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併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混合併購是中國專有文化名詞。
如今,一個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帶着豐富多彩的文化元素[1]屹立在世界東方。而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便是漢字[2]。
名詞解釋
混合併購是指處於不同產業領域、產品屬於不同市場,且與其產業部門之間不存在特別的生產技術聯繫的公司之間的併購行為,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沒有直接投入產出關係公司之間的併購行為,是跨行業、跨部門之間的併購。混合併購的動機有:實現多元化經營和降低經營風險。
混合併購的發展過程
混合併購受到的爭議最多,對於混合併購及由此引發的多元化經營戰略的利弊及可行性目前仍在爭論不休。有的學者將此形象地稱為「多元化經營的餡餅與陷阱」、「多元化陷阱與併購泡沫」等。
第一次併購
從美國的幾次併購浪潮的發展過程中也可略見一斑。美國企業併購的第一次浪潮是以橫向併購為主;到了第二次併購浪潮時,縱向併購成為主要形式;到了第三次併購浪潮時,混合併購成為了主要形式。在這期間,併購的目的已不再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取得壟斷地位和獲得規模經濟效益,而是擴展到了企業多元化經營,規避經營風險等領域。所以,橫向併購和縱向併購的數目減少,而混合併購的數目則大大增加。
第三次併購
第二次併購浪潮發生期間,混合併購只占27.6%,在第三次併購浪潮中,這個比例逐漸倒過來了,在併購高潮的1968年,橫向併購與縱向併購兩項只占17.3%,而混合併購高達82.7%;到了第四次併購浪潮時,出現了併購形式多樣化的局面。
第四次併購
這次併購與過去三次迥然不同,即對前三次併購形式加以綜合利用,取其所長,去其所短,使橫向、縱向和混合三種形式互補,以達到最大優勢,從總體上調整資產存量,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生產的發展。多元化戰略集中於相關產品之上,不再像第三次浪潮那樣進行單純的無關併購。因為過去許多併購無關產業的混合聯合大企業,經過一定時期的實踐後,發現自己陷入了指揮不靈、經營虧損的被動局面。
第五次併購
20世紀90年代,世界掀起了第五次併購浪潮,與前幾次以多元化為主的併購浪潮不同,這次併購浪潮出現了加強核心業務能力的趨勢,許多大規模的併購活動都發生在同行業內,以擴大規模或進行優勢互補,增強自身競爭力,使自己能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期立於不敗之地。
對近幾年來的併購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從併購的形式看,行業內橫向併購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公司主業以外的併購案少於10%。第五次併購浪潮被稱為反混合併購。由此可見,混合併購及由此引發的多元化經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發展歷程,人們對它的認識也經歷了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
混合併購的作用
1、有助於降低經營風險。
2、可以降低企業進入新的經營領域的困難。
3、增加了進入新行業的成功率。
4、有助於企業實行戰略轉移。
5、有助於企業實現其技術戰略。
6、企業在併購重組中獲得新生,資源在市場流動中優化配置。
另外,混合併購對市場占有率的影響,多數是以隱蔽的方式來實現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通過混合併購進入的往往是同他們原有產品相關聯的經營領域。在這些領域中,他們使用同主要產品一致的原料、技術、管理規律或銷售渠道規模的擴大,使企業對原有供應商和銷售渠道的控制加強了,從而提高他們對主要產品市場的控制。另一種更為隱蔽的方式是:企業通過混合併購增加了企業的絕對規模,使企業擁有相對充足的財力,同原市場或新市場的競爭者進行價格戰,採用低於成本的訂價方法迫使競爭者退出某一領域,達到獨占或壟斷某一領域的目的。由於巨型混合一體化涉及很多領域,從而對其他相關領域中的企業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威脅,使一般的企業不敢對他的主要產品市場進行挑戰以免引起他的報復,結果造成這些行業競爭強度的降低。
混合併購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混合併購兼有橫向併購和縱向併購的優點,而且有利於經營多元化和減輕經濟危機對企業的影響,有利於調整企業自身產業結構,增強控制市場的能力,降低經營風險。
缺點:混合併購使企業的發展時時處於資源不足的硬約束下,且因為企業間資源關聯度低而導致管理成本劇增。
參考文獻
- ↑ 【薦讀】細數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一二三四五」 ,搜狐,2018-02-11
-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2022-03-30