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溫度測量儀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溫度測量儀表

溫度測量儀表是測量物體冷熱程度的工業自動化儀表。最早的溫度測量儀表,是意大利人伽利略於1592年創造的。它是一個帶細長頸的大玻璃泡,倒置在一個盛有葡萄酒的容器中,從其中抽出一部分空氣,酒面就上升到細頸內。當外界溫度改變時,細頸內的酒面因玻璃泡內的空氣熱脹冷縮而隨之升降,因而酒面的高低就可以表示溫度的高低,實際上這是一個沒有刻度的指示器。

簡介

很早以前,人們在燒窯和冶鍛時,通常是憑藉火焰和被加熱物體的顏色來判斷溫度的高低。據記載,1780年韋奇伍德根據瓷珠在高溫下顏色的變化,來識別燒制陶瓷的溫度,後來又有人根據陶土製的熔錐在高溫下彎曲變形的程度,來識別溫度。1709年,德國的華倫海特於荷蘭首次創立溫標,隨後他又經過多年的分度研究,到1714年製成了以水的冰點為32度、沸點為212度、中間分為180度的水銀溫度計,即至今仍沿用的華氏溫度計。1742年,瑞典的攝爾西烏斯製成另一種水銀溫度計,它以水的沸點為100度、冰點作為 0度。到1745年,瑞典的林奈將這兩個固定點顛倒過來,這種溫度計就是至今仍沿用的攝氏溫度計。早在1735年,就有人嘗試利用金屬棒受熱膨脹的原理,製造溫度計,到18世紀末,出現了雙金屬溫度計;1802年,查理斯定律確立之後,氣體溫度計也隨之得到改進和發展,其精確度和測溫範圍都超過了水銀溫度計。

評價

各種溫度計產生的同時就規定了各自的分度方法,也就出現了各種溫標,如原始的攝氏溫標、華氏溫標、氣體溫度計溫標和鉑電阻溫標等 。為了統一溫度的量值,以達到國際通用的目的,國際權度局最早規定以玻璃水銀溫度計為基準儀表,統一用攝氏溫標。後經數次改革,到1927年改用以熱力學溫度為基礎、以純物質的相變點為定義固定點的國際溫標 ,以後又經多次修改完善。[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