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量子信息前沿科學中心(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量子信息是計算機、信息科學與量子物理相結合而產生的新興交叉學科,將為人類提供後摩爾時代的技術,為二十一世紀信息科學的發展提供新的原理和方法。量子信息技術已成為世界各國戰略競爭的焦點之一。量子信息科學是量子調控的核心內容,並與信息網絡、納米等研究領域有大量的交叉,是未來中國科技發展的重大方向之一。

目錄

機構簡介

清華大學量子信息中心,簡稱量子中心,掛靠交叉信息研究院,成立於2011年,由世界着名計算機學家、2000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領導,清華大學姚期智講座教授段路明擔任執行主任,致力於在創建量子計算機和量子互聯網[1]的競賽中,占據國際領先的位置,為中國在國際前沿科學研究上樹立標杆,建設世界一流的量子信息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

研究成果

中心主任姚期智先生是最早進入量子信息領域進行研究的極少數計算機學家之一,為此領域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姚先生的研究方向包括計算理論及其在密碼學和量子計算中的應用,2000年,對計算理論包括偽隨機數生成,密碼學與通信複雜度的突出貢獻使姚期智教授榮膺圖靈獎(A.M. Turing Award),成為迄今為止獲得此項殊榮的唯一亞裔計算機科學家,該研究成果不僅豐富了計算機複雜理論研究領域,並對於量子信息的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他是研究網絡通訊複雜性理論的國際前驅,於1993年最先提出量子通信複雜性,奠定了量子計算機的理論基礎。1995年 姚先生提出分布式量子計算模式,後來成為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訊協議安全性的基礎。中心執行主任清華大學姚期智講座教授段路明負責組建量子信息的物理實現團隊,段路明教授[2]是量子信息物理實現方面國際年輕的領軍者之一,他在量子網絡、量子計算機、長程量子通訊以及量子仿真物理實現方面的研究在量子信息領域有廣泛而深入的影響。

國際影響力

量子信息中心採取國際一流院校和研究機構的管理方式,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全量子網絡、量子計算、量子仿真、量子算法、量子通訊複雜性理論、量子運籌學等。中心承擔973先導項目「全量子網絡」、教育部「清華量子信息中心建設」專項,科技部量子計算重點研發項目等國家重大項目等,目前已搭建其中包括離子量子計算、金剛石色心量子計算、超導量子計算、光量子網絡、原子量子中繼等多個量子計算的實驗研究平台及微納加工超淨間,在《自然》、《科學》、《物理評論快報》等國際着名學術期刊發表相關論文數十篇,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包括首次實現抗噪聲的幾何量子計算、從光子到宏觀金剛石振動模式的量子隱態傳輸、光量子網絡中的量子路由器,取得多比特量子存儲和多比特量子糾纏方面的突破,首次實現具有225個存儲單元的原子量子存儲器, 刷新量子存儲容量的國際記錄等,大大提升了中國在量子信息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