傾向和地區競爭》,載《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1期,12-21頁。合作人:鄒嘉彥。
乙專著要目
《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共260頁,圖2幅;1988年台灣南天書局出版繁體字本。199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修訂本。
《上海市區方言志》(393-483頁,即語法部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中國文化語言學引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共184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修訂本,共336頁。
《漢語方言學導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共220頁。修訂本,2000年,共281頁。
《中國學術名著提要 語言文字卷》(副主編;前言;方言學部分),復旦大學出版社,11982年7月,共642頁。
《上海話音檔》,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3月,1998年再版,,118 頁。
《溫州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445頁。
《游汝傑自選集》,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316頁。
《漢語與華人社會》(簡體字本),與鄒嘉彥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
《西洋傳教士漢語方言學著作書目考述》,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236頁。
《游汝傑自選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共348頁。
丙譯著要目
《上古時代的華夏人和鄰族》,刊《揚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輯,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343-376頁。
《"音位"的歷史和涵義》,刊於《國外語言學》,1980年2期,23-31轉38頁。
《漢語》,刊於《語言與人類交際》一書,廣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56-71頁。
《文字的始祖》,刊於《語言與人類交際》一書,廣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100-112頁。
獲獎經歷
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1986年。
全國高等學校首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1979-1995)二等獎[2]。
上海市1986-1993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三等獎。
上海市社會科學1986年-1987年優秀學術成果獎。
2020年3月19日,被教育部、國家語委授予"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獎"先進個人稱號。
參考來源
- ↑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研究生導師簡介-游汝傑 ,復旦大學, 2013-01-13
- ↑ 游汝傑 ,名人簡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