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華大學核電子學教學實驗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清華大學核電子學教學實驗室是是對核信號進行前端處理的基礎電子學實驗室。實驗室不僅為核電子學研究室的相關課程提供實驗平台,同時也對本科生、研究生[1]的創新性研究項目提供設備支持和技術指導。可提供儀器使用練習、RC電路實驗、濾波電路設計、單道脈衝幅度分析器實驗、譜儀放大器實驗、電荷靈敏前置放大器實驗、計數率計實驗、脈衝幅度甄別器實驗等實驗內容。

相關資訊

核電子學

在核輻射探測技術和電子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電子學與核科學間的一門交叉學科。核電子學形成於50年代。其內容包括:核科學、高能物理和核技術中有關核輻射(和粒子)探測的電子技術[2];核爆炸和外層空間的輻射對電子系統的效應和抗輻射的加固技術;核技術應用中所需的核電子技術。

核輻射現象(天然放射性)發現於1896年。1926年,H.蓋革等發明GM計數管,單次輻射通過時發出一個電脈衝,經電子管放大後,可驅動電話發出聲響。聲響的疏密反映輻射源的強弱,還可用示波儀進行記錄,或觸發閘流管而驅動機械計數器。這項發明使核物理實驗得到了電子技術的支持,從而促成了30年代以來核物理學和高能物理學上一系列重要的發現。1930年,B.羅西用三重符合電路發現了宇宙線在東西方向上的不對稱性。1932年,P.M.布萊克特等人又用此電路啟動雲室拍照,大大提高了雲室的效率。C.D.安德森用這樣的雲室研究宇宙射線時發現了正電子(1932年)和μ介子(1936年),獲得了1936年諾貝爾獎金物理學獎。這些成就加深了人類對原子核的認識,也使物理學家對電子學方法的優越性的認識逐步提高。30年代初,人們就致力於為核物理實驗研製專用的成套電子儀器。1931年,盧瑟福實驗室製成包括放大器、甄別器、計數器和電源的成套電子儀器,成為核物理實驗中早期的有力工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